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人人平等?不僅《月經不平等》,萬物皆不平等

我有一個很優秀的朋友,在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上班,因為懷孕生孩子,也就丟了手裡這份較為不錯的工作。當然,人家大公司自然不會傻到要辭退你,但是工作量大到不允許一個女性順利生產,所以朋友說但凡是懷孕生子的女性,都是自動辭職的。等她以一個育有幼童的母親身份再去找工作,就很難了,只能去一些小公司做電商渠道的主管。

我在二十八歲的年紀,再換工作經常會在面試時被問問題,“請問你是否已經生育?”在我們這個年齡的女性在社會招聘裡從來沒有得到過平等的對待,一般的公司根本不會考慮要一個好像隨時都會結婚生孩子的女性。

前段時間翻閱了《月經不平等》,是說人類對“月經”這項生理帶有歧視,所以讓很多女性都沒有系統完整的學習過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社會上也很少有專門的醫院來醫治女性的月經不調問題。因為歧視帶來的不平等,很多落後國家的女性因為生理期的到來甚至不能正常出入自己的家,以此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當然也包括我),最喜歡提倡的就是“人人平等”。凡事都講究要公平,不能有歧視不能有階級等級的觀念。但是其實我們錯了,我們並非是人人生而平等,我們是人人生而不平等。

沃爾特·沙伊德爾在《不平等社會:從石器時代到21世紀,人類如何應對不平等》裡寫道:“收入和財富分配的差異並不是具有社會或歷史意義的唯一不平等類型:源於性別和性取向的不平等也是如此,在種族和民族方面,在年齡、能力和信仰等方面,教育、健康、政治發言權和機遇的不平等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面臨的到底有哪些不平等?應該如何消除這些不平等?

21世紀人人平等?不僅《月經不平等》,萬物皆不平等

我們面臨的不平等包含哪些?

我們面臨的不平等是從一出生開始所面臨的公共資源的不平等、家庭資源的不平等、性別、宗教信仰以及選擇的不平等。

第一,出生開始面臨的公共資源和家庭資源的不平等。我們都知道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出生在不同的國家面臨的社會資源是不同的。就算是我們同是出身該中國的人,偏遠山區的孩子享受到的社會資源和大城市的孩子是不同的。家庭資源就更不用舉例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還需要特別舉例嗎?

這裡我要提到一部不錯的紀錄片《走進比爾》,紀錄片裡非洲國家很多孩子因為汙水問題死於痢疾。我們甚至想象不到在21世紀依然有人排洩物和飲水源在一起,並且沒有任何的過濾消毒措施。這就是很明顯的資源不平等。

第二,性別以及總角信仰的不平等。我最開始列舉的朋友的例子,是女性遭受的不平等。那同樣的,有些崗位女性是較為有優勢的,這也是在社會分公時產生的不平等。宗教信仰的不平等大多來自於思想的碰撞,導致群體之間的矛盾與不平等。

第三,選擇的不平等。是因為每個人在選擇時會因為手中的資源多少和優劣,造成不平等的差異。比如我們說一個事業有成的男性有更多的女性可以供他挑選成為伴侶,這也是資源不平的造成的。

21世紀人人平等?不僅《月經不平等》,萬物皆不平等

如何消除這些不平等?

從學術上來說,“四騎士”是消除不平等的法寶:大規模動員戰爭、變革型的革命、國家衰敗和致命傳染病。

第一,大規模動員戰爭。日本曾經是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1938年的時候,1%的群體收入佔整個國家整體收入的19.9%,也就是貧富差距特別大。因為二戰這一次超乎尋常的大矯正,讓日本的貧富差距一下被拉小。如果去翻看歷史,你會發現美國有驚人的相似經歷。戰爭是一種強制性的大洗牌,也是最直接的降低不平等狀況的法寶。

第二,變革型的革命。這個當然就要拿中國來舉例了,中國最開始提出要”共產“,其實就是抱著一種人人平等的態度來改革的。從最開始的地主與奴隸,到共產階級,想要實現的無非就是資源共享,人人平等。這一項消滅富人的舉措,確實是讓中國的窮人慢慢能吃飽飯穿暖衣了。

第三,國家衰敗。

前面兩種方法在降低社會不平等的同時,也有可能會然亂現有的社會秩序。國家衰敗是一種無法緩解也沒法組織的系統解體,在國家衰敗的過程中,精英財富會自然的覆滅。我們最能理解到的”國破家亡“這個詞,國家衰敗了,個人難道還能擁有財富嗎?

第四,致命傳染病。這是唯一一個跟暴力絲毫不沾邊(這裡奉勸大家不要因為電影看多了聯想到政治因素影響下的生化武器,我們這裡單純一點),且攻擊力比任何一種都要致命的方式。傳染病怎麼能抑制不平等呢?因為《人口學原理》有這樣一種說法:“人口要比資源增長得更快”。我們都知道,社會上存在的資源不會隨著人口的增長而變多,因為資源開始變得稀缺,才會有貧富的差距,才有有各種的不平等。但是一旦人口大幅減少,導致資源較人口來說是富裕的,那就自然不會有貧窮一說,不平等自然也就得到了抑制。

21世紀人人平等?不僅《月經不平等》,萬物皆不平等

就剛剛提到的那部推薦給大家的高分紀錄片《走進比爾》,比爾以一人之力,以他自己的財富、資源以及社會影響力,差點就將一個國家長期存在的致命疾病根除,這其實就是一種不平等的重要體現,只是因為這種體現的方式是正面的,所以並沒有受到指責。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依然不平等,且很多不平等並非一人之力可以改變,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透過現象看本質,世界其實比我們想象的更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