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死掉,就好害怕,好無力,怎麼辦?

julie_fz71


  

首先聊聊人為什麼會害怕死亡?

1、害怕未知:從人類的進化來說,對於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懼,這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人死了,感知覺活動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沒有人知道死亡以後是怎麼樣的。對死亡的未知,也是人們會對死亡產生恐懼的原因之一。

  2去世後的孤寂感:死亡意味著和伴侶、子女的訣別,如果家庭關係和睦,對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會害怕死亡將他們分隔。所以對於人來說,死亡帶來的孤寂感,也是讓人恐懼死亡的原因。

  3、人的求生本能讓人害怕死亡:人生存的意義就是為了延續,為了延續生命,因此人有了許多求生的手段,比如食物鏈、交配等等都是人求生本能的表現。這種求生本能讓人對疾病、疼痛、死亡產生了抗拒心理,就像人落水窒息產生的掙扎一樣,死亡對生命來說是最大的威脅,因此人本身的求生本能使人恐懼死亡。


  4未完成情結:心理學上有一個叫“未完成情結”。就是你以前的經歷中有一些讓你不愉快的或很受傷或沒成功的事對你影響很大,但因為你一直不願意正視它,所以它一直未消失,在你遇到與它相關的事情時,就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

  正如一句流傳的笑話所說的一樣,人最害怕的是什麼,那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而連生存的機會都被剝奪了,那麼剩下的錢也就失去了意義。有些人害怕死亡的原因就是因為一些不甘願的心理,富裕了沒享受啥生活。正如許多皇帝都怕死一樣,他們不願放開手中的權利,因而才會害怕死亡。


  那該怎麼調整心態呢?

  最簡單的就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讓自己總去想一件事情,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和朋友聊天等釋放自己的強迫心理,

  其實還可以試試以下幾步:

  一擺正心態,珍惜當下

  面對死亡第一件事就是要人生到死亡時一種自然規律,是不可逆的。不管你在這個社會上混得怎樣,社會地位多高,積累的財富多大,只要時間到了,都會盟受死神的召喚。

  “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電影《童夢奇緣》

  珍惜當下,坦然面對並無悔地過好每一天,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遺憾。從此刻開始,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所謂的人和事上,多抽點時間回家看看父母;多抽點時間陪陪愛人孩子。

  第二,瞭解淨化人生的是愛與責任

  “讓我猜猜。你想知道我為啥要自殺。”在《一日重生》中,這是雞仔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雞仔要自殺。因為他的人生,就像我塞進灶間的爛菜葉和骯髒的破布:他不可救藥地酗酒,工作即將不保,妻子離他而去,唯一的最疼愛的女兒連結婚都不通知他……他想通過死,把這一切都清除乾淨。

  午夜時分,他喝得爛醉如泥,冒著小雨,開車上高速公路。他想回到老家,準備在人生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的生命。他錯過了出口,索性逆向行駛,與迎面而來的卡車猛烈相撞。他的車飛出護欄,他飛出車子……

  他見到了死去十餘年的母親。在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的邊緣,他與母親共度了一天,這一天改變了一切。在邊緣世界,處於彌留之際的人,會想起一些人,那些曾在人世給予他們溫暖與美好的人。

  雞仔陪同母親去見的,就是那些在臨死前想起他母親的人。有母親生前在美髮店的客戶,有他們家的女傭,還有一些男人——她的美麗曾經照亮過他們的人生瞬間。雞仔怨恨過母親。怨她與父親離婚,怨她在父親想回歸時不把他留下來,怨她在大學報到時讓自己難堪,甚至怨她的美麗……

  在“要麼做媽媽的好寶貝和要麼做爸爸的乖兒子”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為了父親的願望——成為一個職業棒球運動員,他從大學輟學,去參加棒球比賽,且很快結束了曇花一現般的職業運動員生涯。最後,還是為了父親願望,他撒謊並從母親的生日派對中逃走,去打一場毫無意義的棒球表演賽,母親卻在當天意外去世。

  在與母親共度的一天中,雞仔知道了一切:作為一個“離婚的女人”,母親因流言被醫院辭退,失去熱愛的護士工作,最後在美髮店找了一份工作。

  為了提供他與妹妹兩人上大學的費用,母親與女傭一起,去給別人打掃房間。而那個消失了很多年,又在他大學比賽期間突然出現的父親,一直在外面有另一個家,另一個妻子和另一個兒子。

  知道這一切,雞仔為自己試圖輕生感到羞愧。論不堪,母親的人生比他的人生不堪好多倍。但母親很尊嚴地面對人生挑戰,在孩子面前沒說前夫一句壞話,不要他的一分錢,辛勤工作供養兩個孩子……而自己,卻懦弱地逃進酒精裡,讓家人嫌棄。雞仔變了。

  他和女兒改善了關係,與前妻恢復了聯繫,在公園和體育場管理辦公室做兼職。他常常組織孩子們進行棒球比賽,定出嚴格的規定:每個孩子都有參與的機會。在他去世前,他告訴周圍的人:“要記著現在的我,而不是以前的我。”

  十幾年後再讀這個故事,有些段落讓我哭出聲來。我對雞仔的母親產生深深的敬意。我意識到,真正淨化生活的,不是死亡,而是愛和責任


  第三,專注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忙碌起來

  冰火裡面little finger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話:

People die at their dinner tables. They die in their beds.They die squatting over their chamber pots. Everybody dies sooner or later. And don't worry about your death. Worry about your life. Take charge of your life for as long as it lasts.

  人們有的命喪餐桌,有的命喪床榻,有的蹲在夜壺上就沒了命。每個人早晚都會死,不要擔憂死亡,擔心你的生活吧。

  

總之,意識到自己會死,並時刻做好準備。這樣做會更有幫助,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就像佛教徒那樣,每天,放一隻小鳥在你的肩膀上,問“是今天嗎?我準備好了嗎?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憾了嗎?”

你看,小鳥,就停在你肩上!

  


心理竹先生


雖然自己有一天會死掉,也不至於太害怕,自己過好眼下的每一天就好了。現在的牽掛,當然是父母和孩子,父母都七十多了,總不能讓他們白髮人送黑髮人;孩子七歲半,也不能讓她孤苦伶仃地活在世上,得讓他在平安和溫暖中長大。

父母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十年前我把他們接了出來,房子雖然環境不是太好,但是水電暖是有保障的。來到城裡,也沒肅靜幾天,就開始給我看孩子。我的母親可是為我立下了汗馬功勞,孩子六歲以前都是她在照顧,實在經歷了太多的辛苦。

現在孩子大了,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房間和空間,母親再想把我們留住是不能了。以前她都是強烈反對的,對我們走很恐懼,怕自己以後沒人管。母親幾次都是拿搬出去會增加很多生活費要我留下來,可我和孩子不能老這樣過下去,一點自己的空間都沒有。父親喜怒無常,母親又無能為力。

我將近四十歲才有了這個女兒,我當然想給她最好的生活,這也是我最大的牽掛,她成年能自立以前,我不能有事,有我愛她,她可以衣食無憂,保留心中的溫暖,還有一些福分。我要強大,要增加女兒的福分,要把日子過好。

我也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保持好的精神狀態,讓女兒在我身上照到她的樣子。從現在起,我不要再去熬夜,我要天天做護膚,我要把健身拾起來,我不能慵懶沉淪,最重要的是我的情緒要保持穩定,不能帶給女兒負能量,不能讓她的成長不快樂。

只要我不去浪費每一天,過得充實快樂,平安地陪伴女兒,平靜地老去了無牽掛,也就很好了!

有心事,看👉陳大大新語,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陳大大新語


呵呵,我終於找到知音了。我看周圍的人每天忙忙碌碌,沒人談這個問題,以為只有我晩上想這個問題害怕的睡不著覺呢?原來也有人同我一樣,雖知死亡不可避免,但一想到將在世間永遠消失,無影無蹤永遠沒有了,就渾身冰涼。


懷念1968


心理彥究員認為:死亡是未知的,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害怕死亡是正常的心理過程。但是,如果一個成年人一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死掉,除了害怕還有很無力的感覺,那這種過度反應多半對應著某個童年創傷。

什麼樣的童年經歷會引發死亡恐懼呢?

比如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期,睡覺醒來找不到媽媽,他就會認為被媽媽拋棄了,於是他開始哭。這是一種童年創傷。如果爸爸媽媽在其它方面做得很好的話,對孩子的其它方面的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孩子這樣的創傷。但是,如果爸爸媽媽有其他的情緒問題或關係問題,不光不能彌補孩子的這種創傷,還會導致孩子嚴重的分離焦慮。對死亡恐懼也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還有的孩子太沒有安全感,比如生病沒人管,病了很久也得不到及時的救助;父母離開時孩子在後面追著跑,卻被父母狠心甩開或一腳踹倒;被父母拋棄等等,都會讓孩子有一種面對死亡的恐懼感。

再比如,小的時候孩子看一些動畫片或童話,但是有些故事並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發展,裡面一些關於妖魔鬼怪、大壞蛋、死亡等情節,對孩子非常不利。因為孩子太小,他沒有能力去分辨,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干預,就會對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很大的破壞,會讓孩子對壞的東西、對死亡有過早的恐懼。

還記得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事件的那位女士嘛,媽媽死了,老公離開她了,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當時孩子才4歲,他眼睜睜地全程目睹媽媽被老虎叼走、外婆被老虎咬死的過程,這孩子長大後能沒有面對死亡的恐懼和無力感嗎?

如何破解死亡恐懼呢?


  • 破解孩子的死亡恐懼

如果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面對死亡有恐懼感和無力感,這是正常的心理過程。我們做父母的要幫助孩子識別死亡。因為年幼的孩子他會害怕,“如果媽媽死了我就活不去了”,他以為媽媽會陪他一輩子。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把這個認知較正過來。

這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現在寶寶很小,所以必須靠爸爸媽媽保護你,你才能健康快樂的長大。但是呢你會越長越大,當你越長越大的時候,你的能力就越來越強大,力量也越來越大,個子也會越來越高,然後你就越來越不害怕。等你十八歲的時候你就可以離開爸爸媽媽了,自己到外面去求學去工作。那個時候爸爸媽媽老了,反而要依靠你了,你就有力量來保護爸爸媽媽啦。那個時候你是一個強者,你是一個勇敢的人,你可以擔負起來保護家人的責任。現在呢,爸爸媽媽還年輕,我們的身體還很好,我們一定能陪伴你長大,你放心好了”。帶著孩子用發展的眼光去看,他知道自己會越來越棒,就不會那麼害怕死亡了。


  • 破解成年人的死亡恐懼

前面提到過,這類成年人的死亡恐懼多半跟童年創傷有關,童年的分離焦慮、被拋棄的恐懼以及經歷過親人的死亡等,都會讓孩子的安全感嚴重受損。所以,破解成年人的死亡恐懼要從提高安全感和創傷處理兩方面做起。


  1. 提高安全感的方法

首先,回憶童年。有條件的話,多跟父母一起回憶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溫暖的有愛的記憶的故事,再次跟父母做“愛的確認”;對於那些有心理創傷的兒時記憶,瞭解父母當時行為背後的動機、原因等,理解父母當時的選擇,糾正自己的錯誤的認知,由恨轉化為愛,這也是愛的確認。

其次,學會並堅持善解人意。善解人意的意思是:

不只是看到別人的行為,還能從行為的背後看到他內心深處的良善的行為動機和意圖。

並相信:任何人生來都是善良的,沒有人會無緣無幫地傷害我,他現在雖然表面上做出了傷害我的行為,但他一定不是故意的,他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一個正向的動機。我可以找到他的這個動機,就算找不到也沒關係。總之,他不是故意跟我過不去,我不會把他的壞情緒壞行為跟我自己掛鉤。


當我們習慣了善解人意,我們就具備了情緒價值;當我們具備了情緒價值,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我們信任我們;當喜歡我們信任我們的人越多,我們就會越來越安全;當我們感到越來越安全的時候,我們的安全感就大大提高了。


2. 創傷處理

對那些無法療愈的創傷,或者不明原因的現實中自我功能受損的狀況,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找到原因,療愈創傷,修復自我功能。

總結一下:對於未成年孩子的死亡恐懼,父母可以通過幫助孩子識別死亡、較正認知、用發展的眼光帶著孩子看到強大的自己和有力量的未來,從而減少死亡恐懼。對於成年人的死亡恐懼,可以通過提升安全感和創傷處理兩方面來破解。我是心理彥究員,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心理彥究員


本人,糖尿病,心衰,憂鬱症,醫生說最重要的是心衰慢慢的:也不知道能活多久。每天吃33粒藥丸,42歲,症狀15年了,非常怕死。最近幾年想開了萬物歸零死而復甦。心情很正常脾氣很暴躁。別想那麼多,不過因人而已承受能力不一樣,能活幾天算幾天要微笑面對死亡早晚都在走。高興點怒力活著保護家人,sh善待別人。


爸妻測漏


生老病死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是害怕到了走的那一天很難受,很痛苦吧?這也確實是讓人很害怕,可誰都有這麼一天。

就我親眼所見的,得病死的,出事故死的,就算是最後老了不能動時走的,最後那三五天絕對是痛苦的,可以說是生不如死。

真正快不行的時候,飯吃不進,水喝不下,器官慢慢的衰竭,呼吸困難,塞到嘴的東西都要吐出來,也可以說是被慢慢餓死的、渴死的。真的是很痛苦的死去。

可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親人們也是盡力了。要是真的到了那麼一天,我會自己給自己來個痛快的不麻煩任何人。

別想那麼多,活好當下,儘自己的責任和良心,幹好自己應該乾的事,順其自然吧!祝大家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健康一輩子!


阿偉愛笑愛生活


還是討媳婦結婚生子吧。

為什麼這麼說?你去看看所有的動物和植物。

植物的一生,春天發芽,夏天生長,秋天結果,冬天把種子藏起來,到第二年又循環輪迴。春天發芽,種子死了,秋天結果,花而死了,表面看上去是種子死了,花朵死了,其實,只不過是轉化了一種存在方式而已,這個種子會生生不息,一直存在下去。

動物的一生也一樣,出生,成長,交配,生長出新的生命,老的死去,然而,它的基因一直存在於世上,物種就這樣循環反覆。

死沒有什麼可怕的,一個人有了後代,他的基因就一直存在,某種意義上講,他一直存在,條件是他必須有後代。


飛飛貓說話


這是個沉重的話題,很不容易回答。本想回避,可還是想說兩句:

兄弟,通常回答這個問題,不外乎是好死不如賴活、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可我想說的是,這些道理你都懂。用這些話勸你,看似對症,實則毫無效果。

恕我無禮,我猜,你在最近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心理上受到了打擊。你之所以怕死,是因為你想到死,你之所以不想死,是因為你還有許多世俗羈絆,你還有許多東西放不下。你現在已經鑽了牛角尖!

鑽牛角尖的人,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如果你的精神包袱不解除,壓力持續存在,你會放下你所有放不下的東西!到那時你才是真的危險!

或許我在危言聳聽,不過事實上,你需要的是心理醫生,而不是們這些外行。專業和外行是有著本質區別,莫掉以輕心!

我猜你現在並不嚴重,但心理的問題, 一是需要專業(醫生),二是需要時間。靠你自己,那是沼澤地自救一一越陷越深,靠別人,也是鼻子喝水一一夠嗆。

祝你好運!但願能幫到你!


窗戶紙那邊的你


未嘗不是一種解脫,既然害怕,那就去經歷,無愧人生,經歷過生死的人才會覺得活著的重要,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想你牙牙學語,到如今網絡上提出問題,你想與不想,時間都在流逝,你我都在長大,都在想方設法去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也許真到了那一天你有的會是看透生死的灑脫,發自內心的歡喜,人生如戲,是戲都會有結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每天都當做最後一天去過,明天活著,那就是賺的



孔小翠


如果你還年輕,這個想法情有可原。如果你過了五十歲或更大年齡,還有這個想法就是不體面了。

不要陷入虛無主義,覺得萬事皆空;也不能成天躊躇滿志,彷彿世界盡在你的掌握之中。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緒,想想自己的處境,想想未來,然後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

我們只能倒在前進的征程上,而不是死在恐懼的軀殼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