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离开故乡吗,那种感觉你还会再想经历一次吗?

不过是灰色


记得,没齿难忘。

14年5月24日。我老公意外去世,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我,恍恍惚惚的在亲人们的操持下,把老公送上山。

没有老公的环境一切都变了。处处有他又处处落空。我决定摆脱这种环境,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企图通过眼睛看新事物挤走盘踞在脑海里的他。

6月3日,我跟女儿买了夜里8点多的火车票,前往广州。

那夜,天空下着瓢泼大雨,我像一个木偶一样,跟女儿坐在候车室!我东瞧瞧西瞅瞅,眼神空洞迷茫。这时,候车室广播里传来消息,我们坐的那趟车在前方遇到山地滑坡,上车时间要延迟。我心中突然蹦出一个念头:老公想留我们,他一定就在我们母女周围,他舍不得我们走,雨水就是他的泪水……

我假装睡觉眼泪却禁不住涌出[流泪]

我这个急性子,平日等车分分钟都感觉度日如年,那夜我尽然坐了3个多小时没感觉长。直到夜里12点,那趟车才进站。冥冥中好像自己是在跟老公告别。

别了,老公!别了,故乡!

这种滴血的经历谁还想重复?


一叶草73


你好!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还记得第一次离开故乡吗?那种感觉你还会再想经历一次吗?

我的第一次离开故乡印象深刻,因为路上闹了个很尴尬的笑话。但是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怀念,如果可以,真想再经历一次。可是,人生没有如果。"流光容易把人抛,绿了芭蕉,红了樱桃…"

那是二十年前的秋天。江南以西,一个偏远的贫瘠小镇上驶过一辆破旧的长途客车。客车上载满了往浙江温州打工的旅客,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穿着大红色衬衫分外显眼。车上播放着滚石和宝丽金的磁带。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幸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起了你的笑容…"悠扬的歌声飘向窗外。随着客车与小镇渐行渐远…

那个红衣男孩,就是青春年少的我。怀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一路望着窗外,似乎不愿意错过任何一处风景。也不知道到了哪里?进了一个加油站,我下车上完洗手间顺便去旁边小店买饮料。看到有一瓶标价四元的"蓝带"牌矿泉水,我想尝试一下,于是买了。

扭开喝了一口,吐了。后悔了,我跟老板说:"你这饮料是过期了还是假的?怎么像冷水?""你是买的矿泉水,当然是水啊!"老板一幅惊讶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原来矿泉水就是冷水,那我还花四块钱去买?对于一个从农村出来第一次见到矿泉水的孩子,除了亏了的委屈,就是霎时脸红的尴尬。

到了晚上,第一次见到高速公上的灯,很奇怪!一路认真的看就看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车子过去后,灯就熄了,车前面一路是一排排,一串的小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其实是高速路牙的反光标示)

背井离乡一次次南下,都有不同的心情。从当初的激动到如今的无奈,风雨飘摇中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心酸与艰辛。

旅途远了,似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每次旅途都忘了自己是离家,还是回家?


寒杉寺


十五岁初中毕业,因为正是青春期,非常叛逆,跟爸妈天天在家顶嘴,打架,不愿意继续上学,最后爸妈无奈,爸爸希望我去当兵,妈妈希望我那就学门手艺,后来兵没当成,爸妈联系到在江西做皮鞋生意的表哥,最后我选择了辍学,那是2002年年底,选择跟表哥去学手艺,做皮鞋,打算以后自己开店,那时候这种行业算不错,有一门手艺,开个店也能发点小财,表哥的店开在江西一个小县城,为了学好这门手艺,我很努力,每个手指都长满了茧,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每到自己遇到难题的时候,就会十分想家,每当晚上一个人加班到深夜的时候,就十分想念家里,但是思家的眼泪只能自己偷偷的流,不过这种时候我就会给家里写信,教育在家度初中的妹妹,要她努力学习,还教育她,在外打工的艰辛,哈哈,这个时候,我被辛苦的学徒生活磨炼的开始有一点懂事了,记得那一年的冬天非常非常冷,下了几场好大的雪,冬天也是这个行业的旺季,生意好,每晚都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对于一个刚刚走入社会的我,真的是一种考验,但是我坚持下来了,虽然后来我没有真正走这条路,但是这是我人生中永远抹不掉的回忆,其实很宝贵,因为这个经历让我从叛逆不懂事的小孩变得懂事,理解爸妈的辛苦。再后来一年,我学艺有成,本来应该去给表哥当师傅,可以领独立薪水,但是我放弃了,后来我又选择了去上学……现在我依然选择了做生意,选择自由,自己主宰的事业……





开拓者许哥


土生土长的我,从在武汉出生的那一年开始,一直到工作后的2004年,一直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城市,习惯于蜗居在大城市的我,眼里的武汉就等同于外面的全部世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从国企离职的2004年,那年,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车,而且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离开故乡,去了一千多公里外的陕北的黄土高原。

当时的中国铁路,既没有动车,也没有高铁,长长的绿皮车走了两个白天一个晚上才缓缓爬上了黄土高原,一路上看不到江南水乡的郁郁葱葱和亭台楼阁,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漠漠和地广人稀。列车到了陕西的神木,巴掌大的县城主街不过三百米长,稀稀疏疏的低矮店铺撑起了神木的商业街,和武汉繁华商业街道和川流不息的氛围有着巨大的反差,但意想不到的是我有机会平生第一次走进了毛乌素大沙漠的世界。

住在黄土高原废弃的窑洞,抬眼远眺连绵的山岚,空旷而寂寥,荒芜人烟,因为没有信号,所以看不到电视,也听不到广播,除了工作的时候和甲方技术人员沟通以外,在当地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渴望和当地人说说话竟然也变为一种奢侈,每天晚上很早上了坑,睁着眼睛听窑洞外运煤火车的轰鸣声就变成了唯一的消遣,从高楼大厦的武汉,到平林漠漠的黄土高原,感觉跨越了两个不同世界,那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是一般人所无法理解的孤单。

那种刻骨铭心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大半年,离开神木的那一天,在神木的街上,我竟然邂逅了一辆武汉牌照的小轿车从身边擦肩而过,当时的一刹那,我竟然眼里顿时热泪盈眶,虽然我不认识那开车的人,但我明白那是故乡的车,看到鄂A的车牌,仿佛也看到了故乡的亲人。这第一次离开故乡的行程,包括以后走遍了五分之三中国经历,让我至今深深热爱着我的故乡,因为只有经历过那些过程,才会有永远不会遗忘的记忆,也才会有更深的生活感悟,如果还有机会,我还会再次去陕北,重温一下"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的意境!



老廖杂谈


我的家在一个小山村,我第一出远门就是我读大学学医的时候。母亲凌晨四点就起来给我下了一碗挂面,我吃饭,她再仔细检查行囊,其实就是一个蛇皮袋装了些衣物和吃的。9月的早晨,我离开了故乡,现在想想,也没啥可矫情的,哈哈哈



外科杨大夫


很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离开家乡时的情景。父母带着三个女人送我俩去村口上车。那时大女儿不满7周,二女儿刚五岁,三女儿仅三岁,当父母从背上放下老二和老三的那一刻,我转过头去,哭了。在上车之前,短暂的时间里,我想了好多,那一刻大有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之感。我擦干眼泪,回过头来,看到媳妇守着三个女儿,用手摸着她们的头,母亲看着媳妇一句话没说,就连铁石心肠的父亲也把头转向了一边,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他们于心不忍的心情,孩子也没说话,也许想说又不知道说啥。我又落泪了,眼泪没有给我回避的刹那间,父母看到了,三个女儿也看到,媳妇依然拉着孩子的手,摸着孩子的头。这是我第一次离家的感受。分享之余眼里一直含着泪花。那一次的离开,很纠结,很矛盾。就这样,离开了生我养我的父母,离开了需要关怀成长的孩子,离开了这块值得留恋的热土。很痛苦的那一幕,让我刻骨铭心,记忆犹新。说心里话,我不想在有第二次发生,因为,我更不想在让眼泪和痛苦出现。


残叟遇妙友


看到故乡两字,脑海里立马浮现很多东西……想起了鲁迅的《故乡》,宗次郎《故乡原风景》……故乡这两个字,深沉而又浓厚!第一次离开故乡的感觉,我觉得我不想再来一次!上了高中才知道家只有周末。上了大学,故乡只剩下寒暑!这些年对于故乡,对于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我只有探望,想念!

记得第一次离开家,离开故乡,是自己出去上大学的时候,确切的说那是第一次离开故乡,离家去那么远的地方。高中刚住校的我,虽然也想家,但是离家比较近,饮食生活习惯都一样,所以感触不大!真正自己离开就是上大学了,那时候才发现,故乡是使劲踮起脚尖却望都望不到的地方!到了新的城市,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地方,听不太懂的方言,吃不惯的饮食,才发现我是真的离开我的故乡了……故乡就是小时候拼命想逃离,长大又回不去的地方吧

故乡原风景-我最喜欢的纯音乐



你好tomorrow


第一次离开家乡是13年前去镇江上大学,记得那一天我爸买了高铁一等座送我去上学,因为在外求学,所以带了好多包裹,有些用大的编织袋装的(在车上特别格格不入)。爸爸的座位和我的不是挨在一起的,他想和人家换座,但是没有同意(可能我们一股穷酸样吧……),哎,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酸酸的。

为了省钱,不是寒暑假我一般不回家。我是特别念家的人,当时每到双休日就特别想回家。记得第一年暑假,我排了一天的队才在学校售票窗口买到了一张绿皮火车无座票,当时激动坏了,天天等着回家的日子,每一天都是煎熬啊!

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在外面受委屈了,家永远是自己的避难所。父母渐渐老了,陪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少了,再忙的工作也要抽一点时间来陪伴父母。


遇良人苏州脱单交友


我第一次离开故乡,有种解脱的感觉。

终于离开了父母和生活了18年的家,来到了新的地方,向往,激动,兴奋,对亲人的不舍和思念很快被新的朋友和环境冲淡。

只是大学毕业之后,还是想要回到父母身边,回到故乡,所以现在30岁,都没有再离开故乡。


深海深深深海蓝


我第一次离开家乡是在2001年,为了自己出人头地,义无反顾的背着包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北京,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在呐喊北京我来了,我要在这个城市留下来干出一番事业,现在在北京只能算小有成就,买了房子,结婚生子,之前的激情磨没了,剩下的就是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