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鈣、維生素D……寶寶的這些營養素該怎麼補?你都知道嗎?

戳↑關注,你想知道的育兒乾貨這都有!~

DHA、鈣、維生素D……寶寶的這些營養素該怎麼補?你都知道嗎?

給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保證他身體成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是每個家長都特別關注的問題。但正是由於這種關注,卻常常使家長朋友們陷入各種營養素補充的誤區,今天,我們就大家最關心的幾種營養素,一起來聊聊這些營養素該怎麼補,補充過程中又該注意些什麼。

◆ DHA

DHA全稱二十二碳六烯酸,屬於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研究顯示,DHA對胎兒和嬰兒的視網膜和大腦神經細胞發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適當補充DHA對寶寶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DHA、鈣、維生素D……寶寶的這些營養素該怎麼補?你都知道嗎?

DHA該怎麼補?

由於人體不能自主合成DHA,因此需要通過外界提供,獲取途徑主要是食物和補充劑。

1.食物補充:母乳是DHA最好的來源,其次是含有DHA的配方粉和輔食。含量雖然很低,但足以滿足寶寶生長所需。對於小月齡的寶寶,家長只要保證他每天攝入充足的母乳或含有DHA的配方粉,就可滿足他對DHA的需求量。當然,母乳餵養的家長,要注意營養均衡、飲食結構合理,必要時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補充劑。

對於已經吃輔食的大寶寶,在保證飲食結構科學合理的基礎上,適當將一些富含DHA的食物添加到日常食譜中即可,例如深海魚類(黃花魚、帶魚、三文魚、金槍魚等)、海藻類(紫菜、裙帶菜、海帶等),蛋黃、蝦蟹等食物。

2.DHA補充劑:對於不喜歡吃魚或是素食主義的哺乳期媽媽,母乳中DHA的含量可能存在不足,還有斷奶後不愛吃魚類的挑食寶寶,由於膳食結構不均衡,也可能存在DHA攝入不足。因此,這些情況下,家長可以考慮遵醫囑給寶寶補充DHA製劑。

注意事項:

DHA雖好,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因為人體吸收利用DHA的量是有限的,多補的部分只會被當作脂肪用於能量消耗。因此,長期過多地給寶寶補充DHA 製劑並沒有太大必要,反而還可能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不利於健康成長。

◆ 鈣

鈣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只有1%分佈在血液、細胞間液和軟組織中。鈣不僅對寶寶骨骼發育起著重要作用,還可以促進人體內某些酶的活動,對於神經和肌肉活動、激素分泌等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DHA、鈣、維生素D……寶寶的這些營養素該怎麼補?你都知道嗎?

鈣要怎麼補?

人體對鈣的需求,主要通過食物獲得。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純母乳餵養或配方粉餵養的寶寶,只要媽媽的膳食營養均衡及寶寶每日攝入的奶量充足,就不會缺鈣。2~3歲兒童的膳食鈣每天推薦量為600mg,4~5歲兒童為800mg。

在日常飲食中,奶及奶製品是鈣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是兒童鈣的最佳來源,另外,海產品、豆類、綠葉蔬菜都含有一定量的鈣,因此只要保證寶寶日常飲食結構均衡,食物攝入量足夠,就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鈣。

注意事項:

鈣的攝入不是越多越好,過量的鈣無法被人體吸收,只能沉積在骨骼外的組織裡,可能會出現器官鈣化,導致嚴重的後果。

◆ 維生素D

鈣的吸收利用,要依靠維生素D的幫助才能完成。但其實維生素D進入人體後,需要先轉化成活性的維生素D3,才能發揮作用。

DHA、鈣、維生素D……寶寶的這些營養素該怎麼補?你都知道嗎?

維生素D該怎麼補?

由於維生素D在人體中不能自主合成,而曬太陽或均衡飲食所獲得的維生素D不足以保證寶寶所需,因此推薦口服維生素D3製劑來補充。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通常在出生後2周時可以開始補充維生素D3,每天的推薦量為10μg(400IU)。對於混合餵養或純配方粉餵養的寶寶,家長要根據寶寶每天的吃奶量,計算寶寶從配方粉中獲取的維生素D量,然後再計算需要額外補充的計量。

注意事項:

對於小寶寶來說,如果每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長期超過800 IU就可能造成維生素D中毒,導致寶寶的骨骺加速閉合,影響寶寶生長髮育。

另外,如果寶寶遵醫囑服用其他補充劑,家長一定要把這些產品中的維生素D含量計算好,算好總量不要超標,避免攝入過量。

◆ 鐵、鋅、銅等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雖少,但它們作為酶的組成成分和輔助因子,參與人體各種生物代謝過程,影響著寶寶的生長髮育,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DHA、鈣、維生素D……寶寶的這些營養素該怎麼補?你都知道嗎?

微量元素怎麼補?

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母乳是獲取微量元素的最佳來源,只要媽媽飲食均衡,就可以滿足寶寶對微量元素的需求。而對於配方粉餵養的寶寶,只要是正規合格的配方粉產品,都會含有適量的微量元素,家長不必擔心寶寶的微量元素攝入不足。

對於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家長首先要注意給寶寶選擇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例如富含鐵的嬰兒營養米粉或肉泥。隨後,在寶寶逐漸接受了蔬菜、肉、水果這幾大類食物後,只要注意食物多樣化,保證日常每類食物都能均衡攝入,就能滿足寶寶對微量元素的需求。

注意事項:

同一類型元素在體內存在競爭關係,例如同為二價陽離子的鎂、鐵、銅等,其中任何一種在體內過多,都會影響其他元素的吸收。因此,家長朋友們應該吧餵養重點放在均衡營養上,而不是盲目補充營養素製劑,以免破壞寶寶體內營養素的平衡。

總的來說,除了維生素D3需要按規定量額外補充,日常飲食均衡且足量的寶寶,通常都不會缺乏某種營養素。因此,家長朋友們不要對此過於焦慮,更不要給寶寶盲目亂補,若依然擔心寶寶某種營養不夠充足,或寶寶出現某些症狀,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診斷指導下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