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百年之运"的朝鲜为何想要"反清复明"?仇都记在小本本上

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存在典型而又成熟的朝贡关系。在朝贡过程中,山海关在地理上连接浩瀚渤海与逶迤燕山成为华与夷的分隔线,并形成固若金汤的关隘。因此经过山海关的朝鲜使臣们多作诗赞叹山海关的坚固及修建者的才华谋略,对山海关内社会繁荣、经济发达之貌也多表达仰慕之情。

然而崇祯十七年在发生的山海关大战,导致明代灭亡,清代统一山海关内外,同时也统治了整个华夏民族。这一历史事件在朝鲜使臣内心留下了不可愈合的伤口, 向清代朝贡的朝鲜使臣再次经过山海关,面对明清更替的历史遗迹,朝鲜使臣将内心深处丰富而又真实的历史感怀详细地记录在山海关诗之中。

山海关除了战争的历史场所之外,对朝鲜使臣来说,也是不同于朝鲜的异域空间。因此清代朝鲜使臣所作的山海关诗,在内容上还包括使臣在异域山海关的真切异国体验及与中国人的交流等。

一:明清两代的山海关诗对比

1.明朝的山海关诗

最早的山海关诗为高丽末期使臣所作,不属于朝鲜使臣,但是却为朝鲜使臣在明清时期的山海关诗创作奠定基础。朝鲜时期在明代朝贡途中共有35位诗人留下151首山海关诗,其中最早为1459年谢恩副使李承召所作的《入山海关》及《长城吟》,最后为1636年圣节千秋进贺正使金境所作的《十月到山海关》,山海关诗几乎都为古汉语作成,只有极少数诗为韩文所作。

朝鲜使臣为完成使行任务出入山海关时,至少会在山海关停留一天以上,一般为1-3天,如果遇到天气原因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则会长达5-6天,甚至更长。在滞留期间,使者们将在山海关真实的所观、所感作成诗作。而通过朝鲜使臣的山海关诗,不难看出诗中暗含的朝鲜使臣对明代山海关及对中国的认识。

明代时期,朝鲜与中国外交关系比较融洽,正如朝鲜使臣所写"从来四海皆兄弟,况复三韩自父师"。因此在明代朝鲜使臣的山海关诗,辞藻多明亮华丽,多表达来到中华大门山海关后对中华大国的肯定及称赞,及表达与当地中国人的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

在描写山海关关内社会风俗的山海关诗中,使者们通过华丽辞藻展现出山海关内的和平与繁华,表达对明代中国诗书礼乐等文明礼仪的肯定、对接受与学习中国儒家思想的感激与崇拜之情。

到了明代后期,虽然辽东地区军情紧张,朝鲜使臣在诗中仍表现出对明代边防的自信,及对明代如何应对紧张局势的友好提醒。例如朝鲜陈奏正使李延龟于1620年明代,经过山海关时所作诗句

"兹地昔荒屯,逖矣华夷判。舟车不得通,白苇连天畔。英雄纷割据,氏羌频煽乱。即今近皇畿,咽喉且屏翰。王师久暴露,九重勤宵旰。请君且蓄锐,一战擒可汗"。

明代后期,辽东地区军事紧张,女真势力占领辽东之后朝鲜对中国的朝贡路线被阻断,给朝鲜的朝贡增加了困难。面对这种紧张的政治局势,朝鲜使臣仍对明代平定叛乱表现出信心及衷心的祝愿,并给予友好的提醒,养精蓄锐之后,定会一举成功。

朝鲜使臣在明代山海关诗中,将山海关描述成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的京畿之地,同时对山海关百姓诗书礼乐之貌大为称赞,甚至将中国的文物制度看作最文明、最权威的文明象征,表达出对明代羡慕、钦佩的同时,也抒发了因学习中国文物制度的自豪与感激之情。

即使是在明代后期战势紧张,辽东地区的朝贡路线被迫停止,朝鲜使臣仍以友好的态度看待中国,友善地提醒当权者养精蓄锐,一举平定辽东叛乱。

2.清代的山海关诗

1644年清代入关统一整个华夏与辽东地区,从此山海关受到"冷遇"。先是撤镇,以副帅统其众,未几又撤副帅,以一游击领城守营,此后海防为重,撤游击,只存兵马步三百人,后来山海关并入榆林县(1737年) ,政治军事地位逐渐下降,最终只是成为一处再也不寻常的旧代城郭。正如后代所总结:"山海固用武之区也,我大清定鼎以来,易戎马为承平"。

山海关失去军事作用、不再是关内外的分界之后,朝鲜使臣却更加关注山海关的华夷分界象征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在地理上,"秦又以万里长城遮断东北以作华夷之门户",文化上"入关以来,山川渐佳,即未有如此宜,其锺壶毓精而人文斯盛世"。

甚至"曾在辽左,霜雪连降,野无青草,人多重裘。一入关内,日气和暖,宫柳尚青,怪哉。辽燕俱是北地,而寒暖如是不同,天设一带长城,以界华夷,风俗纵云各异,时候何其悬殊也",而更主要的则是历史原因。

在山海关发生的山海关大战导致明清易代,朝鲜对清代怀有极大仇恨及憎恶心理,并形成攘夷的华夷观。因此在地理及文化上作为华夷分界的山海关,自然成为朝鲜使臣大讲华夷观的最佳场所。在明代山海关诗中几乎没有出现"华夷"用语,但是清代的山海关诗中,却屡次出现"华夷界""界华夷"等诗句。

例如"华夷界隔数重山"" 秦帝长城限夏夷"""天生华与夷,实有内外隔"等等,由此可见清代山海关在朝鲜使臣的诗中成为大讲华夷论的场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清代以历史为题的山海关诗,诗词灰暗,情感悲伤、哀痛。

二:为什么朝鲜借山海关抒发民族仇恨?

1.清代与朝鲜的政治文化背景

朝鲜使臣创作的山海关诗,是在向清代朝贡这一特殊的社会外交背景下形成,因此中朝两国的外交关系会影响朝鲜使在山海关的历史认识及异域体验。

因此为更好地研究、理解朝鲜使臣的山海关诗,有必要对山海关诗创作的社会及文化背景进行了解。

朝鲜对清代的认识及态度,与入关之前对清人祖先女真的"集体记忆"密不可分。女真在建立后金政权之前,与朝鲜一起同属于明朝的藩属国,但是朝鲜因长时间学习中国儒家思想,接受华夏文明教育,仰慕中华文化,经过几代的努力学习,已经可以"知文教""通王化",文明程度远远高出与自己接壤的女真。

于是朝鲜将自己看作是唯一由"夷"变为"华"的民族,自认为文化程度远远高于野蛮粗暴的女真。在称呼女真时,经常出现"野人""酋胡""小丑"等词语,由此可见朝鲜对待清代前身女真时的鄙视及自大心态。丁卯与丙子的两次武力出兵朝鲜,使朝鲜对女真野蛮的"集体记忆"上增加了粗暴的认识。

并且1637年发生的丙子胡乱,朝鲜仁祖率众臣向皇太极请罪投降,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以"小中华"思想自居、鄙视女真的朝鲜不可愈合的伤疤。从此朝鲜对大清(1636年,女真将国号后金改为大清)深恶痛疾,民族仇恨剑拔弩张。

2.朝鲜人的"反清复明"

而大清武力入关、取代明朝之后,朝鲜因内一片哗然," 莫不惊骇陨泪"。朝鲜在悲伤正统华夏大国陨落的同时,不得不与清朝继续维持朝贡关系,而这便与"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的思想认识产生冲突,因此在表面上对清代实行朝贡进献的同时,朝鲜内心却充满强烈的民族仇恨与攘夷思想。

清代入关之后朝鲜朝廷上下弥漫着攘夹复仇的气氛,复仇雪耻的口号一经提出便得到群臣一片回应,声势浩荡的攘夷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始展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孝宗北伐。然而受资金限制以及孝宗逝世,孝宗的北伐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即使如此,

"胡无百年之运"仍是他们坚定的信念,攮清行动以其他的方式来表现,例如祭祀明代皇帝、沿用"崇祯"等明代称号、编修明史书籍等。

三:总结

清代山海关在朝鲜使臣的燕行路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清代入关以藩属因身份推翻宗主国、统治中国之后,在心理上受到极大冲击的朝鲜使臣,在经过山海关时,更加注重明清更替这一历史事件,并在此留下了大量以明代灭亡历史事件为题的怀古咏史诗。

朝鲜使臣在清代前期,在强烈的华夷认识与清代入关取代中国历史事件的打击下,在诗中表现出对明代灭亡的深深悲伤与遗憾,通过"遗恨转滔滔"等诗句表达对明代灭亡的哀悼,并在哀悼的同时,所谓"千秋尊攘岂无功",暗含着尊崇明代、攘斥清代的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