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農村夫妻住地坑院,午餐一碗湯一個饃

地坑院是一種擁有4000年曆史的居住方式,有地下四合院和居所活化石的美譽,在如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還保留得有一些傳統的地坑院,要建這“地下四合院”需要找到質地堅硬的黃土,由上往下挖個七八米深的大方坑,在大坑的四壁掏窯建屋,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只要肯出力,不需要太多物資,就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7旬農村夫妻住地坑院,午餐一碗湯一個饃

進到院裡,老兩口正在做午飯,蔡大爺今年75歲,老闆小他兩歲,今年73,院裡泥灶裡柴火正燒得噼啪作響,大爺說今天做的是胡辣湯,洗好的胡蘿蔔,青菜,麵糊糊正在大鍋裡呼呼作響,蔡大爺說著又放入一把粉條,再往裡撒了一些鹽、胡椒麵、花椒麵、胡椒粉。“胡辣湯就是要麻辣鮮香”,蔡大爺說著遞過一碗胡辣湯“暖和暖和身子”。

7旬農村夫妻住地坑院,午餐一碗湯一個饃


蔡大爺說自己幹農活可是一把好手,年輕的時候給生產隊養騾馬,自己家裡也始終養著一頭騾子,幾十年,這家裡的地全靠自己和一隻騾,平時也幫別人耕種,一年下來地裡的收入和幫別人耕種賺的錢也夠老兩口生活了。

“人老了就是圖個自由,吃飯不講究,這地坑院子別看快百歲了,照樣冬暖夏涼,兩口子相互照應,日子過得也舒心”蔡大爺和大娘坐在窯洞裡端著胡辣湯拿著熱饃,邊說邊吃。

7旬農村夫妻住地坑院,午餐一碗湯一個饃


為了不繼續打攪兩位老人用餐,我們告別離開,老年相伴,互相關心,即使沒有山珍海味,簡簡單單的飯菜一樣足夠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