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阳 明万历重修的北大寺

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市区自治街中段。创建年代未详,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清代增建并重修。沁阳清真寺俗称北大寺。坐西朝东,分男寺、女寺。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女寺为多座硬山灰瓦顶建筑。男寺规模大,现存大门、过厅、南北讲堂、拜殿等,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券棚琉璃瓦顶,檐下施斗拱。

河南沁阳 明万历重修的北大寺

沁阳北大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清真寺古建筑。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市区自治街中段。创建年代未详,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清代增建并重修。沁阳清真寺俗称北大寺。坐西朝东,分男寺、女寺。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女寺为多座硬山灰瓦顶建筑。男寺规模大,现存大门、过厅、南北讲堂、拜殿等,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券棚琉璃瓦顶,檐下施斗拱。南、北讲堂各三间,由券棚歇山顶前殿、悬山顶后殿、楼阁式窑殿连接而成,琉璃瓦覆顶,檐下施斗拱,脊饰异常精美。寺内存有明清碑刻九通。

河南沁阳 明万历重修的北大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春二月,生机盎然。从江南慕名来到河南沁阳,瞻仰伊斯兰教古寺古碑。沁阳,旧称怀庆府,曾出现过司马懿、韩愈、李商隐、郭熙、张渭、朱载育等历史名人,还有陈氏太极拳、四大怀药、怀梆戏、竹林七贤、愚公移山等闻名于世。回族在沁阳也有悠久的历史。

河南沁阳 明万历重修的北大寺

沁阳北大寺位于沁阳市老城区西北部,创建于元至正年,明嘉靖四十年重建,清代增建。现存厦、殿、厅、 堂与附属房屋八十余间,占地3100多平米。主体建筑呈轴对称布局,三进三段,内存明清碑刻通,轴线建筑自前而后体量与高度逐渐增加,分别以孔雀蓝、绿、黄三彩琉璃瓦件饰顶。厦殿设门二道,前置栅栏门,中设棋盘门。过厅为单檐悬山顶,两山半穿斗梁架间饰以壁画。过厅之后为礼拜殿,由客厅、前后两重拜殿及窑殿组成,其建筑间均有泄水牵搭,构成一体,纵深达36米。

河南沁阳 明万历重修的北大寺

客厅为卷棚歇山顶。拜殿由两座建筑组成。前殿为单檐歇山顶,后点为单檐悬山顶,五彩重昂斗拱,拱眼壁饰以壁画,殿内梁、檩、柱、枋用材硕大,雕梁画栋,沥粉贴金,富丽堂皇。窑殿(主殿)面阔三件,进深一间,店内三室顶部分砌三个穹窿顶。殿顶为亭塔式与楼阁式相结合,饰以琉璃件十字脊,兽吻达70多个,檐下镶嵌琉璃枋,拱及垂莲柱,色彩缤纷,玲珑多姿,巍巍壮观,为我国伊斯兰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