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治了”患者負能量爆棚 江西醫生隨州掃除“情緒垃圾”

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原創發佈

心病不除,百病難消。疫情爆發後,對疾病的恐懼、對未知的焦慮、對不幸的哀傷......這些難以紓解的負面情緒,也像“病毒”一樣侵蝕著人們的內心。在江西對口支援隨州醫療隊中,有一支“別動隊”——心理醫療小組。在湖北隨州,他們是如何工作的呢?

“我不想治了”患者負能量爆棚 江西醫生隨州掃除“情緒垃圾”

劉橋生是江西對口支援隨州醫療隊隊員,來自江西省精神衛生中心。來到隨縣人民醫院後,劉橋生迅速組建了心理諮詢室,並開通了心理熱線,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患者們提供心理援助。

在抗疫的一線,劉橋生的心理治療小組同樣需要身著厚厚的隔離服,穿行於“紅區”,在隔離病室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常常一次心理疏導就要花一個多小時。劉橋生表示,一些患者由於對疾病的焦慮與恐慌,會出現極端情緒,此時心理干預非常重要。

“我不想治了”患者負能量爆棚 江西醫生隨州掃除“情緒垃圾”

劉橋生介紹,有時碰到極端的案例,患者會說“我不想治療”,或者出現一些極端情緒,這時候心理手段用上去,就能起到平穩情緒的作用,目的是讓患者慢慢配合治療。

除了在定點醫院門診坐診,劉橋生和他的心理醫療小組根據隨縣衛健局提供的信息,無論是鄉鎮或是隔離點,哪裡需要心理援助,他們就會迅速前往進行心理援助與治療。最近一段時間,劉橋生愈發忙碌。除了進入病房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治療之外,來心理諮詢室的醫護人員也多了起來。

“我不想治了”患者負能量爆棚 江西醫生隨州掃除“情緒垃圾”

這些來心理諮詢室的醫護人員,比較常見的是失眠的問題。劉橋生說,出現這種症狀有幾個原因,第一是因為換了不同的地方生活,還有就是在倒班制度下,睡眠節律會發生變化,再加上對這個病毒的瞭解不夠,或多或少會害怕、擔心。

在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劉橋生和他的心理醫療小組對患者和醫護人員開展心理援助和危機干預,治病療心,將心理正能量傳遞給全院的醫護人員及患者,用“心療”驅趕他們心頭的陰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