孙权可以为孙刘联盟,让妹妹嫁给刘备,为什么关羽不愿为荆州嫁女?

大马哈鱼12


《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关羽的政治境界、性格特征、文化情商的故事情节,就是关羽拒婚这一段。我认为,孙权欲联姻,而关羽拒联姻,是因为下列几点:

一、政治见识不同。孙权嫁妹于刘备,欲娶关羽之女为媳,是从政治和国家大事的层次考虑,是国事而非家事,是政治婚姻而非感情婚姻,而关羽却看不到这一点,缺乏政治眼光,把国事当家事处理,政治见识和孙权不在一个层次。孙权是政治家,关羽只是一个军事家。孙权是为人主之人,而关羽只是一个为人臣之辈,政治见识比孙权低,不能从政治角度和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二、关羽性格骄傲,刚恢自负,目中无人,一句“吾虎女焉嫁犬子?!”,非常鲜明地展示了他这一性格特点。

三;关羽缺乏文化修养,情商更是低,原著中只说他爱读兵书,没有提他爱读文化书。如果他有点文化,涵养好一点,情商高一点,把“吾虎女焉嫁犬子”,改成“吾犬女岂配虎子”,既使他不愿联姻,效果也会不一样,孙刘联盟也不至破裂,他也不会最终败走麦城,身死名裂了。缺乏文化和品德修养,情商低,是他的一个致命伤。蜀汉走下坡路,就是从关羽大意失荆州开始的。结合他的性格特征看,与其说他是大意失荊州,不如说他是大傲失荆州更合适一些。


甲辛


孙权可以为孙刘联盟,让妹妹嫁给刘备,为什么关羽不愿为荆州嫁女?

这要从关羽的出身、成长经历、性格来阐述这个问题。

关羽的出身、成长经历

关羽出身草莽、如果没有遇到刘备的话,可能一辈子就那么过去了。在三国时期,士大夫垄断着社会体系,寒族白身很难有出头之日。

关羽为人出头,犯了人命官司,四处躲藏,如果关羽不是恰好遇到刘备的话,凭他的出身和性格很难有舞台给他施展。

可能有人要问了,曹操对关羽欣赏备至吗?曹操对关羽的欣赏,那是要有个前提的,那时候关羽已经有名气,已经展示过他的能力了。

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刘备正是关羽的伯乐。

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因为出身,关羽一辈子都与士大夫阶层有着巨大的隔阂,估计少年时埋下了心理阴影。关羽从心底里,除了他大哥这个贵胄皇叔,其他的显贵们都是土鸡瓦狗罢了,包括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也就是从心底上就看不起这个孙二代的儿子。

关羽的性格

关羽是英雄、豪侠、他应该生长在武侠世界里,做一个刀头舔血、扶弱济贫的大侠。而不是居在庙堂里跟一帮政客们做着违心的事情。当他跟在刘备身边的时候,他只需要作为大哥身边那把锋利的刀就行了,不需要考虑尔虞我诈的政治伎俩。

现在突然让他独挡一面,考虑政治问题的时候,他性格上不足就显露了出来。

总之,作为政治人物,关羽显然是不合格的,他用侠客的手段处理了一件政治事件,最终导致了大哥的事业中途夭折。

但作为一个父亲,关羽是否称职呢?他没有征求子女的意见,武断的斩断了一段姻缘。

也许他压根都不喜欢夹杂着政治的联姻。


张飞的两个女儿都成了皇后,关羽的女儿最后去了哪里?


这就是我的观点,欢迎点评!


比禾观史




渔樵之人W


要想弄清楚孙权嫁妹,关羽不嫁女这件事的原因,我认为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两个人。

  •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孙权

孙权自幼跟着父兄征战,父兄两代人为他打下了一片江山。记得三国演义里面有一段,写的一个场景是父亲孙坚去世的时候,哥哥孙策痛哭失去了理智,弟弟孙权止住泪水,劝哥哥要以大局为重。小小的年纪就能看出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

另外还记得孙策去世的时候,拉着孙权的手说:上马打天下,弟弟你不如我。下马治天下,我不如你。

还有,连三国时期最牛的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所以说,孙权是一位资深的政治家。

  • 然后我们再来看关羽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个伟大的将军。而且喜欢读兵书,熟悉兵法。但给大家影响最深的就是关羽的高傲。他看不起黄忠,看不起马超,甚至连诸葛亮都要捧着关羽说才行。

了解了两个人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孙权可以为了政治联盟而嫁妹妹,而关羽为了颜面而不嫁女儿的原因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有好的想法也欢迎您评论,咱们可以一起探讨。


苗学思


二爷是山西人,口音较重。原话可能是:吾女焉能嫁权子,诸葛瞻这个大草包硬是听成了: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才引起了这一系列后面的事。所以学好普通话很重要。

本来关羽不同意孙权的提亲也就罢了,没必要得罪人。可谁知关羽说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直接狠狠地扇了孙权一个大耳光。在本次事件中,关羽不但强力拒绝了孙权的提亲,还把孙权侮辱了(骂孙权是狗),这直接引起了孙权的愤怒,

天子一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于是就引起来后来关羽的几万荆州兵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关羽自己也身首异处。

关老爷不是一个低情商的人,他这样一位文武全才不应该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他为什么会走错这一步棋呢?

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论出身的重要性。关二爷个人对孙权是极度不满的。

孙权,割据江东,实际上是明目张胆的草头王。刘备虽也有不臣之心,但刘备一直有个皇叔的身份,并且他打的是匡扶汉室的旗号(这一点儿也骗过了关二爷)。

关二爷一生是汉臣,他怎么可能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叛逆者之子。所以这才有了虎女焉嫁犬子的说法。(这也是二爷对孙权赤裸裸的侮辱)

2.关二爷想把女儿嫁给刘备的儿子刘禅。

刘禅先后娶张飞的两个女儿作为了皇后。如果关羽不死,他的女儿关凤肯定也会嫁给刘禅。一方面这种联姻让关羽和刘备的感情更牢靠,另一方面通过联姻,让关羽的女儿找到一个更好的归宿,毕竟大哥的儿子知根知底。

3.关二爷看透了孙权的挑拨离间。

荆州是刘备向孙权借的。孙权一直想收回荆州。但是有关二爷在这守着,孙权就没招。

孙权向关二爷提亲,有2个目的:

(1)如果孙权和关羽联姻成功,那关羽与刘备的感情一定会出现问题。这是孙权使用的一个离间之计。

(2)如果关羽的女儿嫁给了孙权的儿子,那孙权和关羽也就成了儿女亲家。那孙权再来讨要荆州的话,关羽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毕竟本身这个荆州也是借人家孙权的。

4.关二爷是注重礼法的人,如果提亲成功,那辈分上就会乱

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如果关羽和孙权又成了儿女亲家,那刘备和关羽的辈分就有点尴尬了。

要是按刘备这边的关系,关羽的孩子应该叫刘备大伯。要是按孙尚香这边的关系,关羽的孩子应该称刘备为姑父。这就太乱了。关二爷是读春秋讲大义的人,他怎么可能会让这辈分如此之乱呢?

5.论童养媳的可能性。

孙权求亲是在建安24年,公元219年,那时他最大的儿子——孙登也才整10岁。而求亲是听说关羽的女儿关凤及笄(古代女子15岁叫及笄)。所以关凤比孙登大五岁。这就是一个童养媳。以二爷的脾气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去做童养媳?


少校柳下惠


首先说孙权为什么同意小妹嫁给刘备,我认为

第一,肯定是想留住刘大耳,但是因为吴军战斗力,加上荆州军也只能堪堪击败曹仁,所以必须放刘备回去,不然长江以南先内斗起来,谁能得便宜?

第二是我猜刘备那张嘴太能白话了,这级别的拉帮结伙能力,使孙权感到可怕,东吴又不是没有内部矛盾,留这货在京口,有被和平演变之虞啊……

第三么,应是对公瑾不大放心,一方面掣肘周瑜。另一方面刘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雇佣军性质。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都是这么看待和使用刘备及其军队的。陶谦让刘备驻扎在小沛,防曹操,刘表让刘备驻扎新野防曹操。孙权让刘备驻扎在荆州,也是为了抗曹。所以,孙权要拉拢刘备,但是又不希望他坐大,希望刘备在前线为孙吴卖命,而不是养在府里。

还有第四,孙尚香的陪嫁可是几百女武士呢,真要弄死大耳贼,还不就是一封鸽书一张大床的事情……

嗯,补充个第五,刘备五十出头的人,也该死了,让妹妹努力点生个外甥出来,再把刘备刘禅都榨干喽,那还需要白衣渡江吗?直接就合并了呀!

再说关羽为何说出虎女焉能嫁犬子:

孙权欲与关羽通婚,以权子娶关羽之女。羽曰:吾女嫣,能嫁权子。

使者回报孙权:关羽辱主公太甚,竟言虎女焉能嫁犬子。

孙权大怒,遂发兵袭杀关羽。

关羽,河东解良人也,今山西。时北音沉浊浑厚,南音细软绵腻,多有缪焉。

以上玩笑话。

我个人观点。

网上有人说关羽很傻,辱骂使者,得罪了孙权,导致联盟破裂、孙权发兵。

我认为关羽绝对不傻,孙权当然也不会在乎使者被骂。。。

历史上孙权向关羽求亲,关羽拒绝,在三国志的记载是:

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这件事我向来觉得非常蹊跷,知乎上应当也有分析。孙权作为江东之主,虽然年龄差着一辈,但地位和刘备其实是相当(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刘备还要靠他庇护),两人平起平坐。但是他这里居然遣使,要和关羽当儿女亲家。。。

需要注意,关羽和刘备可是“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啊,孙权越过刘备,要和镇守荆州的方面军最高司令官关羽结亲,安得是什么心?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完全是挑拨离间嘛!!!关羽敢答应么?故意恶心关羽呢!谁许婚谁就是大傻逼!换了你你气不气!

如果关羽答应,或者,好好接待了东吴方面的使者,但婉拒婚事。刘备当然会在成都听说到这件事,那刘备听说了之后,会是什么想法?要是孙权遣人去西川散布荆州某某人阴结江东的消息,刘备又是什么想法?

所以关羽“骂辱其使”,一定是经过了相当深层次的考虑。不难推测他是出于什么目的:

1、一方面当然是担心刘备因为这件事情而感到不舒服,必须摆明态度:孙权那小子挑拨离间,被我识破了,我很生气;

2、另一方面,也真是对孙权的下三滥手段感到愤怒。



岐黄侠


性格使然。

孙权深藏不漏、审时度势、深谋远虑、礼贤下士,而且雄心勃勃。

孙权嫁妹本是周瑜的计策,假意招亲实则是想扣刘备为人质,意图荆州。只是不想陪了夫人又折兵,成为千古笑柄。

关羽这人忠勇有加,可惜过分自大,狂妄,轻敌,目中无人。

刘备将荆州让关羽镇守,今儿荆州市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可见刘备对关羽的看重,这更让关羽的脖子昂的更高了。孙权来提亲,他竟然以虎女安能嫁犬子,这话确实是太侮辱人了。孙权气得要死,势必要夺荆州。

说到底不过是关于太过自大,目中无人。导致不但丢了荆州,还丢了自己的性命。

但是在关羽眼里,哪里是有什么东吴啊,更不要说鲁肃陆逊这些人了,人家是根本看不上,一群鼠辈罢了。可是毕竟这孙权也算是一方诸侯,这关于碍着刘备也算是给他几分薄面,还真的是很薄的一层。




一介书笙


因为病毒一直待在家里没事做就把三国的看了一遍!里面就讲这关羽太傲了,傲到看不起任何一国的诸侯!他不单单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更狠都毒到骨髓了他都不当回事!只能说关老爷牛呀!不过呀自己也不懂历史就把看电视剧的说出来了[捂脸]!



珍惜眼前人锣机


我是“老井说事”,那我就来说说这事。

先说孙刘联盟,那是政治的需要。联合抗曹是双方都需要的。

虽然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但孙权还是认下了这桩婚事的。然后吴蜀两家进入了蜜月期,尤其是刘备的实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再说荆州,那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东吴的桥头堡,得荆州,可北上可西进,而蜀国不失荆州,可灭吴,可北伐。

所以,为了荆州,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了,东吴最后还是觉得联姻好,于是,孙权为儿子求娶关羽之女。

关羽是当时的荆州守将,忠肝义胆,英雄与狭义的化身,后世被尊为武圣。他单刀赴会,一身正气。

但关羽不会搞阴谋,政治手腕也差,而且说话也把孙权得罪了。“我的虎女怎能嫁你犬子。”

最终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

这是关羽缺乏政治头脑,大局观不强,加上自身性格缺陷造成的。

失荆州,成了蜀国走向衰亡的转折点。

因为失去了蜀国东进北上的桥头堡。要北上就只有走汉中通过崇山峻岭。

最后诸葛亮的6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老井说事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孙权他所处的位置是吴国的一代君王,他所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他仅仅是牺牲自己的女儿就能够为他的国家谋取更大的利益,对于他自己而言,他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但是对于关羽而言的话,关羽他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基于他和刘备的兄弟感情。

也就是说关羽他不可能也没有什么理由,为了荆州而嫁女,再者说来,关羽在义方面是相当的出名的,当初曹操败走华容道要不是他念及当时旧恩放过曹操一马,恐怕后面也不会导致那么严重的后果。

所以说就凭以上几点,关羽都不可能为了荆州而嫁女,当然如果说刘备亲自出马加以劝告的话,那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