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做這件事他就乖乖聽話了

有沒有想過這樣去教育你的孩子,用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同理心和愛心,而且讓孩子心甘情願的聽話和願意付出。

曾經你是不是為了讓孩子做一件事,跟他們爭吵不休,最後他們還是沒有沒有去做你要求他們做的事情?曾經你是不是覺得做父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順了孩子的意願,感覺孩子沒法教了,不順孩子的意願,又會跟孩子產生分歧,甚至孩子年紀再大些,還會跟你吵架?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種非常特別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你想讓孩子做一件事情,不用跟孩子通過吵架或者打罵的方式實現,不但孩子會心甘情願的接受你的要求,而且孩子會很乖的去做你讓他們做的事情。

孩子不聽話?做這件事他就乖乖聽話了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會越來越有主見。

我家小月兔從小就是個很乖的孩子,但還是會有不聽話的時候。因為德國的教育講究個性的培養,不管是在幼兒園、學校還是在家裡,都會給孩子足夠的個性成長空間和個人意見表達的滿足,例如孩子玩的時候,讓她盡情的玩,不會去打擾她;孩子發表意見的時候,讓她發表,老師和家長都會認真聆聽,不會去打斷她,除非觀點真的錯了,否則一般不會輕易去否定她;在家裡,每天吃什麼,會跟孩子討論,讓孩子給意見;去旅遊去哪裡比較好,也會聽取孩子的建議和選擇等等。其實,也可以說是德國的民主集中制,從孩子懂事開始便正式進入孩子的生活裡。所謂的民主,其實用一句大白話來講,就是對個體意見和選擇的尊重。對於孩子而言,民主就是讓他們可以遵從自己的個性去成長,給他們有開口表達自己的機會和尊重他們的決定和選擇。

作為一箇中國土生土長的媽媽,我有時候還是會堅持自己的意見,例如想讓孩子做一件事,孩子可能不想做,但是是孩子應該做的或者力所能及的,我就會希望她做到。

舉個例子:

孩子讀小學8歲開始學英語了,我想讓她給我讀一本英語童書,她不肯,因為她覺得還沒有學那麼多不會讀,所以堅持不讀。我覺得她考試成績很好,基本上都是小於2分的【見備註:德國學分制】。所以只要我在家裡,就要求她每個禮拜都要讀2本童書,一開始她不肯,我就跟她撒嬌。

我說:“媽媽從中國回來你都還沒有給媽媽度過英語(那時候去中國出差剛回來德國),媽媽很想聽你讀一下英語可以嗎?”

她說:“我不要,不會讀!”

我說:“聽爸爸說你在學校英語考試成績很好哦,肯定可以讀好的。你就讀一下給媽媽聽好不好,不然媽媽會很傷心的。媽媽這輩子還沒聽你讀過英語呢!”

先是用語言肯定她的能力,給她自信心,然後就是撒嬌,做出一副很期待然後又很可憐的表情,博取她的同情心,她還是沒答應。

於是我就裝得更加可憐了,跟她眼神對視,拉著她的手,甚至會抱著她,給她一種懇求的感覺,然後時不時用手捂著眼睛捂著臉很難過的樣子,一會兒就奏效了。

她看著我那麼可憐的樣子,同理心開始發生作用,就說:“好吧,媽媽,我讀給你聽。”

等孩子讀完後,一定要給她一個超級大的擁抱,然後眉飛色舞的告訴她,她多麼厲害,才剛開始學英語,就能把一本書讀下來,告訴她她是最棒的,她也會很高興的擁抱你,然後你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提出進一步的要求,例如一個禮拜讀2本書,這個時候一般孩子都會答應你。她答應了以後,剩下的就是堅持每個禮拜讀2本書,讓她把每週固定時間閱讀英語變成習慣。

孩子不聽話?做這件事他就乖乖聽話了

孩子會不會聽話,在於我們怎麼去教育他們,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不聽話的。

說到“撒嬌”,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孩子和女人。孩子小,往往都是孩子跟我們撒嬌,博取我們的同理心去愛護她、呵護她,可是卻很少人會試著去跟孩子撒嬌。父母總是認為自己是堅強而又權威的象徵,所以從來沒有父母,或者很少父母會去跟孩子撒嬌,讓孩子知道當父母的願望不被滿足的時候,也會很傷心,激發孩子的同理心的同時,順利解決問題,讓孩子願意接受你的意見,去做一件她力所能及或應該做卻不願意做的事情。

“撒嬌”是一種以溫柔可愛的語氣語調語言,或加上一些肢體行動(例如搖晃起撒嬌對象的手等),請求懇求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或向他人尋求幫助的一種方法。一般對親密的人使用的。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個我在家裡實踐而且很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再舉一個例子:孩子5歲多的時候,工作很忙,我一般2-3天才燙一次衣服,燙完疊衣服就要很久,為了讓女兒偶爾參與一下家務勞動,我會把她叫過來幫忙,說:“寶貝,幫媽媽疊一下衣服吧。”

小月兔說:“我不要,我不會疊!”

我說:“乖寶貝,媽媽燙衣服站了一個下午了,很累哦,你幫媽媽疊一下衣服,媽媽教你好不好?”

她還是沒答應。我就走過去女兒身邊,把頭往她臉頰那蹭,裝出很累的樣子:“哎喲,媽媽累死了!哎喲,腰都直不起來了,怎麼辦?乖寶貝不心疼媽媽了,媽媽很傷心!”然後還在錘腰。

她看到我很難受的樣子,就摸摸我的腰,親親我,說:“媽媽,你教我吧。”

然後我們就開始一起疊衣服。一般我會讓她疊襪子、毛巾和褲子這些比較容易疊的。

不僅僅是有事情想讓她參與或者讓她做到的時候,會跟她撒嬌博取她的同理心,平時也會跟她撒嬌。我和我女兒,我們大部分時候根本就不像大人和小孩,更像大姐姐和妹妹。她會跟我撒嬌,我也會經常跟她撒嬌,例如說吃完晚飯了,全家會一起看一會兒電視,我會把頭放在女兒的腿上休息一會,會用頭去蹭她的肚子,說:“寶貝,抱抱媽媽。”雖然她全神貫注的看著動畫片,但是這時候她會特意把頭彎下來,用充滿愛意的眼神看著我,用手摸摸我的頭,然後再看電視。我跟女兒撒嬌,在女兒看來,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當我撒嬌讓她去完成一些事情的時候,她也會覺得很正常。

孩子不聽話?做這件事他就乖乖聽話了

成為孩子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跟他們打成一片。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把孩子當成人看了,而沒有把孩子當孩子看,我們揠苗助長,以為他們應該或者必須要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我們都以為自己是父母,會擺出一副父母的樣子,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完成一件事情,例如寫字,今天必須完成5個漢字的描紅,或者今天必須要背1首詩歌等等,如果孩子不肯寫不肯背,父母就會開始生氣,然後不是罵就是打。我見過的比較可怕的父母,我一個初中同學,她家裡2個孩子,7歲和9歲,母親拿著衣架子坐在孩子旁邊逼孩子學習。有的父母會要挾孩子,假如你不寫字,就不給看電視,或者假如你不背書,就不給你吃零食。甚至有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我們高高在上,給孩子一種無法親近的感覺,從而導致有的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下意識裡就會試圖去反抗父母的要求。

我們要記得,父母與孩子之間,不是鬥爭也不是戰爭的關係,是愛與被愛的關係,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係。教育的方法又很多,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肯定可以找到適合的方法,教出一個乖巧聽話、講禮貌講規矩又有愛心、有自己個性和創造力的孩子。

孩子不聽話?做這件事他就乖乖聽話了

發揮你的創造力,用適合你家庭的方式去教育你的孩子。把孩子當孩子看。

在這裡,想跟天下父母說的一句話是: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發揮你的創造力,你可以不必強迫孩子,不必與孩子爭吵,也不必怒髮衝冠打罵孩子,就實現讓孩子聽話,讓孩子努力的目的,例如說,上面的“撒嬌”。雖然說出來以後,你覺得這個應該很簡單,但是請恰當的使用它,我們“撒嬌”,首先是為了親近孩子,喚起孩子的同理心,然後才是讓孩子願意聽話,去做一些父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不管是任何一種教育孩子的方法,請父母們記住,“方法”不是我們對付孩子的固執、不聽話或者叛逆的武器,而是我們幫助孩子更好成長的利器。

硬碰硬,孩子小的時候,還不能自立,他會被你的剛強和高大的身軀嚇到,會聽你的話,但是有一天,他長大了,當他身高跟你一樣的時候,就不會再聽你的話了,他開始叛逆和反抗。這就是為什麼幼兒時期、童年時期父母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到了青春期,孩子難以管教的原因。硬碰硬,最後是兩敗俱傷。水性至柔,柔能克剛,用愛和同理心去折服孩子的“不”,不要用“暴力”(包括言語暴力和身體暴力)去征服孩子的“不”。

請把孩子當孩子看,不要把孩子當成人看。

備註:

德國是學分制,從小學3年級開始才會有學分,2年級以前是不打分的。我們用中國的100分制對照比較:

sehr gut 優秀= 1分:90-100分。
gut 優良=2分:80-89分。
befriedigend 良好=3分:70-79分。
ausreichend 合格=4分:60-69分。
mangelhaft 不合格=5分:<60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