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無百年之運"的朝鮮為何想要"反清復明"?仇都記在小本本上

歷史上,中國與朝鮮同屬於東亞文化圈,存在典型而又成熟的朝貢關係。在朝貢過程中,山海關在地理上連接浩瀚渤海與逶迤燕山成為華與夷的分隔線,並形成固若金湯的關隘。因此經過山海關的朝鮮使臣們多作詩讚嘆山海關的堅固及修建者的才華謀略,對山海關內社會繁榮、經濟發達之貌也多表達仰慕之情。

然而崇禎十七年在發生的山海關大戰,導致明代滅亡,清代統一山海關內外,同時也統治了整個華夏民族。這一歷史事件在朝鮮使臣內心留下了不可癒合的傷口, 向清代朝貢的朝鮮使臣再次經過山海關,面對明清更替的歷史遺蹟,朝鮮使臣將內心深處豐富而又真實的歷史感懷詳細地記錄在山海關詩之中。

山海關除了戰爭的歷史場所之外,對朝鮮使臣來說,也是不同於朝鮮的異域空間。因此清代朝鮮使臣所作的山海關詩,在內容上還包括使臣在異域山海關的真切異國體驗及與中國人的交流等。

一:明清兩代的山海關詩對比

1.明朝的山海關詩

最早的山海關詩為高麗末期使臣所作,不屬於朝鮮使臣,但是卻為朝鮮使臣在明清時期的山海關詩創作奠定基礎。朝鮮時期在明代朝貢途中共有35位詩人留下151首山海關詩,其中最早為1459年謝恩副使李承召所作的《入山海關》及《長城吟》,最後為1636年聖節千秋進賀正使金境所作的《十月到山海關》,山海關詩幾乎都為古漢語作成,只有極少數詩為韓文所作。

朝鮮使臣為完成使行任務出入山海關時,至少會在山海關停留一天以上,一般為1-3天,如果遇到天氣原因或者其他特殊情況,則會長達5-6天,甚至更長。在滯留期間,使者們將在山海關真實的所觀、所感作成詩作。而通過朝鮮使臣的山海關詩,不難看出詩中暗含的朝鮮使臣對明代山海關及對中國的認識。

明代時期,朝鮮與中國外交關係比較融洽,正如朝鮮使臣所寫"從來四海皆兄弟,況復三韓自父師"。因此在明代朝鮮使臣的山海關詩,辭藻多明亮華麗,多表達來到中華大門山海關後對中華大國的肯定及稱讚,及表達與當地中國人的深情厚誼與依依不捨之情。

在描寫山海關關內社會風俗的山海關詩中,使者們通過華麗辭藻展現出山海關內的和平與繁華,表達對明代中國詩書禮樂等文明禮儀的肯定、對接受與學習中國儒家思想的感激與崇拜之情。

到了明代後期,雖然遼東地區軍情緊張,朝鮮使臣在詩中仍表現出對明代邊防的自信,及對明代如何應對緊張局勢的友好提醒。例如朝鮮陳奏正使李延龜於1620年明代,經過山海關時所作詩句

"茲地昔荒屯,逖矣華夷判。舟車不得通,白葦連天畔。英雄紛割據,氏羌頻煽亂。即今近皇畿,咽喉且屏翰。王師久暴露,九重勤宵旰。請君且蓄銳,一戰擒可汗"。

明代後期,遼東地區軍事緊張,女真勢力佔領遼東之後朝鮮對中國的朝貢路線被阻斷,給朝鮮的朝貢增加了困難。面對這種緊張的政治局勢,朝鮮使臣仍對明代平定叛亂表現出信心及衷心的祝願,並給予友好的提醒,養精蓄銳之後,定會一舉成功。

朝鮮使臣在明代山海關詩中,將山海關描述成和平穩定、繁榮昌盛的京畿之地,同時對山海關百姓詩書禮樂之貌大為稱讚,甚至將中國的文物制度看作最文明、最權威的文明象徵,表達出對明代羨慕、欽佩的同時,也抒發了因學習中國文物制度的自豪與感激之情。

即使是在明代後期戰勢緊張,遼東地區的朝貢路線被迫停止,朝鮮使臣仍以友好的態度看待中國,友善地提醒當權者養精蓄銳,一舉平定遼東叛亂。

2.清代的山海關詩

1644年清代入關統一整個華夏與遼東地區,從此山海關受到"冷遇"。先是撤鎮,以副帥統其眾,未幾又撤副帥,以一遊擊領城守營,此後海防為重,撤遊擊,只存兵馬步三百人,後來山海關併入榆林縣(1737年) ,政治軍事地位逐漸下降,最終只是成為一處再也不尋常的舊代城郭。正如後代所總結:"山海固用武之區也,我大清定鼎以來,易戎馬為承平"。

山海關失去軍事作用、不再是關內外的分界之後,朝鮮使臣卻更加關注山海關的華夷分界象徵意義,這不僅是因為在地理上,"秦又以萬里長城遮斷東北以作華夷之門戶",文化上"入關以來,山川漸佳,即未有如此宜,其鍾壺毓精而人文斯盛世"。

甚至"曾在遼左,霜雪連降,野無青草,人多重裘。一入關內,日氣和暖,宮柳尚青,怪哉。遼燕俱是北地,而寒暖如是不同,天設一帶長城,以界華夷,風俗縱雲各異,時候何其懸殊也",而更主要的則是歷史原因。

在山海關發生的山海關大戰導致明清易代,朝鮮對清代懷有極大仇恨及憎惡心理,並形成攘夷的華夷觀。因此在地理及文化上作為華夷分界的山海關,自然成為朝鮮使臣大講華夷觀的最佳場所。在明代山海關詩中幾乎沒有出現"華夷"用語,但是清代的山海關詩中,卻屢次出現"華夷界""界華夷"等詩句。

例如"華夷界隔數重山"" 秦帝長城限夏夷"""天生華與夷,實有內外隔"等等,由此可見清代山海關在朝鮮使臣的詩中成為大講華夷論的場所,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因此在清代以歷史為題的山海關詩,詩詞灰暗,情感悲傷、哀痛。

二:為什麼朝鮮借山海關抒發民族仇恨?

1.清代與朝鮮的政治文化背景

朝鮮使臣創作的山海關詩,是在向清代朝貢這一特殊的社會外交背景下形成,因此中朝兩國的外交關係會影響朝鮮使在山海關的歷史認識及異域體驗。

因此為更好地研究、理解朝鮮使臣的山海關詩,有必要對山海關詩創作的社會及文化背景進行了解。

朝鮮對清代的認識及態度,與入關之前對清人祖先女真的"集體記憶"密不可分。女真在建立後金政權之前,與朝鮮一起同屬於明朝的藩屬國,但是朝鮮因長時間學習中國儒家思想,接受華夏文明教育,仰慕中華文化,經過幾代的努力學習,已經可以"知文教""通王化",文明程度遠遠高出與自己接壤的女真。

於是朝鮮將自己看作是唯一由"夷"變為"華"的民族,自認為文化程度遠遠高於野蠻粗暴的女真。在稱呼女真時,經常出現"野人""酋胡""小丑"等詞語,由此可見朝鮮對待清代前身女真時的鄙視及自大心態。丁卯與丙子的兩次武力出兵朝鮮,使朝鮮對女真野蠻的"集體記憶"上增加了粗暴的認識。

並且1637年發生的丙子胡亂,朝鮮仁祖率眾臣向皇太極請罪投降,這一歷史事件成為以"小中華"思想自居、鄙視女真的朝鮮不可癒合的傷疤。從此朝鮮對大清(1636年,女真將國號後金改為大清)深惡痛疾,民族仇恨劍拔弩張。

2.朝鮮人的"反清復明"

而大清武力入關、取代明朝之後,朝鮮因內一片譁然," 莫不驚駭隕淚"。朝鮮在悲傷正統華夏大國隕落的同時,不得不與清朝繼續維持朝貢關係,而這便與"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的思想認識產生衝突,因此在表面上對清代實行朝貢進獻的同時,朝鮮內心卻充滿強烈的民族仇恨與攘夷思想。

清代入關之後朝鮮朝廷上下瀰漫著攘夾復仇的氣氛,復仇雪恥的口號一經提出便得到群臣一片回應,聲勢浩蕩的攘夷活動也如火如荼地開始展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孝宗北伐。然而受資金限制以及孝宗逝世,孝宗的北伐計劃最終以失敗告終。即使如此,

"胡無百年之運"仍是他們堅定的信念,攮清行動以其他的方式來表現,例如祭祀明代皇帝、沿用"崇禎"等明代稱號、編修明史書籍等。

三:總結

清代山海關在朝鮮使臣的燕行路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場所,清代入關以藩屬因身份推翻宗主國、統治中國之後,在心理上受到極大衝擊的朝鮮使臣,在經過山海關時,更加註重明清更替這一歷史事件,並在此留下了大量以明代滅亡歷史事件為題的懷古詠史詩。

朝鮮使臣在清代前期,在強烈的華夷認識與清代入關取代中國歷史事件的打擊下,在詩中表現出對明代滅亡的深深悲傷與遺憾,通過"遺恨轉滔滔"等詩句表達對明代滅亡的哀悼,並在哀悼的同時,所謂"千秋尊攘豈無功",暗含著尊崇明代、攘斥清代的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