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寶寶出生後,要給他(她)吃點什麼營養補充劑,才能更健康更聰明?

​鈣鐵鋅、維生素D、益生菌、乳鐵蛋白......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補充劑,究竟哪些才是寶寶真正需要補充的?哪些又只是在花冤枉錢?

去年,笨爸爸做過一系列營養補充劑的科普和評測,這一篇,將綜合地來跟大家把這個問題捋一捋,營養素應該怎麼補?

要提醒的是,這裡所說的補充是指食用專門的補充劑,不需補充的那些營養素並不是說寶寶不需要,而是說正常膳食不容易缺乏。

同時,我們討論的對象不包括有出生缺陷或其他疾病的寶寶,因為這涉及到專門的醫學知識,最好諮詢專科醫師。

接下來的文章會比較長,大家可以先看目錄:


目錄

1、鈣:是好東西,但3歲之前不容易缺乏

2、鐵:缺鐵性貧血多發,分情況補充

3、鋅:不容易缺乏,特殊時期可補充

4、維生素D:母乳含量少,建議出生後補充

5、DHA:促進腦部發育,但並非越多越聰明

6、益生菌:日常不用補充,增強免疫力是虛

7、乳鐵蛋白:母乳含量高,不應盲目補

是好東西,但3歲之前不易缺


寶媽老覺得自個娃長的不高,或寶寶出牙慢啊肋骨外翻啊,總懷疑是缺鈣,所以都惦記著是不是要給寶寶多吃點鈣劑。

但是,這種想法並不科學,因為3歲以下寶寶的食物裡有足夠的鈣來源。


1、不同年齡寶寶需要多少鈣?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注:耐受量是指在這個攝入量情況下寶寶不會出現負作用。


2、寶寶可以從食物中攝取多少鈣?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0~0.5歲的母乳寶寶口糧如果是母乳,據中國營養學會的統計數據,母乳鈣平均含量是242mg/L,按照平均每日喝750mL計算的話,寶寶一天攝入的鈣是182mg,基本滿足;

0~0.5歲的配方奶粉寶寶又如何呢?根據笨爸爸的不完全統計,配方奶粉鈣的平均含量約為523mg/100g,寶寶每日喝600mL的話,攝入的鈣高達408mg;

0.5~1歲的寶寶對鈣的需求是250mg/d,單純的配方奶其實已經可以滿足,而且還沒算上輔食的鈣。

1~3歲的寶寶對鈣的需求增加比較多,達到600mg/d,從配方奶和輔食的總鈣量來看,也是完全可以滿足需要(如上圖)。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講,正常膳食鈣的供給是足夠的。其次,鈣的最高耐受量是1500mg,無需擔心過量的負作用。當然,如果寶寶有出現便秘這些現象,那就可以酌情減少配方奶和輔食的量。

母乳和奶製品是寶寶攝取鈣來源的最推薦方式。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

6~12個月寶寶,每日奶量應達600~800mL

1~3歲寶寶每日奶量不少於600mL

學齡前兒童每日奶量為400~500mL

學齡兒童每日奶量為300mL。


但是有些寶寶正常飲食,為什麼身體生長會比同齡人緩慢?這可能跟VD的缺乏有關,這一點後面講。


3、哪些食物富含鈣?

如果奶量不足或不喜歡喝奶怎辦?寶寶可以適當增加輔食來補充。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大豆及其製品也是鈣非常好的來源。比如黃豆鈣含量為191mg/100g,豆腐鈣含量為100~140mg/100g,常吃豆類及豆製品有利於補鈣。

深綠色葉菜和菜花也含有較多的鈣,鈣含量介於50~130mg/100g之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莧菜、菠菜和空心菜等含有較多的草酸,會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小結:正常餵養可以提供充足的鈣源,0-3歲寶寶並不需要額外買鈣劑來吃。


為什麼很多寶媽老覺得自個人娃缺鈣?看這篇文章

鈣劑要怎麼選擇?有哪些坑?看這篇文章


缺鐵性貧血多發,分情況補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7~24個月大的寶寶,其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仍然較高。

2歲以下的寶寶缺鐵一般會表現出對周圍不感興趣、易煩躁等症狀。並且,鐵的缺乏可損害其認知能力,導致神經發育損傷,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一直會持續到成年。

不過,寶寶需不需補充鐵劑呢?這個得分情況討論。

1、不同階段,寶寶的鐵需求量有何不同?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0~6個月大的寶寶每天攝入0.3毫克的鐵元素,能滿足身體需求。

7~12個月(或0.5~1歲)的寶寶,由於開始有鐵的丟失,以及血紅蛋白鐵蓄積量的增加較大,這個階段推薦的鐵攝入量達到每日10毫克。

1~3歲的寶寶,由於血紅蛋白的鐵蓄積量、其他組織存儲鐵的增加量出現階段性減少,這個年齡的寶寶每日鐵推薦攝入量略微降低了1毫克,即9毫克。


2、哪些寶寶需要補充鐵劑?

0~4月齡寶寶:

這個階段的足月寶寶由於體內存儲了足夠來自母體的鐵,因此,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寶寶都無需食用鐵劑。

4~6月齡寶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2014年發佈的《兒童營養性疾病管理技術規範》建議,純母乳餵養或以母乳餵養為主的足月兒從4月齡開始補鐵,劑量為每日1 mg/kg元素鐵;人工餵養嬰兒應採用鐵強化配方奶,無需補鐵劑。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兒童營養性疾病管理技術規範》


特別提醒的是,對於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應從4周齡開始補鐵,劑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 mg元素鐵,直至1週歲。

不過,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2010年發佈的《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認為,4~6月齡足月寶寶,應及時添加輔食,未建議補充鐵劑。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中華醫學會:《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

低出生體重的寶寶4周齡開始補鐵,母乳寶寶餵養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 mg,配方奶寶寶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mg,直至1週歲。


6月齡以上寶寶:

這個年齡寶寶可以添加輔食,因此,鐵的主要來源就有3個:配方奶、米粉、家庭輔食。

母乳鐵含量低,通常是在0.35~0.71毫克/升(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之間,母乳寶寶喝1升母乳最多才攝入0.7毫克的鐵,還有9毫克的缺口需要從米粉和家庭輔食中攝入。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一般國產米粉每100克鐵含量是4.7~6.5mg,一日吃三餐米粉,攝入的鐵為3.5~4.9mg,所以剩下的就要從食物中去獲取。

當然,選擇國外的高鐵米粉也是可行的,一般每100克鐵含量在20mg以上,一日三餐攝入鐵約有9mg,基本滿足需要。不過,要注意每餐食用量(14克)。

國內二段配方奶粉鐵含量約為6.2~8.5mg/100g,配方奶寶寶每日大概喝600mL奶加上米粉的鐵也基本能達到需求。


3、哪些食物富含鐵?

如果奶水不足或者寶寶不喜歡喝奶,那麼有可能造成缺鐵的局面,不過,仍然建議優先通過食補來挽救這一危險。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鐵一般可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的吸收利用率要由於非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就是常見的紅肉、肝臟、豬血、鴨血等,比如100g豬肝含有22.6mg的血紅素鐵,寶寶吃個10g豬肝泥,大概能吸收2mg的鐵。

非血紅素鐵主要來源於植物性食材,黑木耳、紫菜、芝麻、黃豆、豆腐皮、香菇幹、葡萄乾、核桃等,其中黑木耳和紫菜含量較高,分別達到97.4mg/100g和54.9mg/100g,在做粥時,可以適當添加這類食材。

參考一些研究數據,不同食物中鐵元素的吸收率有比較大的差別。吸收率高低大概依次是:母乳50%、肉類和肝臟類10%、蔬菜類2%~5%、牛奶和蛋黃0.2%~0.5%。

特別注意的是,牛奶、蛋黃的鐵元素吸收率比較低,它們並不能作為補鐵的最佳選擇,其次是菠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鐵的吸收,再加上它本身鐵的含量也不高,因此也不是最佳來源。


4、關於鐵元素的貧血檢測。

很多人以為做過微量元素檢測鐵就能知道是否貧血,但微量元素測的是血清鐵,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血紅蛋白才(Hb)是診斷缺鐵性貧血的最常用指標。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中華醫學會:《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

6月齡~5歲的寶寶來說,Hb<110 g/L的話,就屬於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但血紅蛋白一般在貧血的後期才會出現下降,提前檢測血清鐵,瞭解體內鐵儲備,也有一定的預防意義。


小結:

0~4月齡足月寶寶不需吃補鐵劑。

4~6月齡足月寶寶,如果是母乳餵養,通過添加輔食,或部分奶粉混合餵養,則不需補充鐵劑,否則也可按照每日每公斤體重1 mg元素鐵補充鐵劑。

6月齡後,不管是母乳還是奶粉寶寶,都可以通過添加輔食獲取鐵,不需額外吃鐵劑;

低出生體重寶寶,有必要吃補鐵劑,按每日每公斤體重2mg或1mg補充。


不易缺乏,特殊時期可補充


在醫學上,鋅的缺乏屬於Ⅱ型營養素缺乏(沒有特定的臨床症狀),它的缺乏引起的常見症狀有:味覺障礙、厭食、偏食、異食、腹瀉、皮膚乾燥、口腔潰瘍、認知能力差、生長遲緩等。

但是,鋅是不容易缺乏的,因為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米粉等食物,都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1、不同年齡的寶寶需要多少鋅?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2、寶寶可以從食物中攝入多少鋅?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母乳: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母乳鋅含量可以達到284.4μg/100g,如果寶寶每日攝入1L左右母乳,那麼0~6月齡寶寶攝入的鋅可以達到2.2mg,滿足寶寶所需。

配方奶粉:

根據《GB10765-2010 嬰兒配方食品》的規定,配方奶粉鋅的含量應該為0.12mg/100kJ~0.36mg/100kJ,換算為每100g配方奶粉鋅的含量是2.28mg~6.84mg。

配方奶寶寶每日保證至少600mL的奶液量,那麼寶寶每日從配方中可以攝入的鋅是1.78mg~5.33mg。只要適當選擇,可滿足0.5~1歲的寶寶所需。

米粉:

根據笨爸爸的不完全統計,原味米粉中的鋅含量通常在3.5~5mg/100g之間,每日三餐攝入的鋅可以達到2.8~3.75mg。

3、還有哪些食物富含鋅?

總有些寶寶不能完全按照推薦量去食用配方奶或者米粉,那麼這時不妨考慮下通過食物補充鋅。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一般來說,紅色肉類、動物內臟是鋅的極好來源,比如豬肝含鋅量為5.78mg/100g;其次,蝦、小麥、花生、雞蛋等是鋅的良好來源。另外,通常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都是含鋅比較低的。

綜合以上,0~3歲之間,正常、均衡飲食的寶寶,並不需要額外再吃什麼補鋅劑。


4、哪些時期寶寶需要補充鋅劑?

正常飲食,鋅的來源是充足的。但是糞便是鋅排洩出體外的主要途徑,這個排洩比例佔總排出的90%,如果寶寶經常拉肚子,寶寶可能有缺鋅的風險。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中華醫學會:《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

另一方面,研究已經證實,對於腹瀉寶寶,補充鋅劑有積極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WHO大力推薦:6月齡以下腹瀉寶寶每日補充鋅劑10mg,7月齡~5歲腹瀉寶寶為每日20mg,持續10~14日。


5、鈣鐵鋅能同時補充嗎?

鈣鐵鋅這些二價離子都是通過細胞膜上的同一個通道被轉移吸收的,所以如果某種元素補多了,會擠壓了其他元素補充空間,因此,如果食用補充劑的話,就不建議同一時間補充,應該在三餐的不同階段。

不過,“擠壓”情況發生的前提是某種元素補充量遠大於其他元素,所以,寶寶食用同時強化了鈣鐵鋅的奶粉、米粉並不會影響相互的吸收,強化的水平並沒有達到懸殊的程度。


小結:母乳、配方奶、輔食均含有豐富的鋅,正常情況不需額外補充;腹瀉寶寶可按照每日10mg或20mg的量補充鋅劑,持續10~14日。


補鋅產品怎麼選擇?看這篇文章:


維生素D

母乳含量少,建議出生後補


有一些寶寶出現肋骨和胸骨畸形、O和X型腿等症狀,實際上並不是因為鈣補充不足,大多數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VD)。

維生素D最重要的生理作用就是促進寶寶腸道對鈣的主動吸收,相當於一群搬運工,負責鈣的運輸。

不過,由於母乳本身的VD極低,完全不能滿足各月齡寶寶的需要,所以出生不久後,寶寶就需要按劑量補充。


1、不同階段,寶寶需要多少VD?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版)》的數據,0~0.5歲、0.5~1歲、1~3歲這3個年齡段的寶寶每日都應該攝入10微克,也就是400IU的維生素D。


2、哪些寶寶需要補充VD劑?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版)》,寶媽全天候泌乳量產生的VD大約為2.5微克,相對於寶寶的需求量明顯缺乏。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0~6月寶寶:

美國兒科協會(2008年)認為,母乳餵養及部分母乳餵養的寶寶,出生數天後(中國是2周)就要補充VD,非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每日配方奶不足1L,也應該補充VD。

中國營養學會則認為,母乳寶寶才需要額外補充,配方奶粉寶寶食用符合標準的配方食品不需要再額外補充。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建議,母乳寶寶在出生幾天後開始補充VD,劑量是每日400IU(10μg),如果配方奶不足可考慮補充VD。

從上面的不完全統計數據看,一般600mL配方奶可提供5~7μg的VD,未能滿足寶寶需求,因此,笨爸爸建議飲奶量較少的寶寶也進行補充。

由於VD是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在體內積蓄,所以配方奶粉寶寶可每隔2~3日左右補充一次VD(400IU劑量)。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中華醫學會:《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

另外,對於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雙胎/多肽寶寶,出生早期應該加大VD補充量,可每日攝入20~25μg(800~1000IU)的VD,3個月後再改為10μg(400IU)。


6月齡以上寶寶:

一天的母乳、600mL配方奶和75克米粉分別能夠提供的VD是2.5μg、5~7μg和3.0~4.9μg。

對於母乳寶寶來說,口糧主要為母乳和米粉,但加起來也未能滿足10μg的需求,所以還是建議繼續補充VD,補充頻率可以減低,2~3日一次。

配方奶寶寶,除了配方奶還有米粉,可以在每日600mL配奶+2~3餐米粉的基礎上,不再繼續補充VD。


3、還有哪些食物富含VD?

如果不想寶寶的食物只有奶粉和米粉這麼單一的話,也可以考慮下從其他食物中去獲取VD。

解讀寶寶營養補充劑(上):鈣鐵鋅、維D、DHA……該不該吃?

含量最高的是紅鱒魚和大馬哈魚的魚乾,達到15.6微克/100g,如果寶寶能夠吃稀粥了,那麼可以每次加入10~15g的魚乾,能提供的VD大概是2微克左右。

其他食物中,蛋黃、香菇、雞蛋都含有一定的VD,每天吃一個雞蛋,寶寶可以攝入1微克的VD。


4、可以通過曬太陽補充VD嗎?

美國著名的兒科醫學期刊《Pediatrics》曾經給出一些這樣的數據供參考:春夏秋季白種人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日曬10~15分鐘就能滿足自身對VD的需求,但是亞洲黃種人需要的時間是3倍,也就是寶寶可能要曬30~45分鐘才能滿足。

寶寶雖然出生後不久,皮膚就能開始合成VD,但是這樣長時間的照射對寶寶健康是不利的。一是陽光中的高能藍光可以透過晶狀體,達到視網膜,影響對寶寶視力;二是寶寶皮膚柔嫩,過早暴露在日光下這麼長時間,皮膚可能會被紫外光損傷。所以對於0~0.5歲的寶寶,不建議通過日曬來補充VD。


5、有必要補充維D之外的其他維生素或複合維生素嗎?

有些寶媽可能覺得,給寶寶吃複合維生素,這樣就可以維D、維A、維C什麼的一起補齊了。但其實並不建議寶媽這麼做。

看起來,寶寶是吃了更多的營養素,但是這裡面違背了一個原則:缺啥補啥,不缺不補。

比如維生素A,根據《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的觀點,母乳中維生素A是比較豐富的,其次配方奶也是強化了維生素A的水平,因此,一般寶寶是不容易缺乏的,加上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容易積蓄,補得多造成過量。

同樣的道理,像B族維生素、維生素C、K等等營養素,吃複合維生素相當於重複補一次,造成浪費。

還有些複合維生素是添加了多種礦物質的,寶寶在日常膳食已經攝入不少礦物質的情況,再補充就加劇了腎的代謝負擔。

所以,選擇複合維生素來補充某種營養素的話,很難拿捏的準。但是,如果醫生建議說,寶寶多數營養缺乏,那麼複合維生素也是有用武之地的。


小結:

出生後,不管是母乳寶寶還是奶粉寶寶,從大概2周開始就要額外補充VD補充劑,每日劑量為400IU;

0.5~1歲這個階段,母乳寶寶需要額外補充VD;配方奶粉寶寶每日600mL奶+2~3餐米粉,可以不用再額外補充VD。

維生素D產品怎麼選?看這篇文章:


好啦,上篇到這兒就結束了。下篇將繼續與大家分享DHA、益生菌、乳鐵蛋白,到底需不需要給寶寶補,怎麼補。請繼續留意查看。

還請大家多多轉發支持!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想諮詢,歡迎留言,笨爸爸將為你單獨解答。

歷史回顧

1、32款國行版奶粉全面評測

2、38款國產奶粉全面評測

3、愛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評測

4、美素佳兒23款奶粉全面測評

5、美贊臣33款奶粉全面測評

6、a2奶粉全面評測

7、66款奶瓶&奶嘴測評

8、寶寶防曬霜大測評

9、寶寶驅蚊產品大測評

10、22款寶寶米粉評測

11、13款寶寶維生素D評測

12、20款拉拉褲評測

13、38款國產純牛奶評測

.......

請在“寶寶評測”頭條號歷史文章中查看;或關注“寶寶評測”(ID:baobaopingce),在後臺輸入相應關鍵字查詢。

歡迎關注“寶寶評測”。6年商品對比檢測經驗,不投機取巧,用科學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譜的消費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