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復工迎來利好福音 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如何進行?

3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支持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新聞發佈會,在會上工信部、中國銀保監管委員會介紹支持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有關情況。

中小微企業復工迎來利好福音 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如何進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目前全國除湖北外的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但還面臨著人員物流不暢、中小企業現金流短缺、防疫物資不足、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不同步,產業鏈整體運轉效率不高等問題。同時,國際疫情的蔓延也對我國復工復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一是以防疫物資、生活必需品、公用事業、春耕備耕、外資外貿、高技術產業等領域為重點,分批梳理形成了大型龍頭企業和核心配套企業名單,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發展。工信部將採取五大措施:

二是著力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疏通物流運輸堵點,緩解人員流動、原材料及產品運輸問題。

三是充分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機制作用,推動出臺財稅、金融、創新、社保、就業等扶持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四是按照“省負總責”要求,推動省級聯防聯控機制以縣域為單位,分低、中高風險三個等級,摸清情況,精準施策。

五是著力增強外貿企業抗風險能力,通過汽車、醫藥、電子等重點產業鏈的固鏈強鏈,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

配合工信部的一系列措施,中國銀保監管委員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表示,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服務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

二是支持銀行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

三是積極支持保險機構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並且銀行保險金融行業按照第85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及時研究落實金融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有關重點工作。一是強化產業鏈核心企業支持力度;二是優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金融服務;三是加強全球產業鏈協同發展;四是運用金融科技優化供應鏈金融服務。

為了減輕疫情對我國製造業的影響,工信部聯合金融行業為小微企業精準滴灌,提高復工復產小微企業的貸款可獲得性,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對個別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恢復週期需要比較長的企業,可以另外再去跟銀行協商還本付息主要是還本金的安排,這些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外貿企業是可以和銀行協商,根據情況還本延長到6月30日之後。

近期疫情對民營小微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沖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中小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受疫情衝擊影響也比較大,復工復產的難度也比較大。近期全國各地各部門將分別出臺了一系列財稅、金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幫助中小企業紓難解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減輕稅費,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大金融支持,紓解企業資金困境;優化服務,進一步增強中小微企業發展信心;協同配套,暢通產業鏈。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還提到,產業供應鏈中斷是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最大困難,針對不同產業鏈的“斷點”“堵點”,工信部組織行業協會和專家梳理摸排了多條產業鏈上50餘家龍頭骨幹企業和7000餘家核心配套中小企業,協調推進產業鏈上的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

針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政策,中國銀保監管委員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表示,對中小微企業(包括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採取存量貸款方式,支持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如果存在還本付息困難,銀行也可以視情況給予延緩付息、本金展期或續貸等支持。對一些恢復週期比較長的中小微企業,銀行可以與企業協商比6月30日更長的延期安排。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是汽車產銷大國,湖北是全球汽車零部件的重要供應基地,面對國外有些汽車廠商因為零部件短缺,面臨停產的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一方面組織湖北的工信主管部門,會同企業啟動庫存緊急保供,解決一些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考慮湖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後,復工復產工作也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從目前來看,湖北省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在有序復工復產了。

目前我國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工作有序推進,對我國以致全球供應鏈發揮重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國各行業又將是熱火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