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请多多赐教?

小光138230619


应该搞懂这个格物致知!

【第一部分: 格物之秘】

第一:智慧论。

这个格物致知,是一个根本问题,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智慧。是什么智慧?是抵达宇宙人生大道真理的智慧。也就是说,格物致知,是一种修行方法。引出第二点了。

第二:行法论。

格物致知,属于修行方法,即包含了人类开启智慧,梦想启航的玄妙方法。

修行,修什么行呢?修行心性之学问。学问于实践中一检验,就成了一种心地上下功夫的功夫,即心理活动的一种自己作主的本领。这就引出第三点。

第三:功夫论。

这是说,格物致知是一种实打实的心地功夫。包括:伏心功夫,调心功夫,发心功夫,明心功夫,等等。

第四:以物为师

具体是向客观世界学习,以万事万物为师,这是唯物主义精神的一种发扬光大之法。

第五:慈悲济物

了解事物,以便慈悲济物。做对得起万事万物的事情。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源于这个格物的功夫。

【第二部分: 致知之秘】

第一:致良知

致知: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权威提法。这个目的就是大中华禅文化的参禅悟道,觉悟人生之义。有良知良能,就不会伤害物质,不会伤害地球,会尊重客观世界的一切。

第二、明明德

致知:即明明德而已。

第三、止于至善

致知:止于至善而已。

第四、降伏其心

致知:即降伏其心,自胜者强,克己复礼,省察克治。都是管控自己起心动念的真功夫。

第五、明心见性

致知,等同于明心见性,证悟了宇宙人生大道。

总之,格物致知后面的诚意正心,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悟后起修,才能事半功倍,不走弯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儒家从古至今,没有出现第四个圣人。只有两个半圣人,孔子,孟子,王阳明(算半个)。王阳明属于儒释道三家共同成就的民族圣人,故给儒家算了半个过去。

很多儒家从古至今的大德,都忽略了格物致知的开悟功能,而缺失了真理智慧的根本。

故知,格物致知,绝对的开悟自性光明的方法。不修道者,空学个名词概念,还是浪费生命了。

🔴💯❤️💚💙🧡💛



此心光明幢


“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学家王阳明《心学》中总结出来最经典的精华语句。“格物致知”格什么物?这个问题早有论述,在这里重述也可。

格什么“物”,这个“物”当然不是仅指某一物品或某一产品,如果指的是这样的物那是很有局限的,而是物理学科里面阐述的定义上的“物”,是非常广泛的“物”。

“格物致知”所格的“物”就是,宇宙空间形成的万事万物。宇宙空间就是天与地之间形成的世界,世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再说通俗一点就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发展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物”。

“格物致知”所致的“知”,就是对事物本质发生变化的认知(良知)。事物总是在发生变化的,而且是有规律变化而变化,格就是看透事物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是表面变化而是本质的变化。说全面一点就是,事与事,物与物,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等,互为发生对立,又互为统一的内在因素起决的变化,就是“知”物体本质变化。

王阳明发明《大学》古本宗旨,是这样论述的“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同时还教导人们“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就是格物,并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总之,王阳明的心学经典句“格物致知”所格的“物”与所致的“知”,与“物”的行为本质形成一个整体(本体),那就是“格物致知”的上一句“知行合一”。


刘梦辉1445414400581


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的关于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当然,从礼记中的论述,似乎格物致知还是一个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好玩的国学先说一下结论,格物致知在中国哲学史上,曾经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哲学史上,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起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一种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从而获得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通俗点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而不断获得知识的过程。这里面的格,是来的意思。就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让万事万物的理,来到自己的心中,从而获得知识。而儒家认为,道德修养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先有知识,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种看法,其实与传统的儒家完全不同。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是认识不完的。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就是很傻的行为。

另外,中国文化中的道家与佛家,与儒家的人生观是不一样的。儒家强调过一种加法的生活,人要努力,要奉献,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而道家和佛家认为,人要过一种减法的生活,要尽量减少欲望,不被外界的万事万物所牵绊,所迷惑。所以你看庄子说了一句话,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减法的生活。他说,人要“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说你不能被物质的东西所限制,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逍遥。

在这种思想的逻辑下 ,格物致知又有了新的内涵。这里面的格,是删除去除抛弃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抛弃对外物的依赖,抵制物质的欲望,才能达到致知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显然是从道家和佛家的观点,去解释格物致知。当然,这种观点不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主流观点。

对格物致知的理论进行系统阐发的,要算是南宋的大理学家朱熹。之所以说是理学家,是因为程颐、朱熹他们都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那么格物的对象就是万事万物,格物的目的就是穷理,穷理的目的就是致知。

关于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曾经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朱熹说,格物就像是吃饭,而致知就像是吃饱。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结果。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那么中国将会和西方文化一样,发展出强大的科学。问题是,中国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只是强调要从万事万物中寻扎社会的伦理规范。也就是说,格物是为了找到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的途径。正如朱熹所说,格物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当然”,而致知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应然”,如果人能到全面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圣贤了。

那么问题来了。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人怎么能够格的完呢?朱熹在逻辑上修补了这样的瑕疵。朱熹认为,虽然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万事万物还存在一个共同的理,这就叫做“理一分殊”。因此,儒家的特别是朱熹的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是要不断积累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要不停地努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从个别上升到整体,从特殊上升到一般,那么就能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了。

但是,心学对此却不以为然。王阳明一开始就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结果他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七夜,结果一无所得还病倒了。所以心学就认为,人的知识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你不需要去那么努力地学习,你只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你内心的声音,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这种认识论,又有点像禅宗的理论了。

理学的格物致知,强调的是渐进的努力,心学的格物致知,强调是顿悟,这就像是一个是努力的孩子,一个是天分极高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和方式不同,最终都能达到致知的境界。


好玩的国学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后世经学对格物致知非常推崇,不光是经学,后来宋明理学也是这样,其实在后世的争论中,也就成了儒学思想的一个难解之谜。

王阳明格竹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大思想家王阳明十七八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王阳明和他一位姓钱的同学在一起讨论理科学成圣之道。既然朱夫子说了,唯一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那我们就来格物吧。王阳明家最多的就是竹子,他爷爷好称竹轩先生,最喜欢竹子。王阳明要格物,首选就是竹子。那位姓钱的同学自告奋勇说我先来,于是一头扎进了竹林。坐在一片桌子面前,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看。这样锲而不舍的看了三天,钱同学实在顶不住了,眼前突然不见了竹子,金星乱冒,几乎一头栽在土里,他就对王阳明说,唉呀,朱子的格物,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我是不行的,你继续。

王阳明呢,确实不像钱同学那么没用,他攒足了全身的劲,挖掘出十二分的潜力,在竹林里一呆就是就是7天,不是竹林七贤,是竹林7天。除了吃饭之外,所有的精气神,都用在了眼前的竹子上。有人可能会问,王阳明怎么能比他那位钱同学多坚持这么长时间?是他体质比别人强很多吗?其实不然,王阳明之所以能比他的同学多坚持一倍多的时间,是因为他把这一次的格竹子当成了学会格物致知之法的关键,成圣的关键。他的理想就是成为圣人,所以他把人生的终极目标,怎么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都用在格物致知上。而格物致知之法,是他成为儒学圣人的最重要的一步。他当时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就把全身心投入在了这一次事业上。

可是就算他全身心地投入,并挖掘出身体所有的潜能来,但结果,我们可以想到。其实还是跟那位钱同学一样,到了第七天的时候,除了心头一片茫然之外,一无所获。最后王阳明据说是一阵急火攻心,在坚持不住,体力透支殆尽,居然就晕了过去。那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物事件。

王阳明把格物致知作为个人修身的核心方法,对近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十分巨大。以至于后来曾国藩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的那个研习所,起的名字就叫格致局。

但是格物致知与西方的科学研究的区别,究竟在哪呢?

阳明格竹后整整100年,西方也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玩了一把大的。

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有了这样一种比较,我们甚至可以回答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华夏文明可以引领人类文明长达数千年,但现代工业文明与科技革命,却没有产生在中国呢?或者说东方为什么没能出现科学史上的伽利略、牛顿、开普勒?

简单地说,王阳明格竹和伽利略格球的区别,也就是比萨斜塔实验,区别在哪儿呢?

王阳明格竹和伽利略格球的区别

按照朱熹理学的方法所谓格物啊,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领悟该事务中所含的道理。这个道理应该是与最终的大道,也就是天地间的大道,也就是天理是相通的。这样积累了各种事物的道理,最终就明悟了天理,回归到各个事物,事物也就能看得透彻了。这其实啊,就是哲学上的归纳与演绎,本身倒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可是这一切所仰仗的手段只有两个字,“观察”!

而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实验所开辟的实验主义科学,他所仰仗的主要手段,也是只有两个字,“实验”。

伽利略的比斜塔实验

虽然宋明理学家观察,但是这个观察后来也就变味了。本来很有科学精神在里头,手段才是目的,所以这个理学,只讲究观察,观察格物吗?然后达到事物的道理,那么只是观察,最后这个道理就有可能怎么样了?有可能就是想当然!再加上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致知,这个目的性越来越强,后来就变成了功利性的目的,功利性的目的越来越强,前面格物的手段,有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样子,做做样子的,徒有其表。

那么在功利性的目的,这种想当然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大,所以虽然强调格物致知虽然格物是为了致知,但因为要致知,最后,就过犹不及,变成了一种纯粹形式主义的东西。王阳明心学一脉相乘的路子,就座在竹林里面对竹子看,你不要说看7天,100年也看不出什么来。

要按照西方的实验主义(或者叫实证主义)科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先砍下竹子来,对吧?砍一段组织下去做实验,去做解剖,去做分析,然后才能找到竹子背后真正的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就是要实验的,有分析的。所以,不是王阳明格不出致来,是你学的这种所谓格物致知,其实是徒有其表。这种方法论,本身就有问题!

格物致知的悖论

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而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脚踏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有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对王阳明而言,此路不通,他当然就要另辟蹊径!所以王阳明知道格物致知的弊端,所以后来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心学。其实就是对理学的一种超越,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特别重要,就是因为此路不通,必须另辟蹊径。王阳明从此对理学产生怀疑,并最终超越了理学,开辟了阳明心学。

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的支配者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不是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我们应该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实验精神”才是科学精神,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强调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索。


裴观世界


1、“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

历代对“致知”之“致”的解释分歧不大,大都解释为获得、达成。对“知”的理解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智慧。其实古时“知”与“智”为同一字,因此“致知”理当兼有获得知识和开启心智两层含义。个人认为,"格物致知"不仅关乎自然奥秘,也关乎人类自身精神的成长,每次对物理世界认识的深化和更新,都带来人类观念和心态的巨变,所言极是。

于是,格物致知的意义可表述为,把万物看作一个树状结构上的不同分枝,通过认识各物性质和变化规律,发现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确认各物类属的活动,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不同领域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改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向穷究万物本质和探索宇宙普遍规律的方向不断推进。

《大学》对“八目”中的后“六目”都有阐述,却没有阐述格物与致知,但其前文“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之论,已对格物致知的意义做出了提点。“物”即宇宙万物,“物有本末”就是万物(像树木一样)有本有末,即“木长貌”,其实就是以物为格。“事”即物质运动,“事有始终”就是物质运动有原因、有条件、有过程、有结果;“先”为物之本、事之始,“后”为物之末、事之终,“知所先后”就是弄清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即弄清了各物的来源和性质、类属和状态,各事的起因和条件(环境系统),预知了过程和结果;如若弄清了万物之本末与万事之始终,“则近道矣”,即接近了万物本质和宇宙普遍规律。

人也是万物之一,格物致知也包括认识人自身,认识人的天性、本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大学》下文所谓“诚其意”,就是要人坦诚地面对自身的这些现象和性质,“毋自欺也”,从而“慎其独”,做个君子。因此,从“致知”到“诚意”顺理成章。

2、“格物致知”的主要特性

作为人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过程和方法,格物致知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

⑴实证性。格物而后致知,致知在格物,就是说知识源于科学试验和社会实践,其正确性和适应性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印证。

⑵概括性。知识是实践经验的积累,但不是简单地记忆、无序地堆砌,而是经过总结提炼的概括性描述。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知识因此也可能间接地来自学习,并得以系统、全面地传播、继承和发展。整个过程中,符号和语言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知,词也,从口从矢”,可会意为“出言如矢”。射箭之道在于准确,那么知识就必然以描述准确、概括精确的语言形式存在。格物致知的概括性,促使人类的语言工具不断发展和创新,而语言工具的发展和创新,又反过来促进和加速格物致知的深入推进。数学就是这样一种语言工具,其描述知识的准确性和对格物致知的推动作用无可替代,而E=mc2堪称人类语言中最具智慧、最为精妙的一句。

⑶广泛性。王阳明认为格物是圣贤才能做的事,宣称“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事实上,人人都可以格物,行行都可以致知,只是所格之物的类型不同,所致之知的体系不同,“近于道”的途径、程度不同而已。一个农民的格物对象,是二十四节气,是五谷六畜;一个青铜器工匠的格物对象,是模与范,是铜与锡;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的格物对象,既是天体,又是微尘。假定农民

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打破沙锅问到底地求索二十四节气的成因,那么他或他的后人迟早会发现地轴倾角和地球绕太阳公转;假定青铜器工匠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打破沙锅问到底地求索铜和锡的来源,那么他或他的后人迟早会触及超新星爆炸的问题。三个不同领域的“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竟然殊途同归,都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太空。由此可以发现一种似曾相识、看似巧合却可能是发乎本质的关系:个人之格物致知如枝,各领域之格物致知如支系,全人类之格物致知恰是“木长貌”。

⑷相对性。知识需用语言表达,然“道可道,非常道”,万物本质和宇宙普遍规律却不是语言可以言表的。就算物理学建立起了能够统一描述至今观测到的所有物理现象的万有理论,那也仅适用于“至今观测到的所有物理现象”,未必能描述和解释至今尚未观测到的物理现象,也未必能描述和解释其他非物理现象。格物的普遍性和无穷性,决定了致知的相对性。

【亲爱的朋友,这里期待你的精彩评价......欢迎你留言、互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更多精彩分享给你】


思维技术


哈哈,你这问题,恰恰问到了皮毛,所以回答就容易些:物,乃我们所见所闻的万事万物;知,乃我们依照各自的悟性对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发现。——但是:

格物致知,暂且按照传统因果关系的观点来看,核心在“格”,格物是致知的前提,知是格物的后果。

人类更为完整的认知过程,还要包括接下来的——知是格物的前提,格物是知的后果,完成这样一个循环,才算完成了整个认知过程。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格,是具有最伟大意义的人类认知的方法论。是有着最为深刻华夏烙印的思想武器。

简单说一下吧:

2=1+1,是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的格;

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七个格;

梁山好汉们,是108个格;

全部化学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是118个格;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7个格;

………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古希腊思想家认识物质的格;

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是微观世界物质粒子的格;……

区隔眼前的世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全过程。


郭城3点14壹伍玖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儒学和心学对万物的认知方法、过程和结果】

说起格物致知,不由得得说起两位大神,第一位大神就是朱熹,第二位大神就是阳明同学。

朱熹,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格,就是对万物的认知,从各种方面进行认知。你能想到的,或者你暂时还想不到,通过研究也好,悟性也罢,说不定哪天又想到了,又想到了怎么办?继续“格”。直到那天格不动为止。

我滴个神,这那还有一个尽头?

读者不知道看出来没有?是不是跟科学的发展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格物就是对万物的认知方法和认知过程。那么,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致知。就是知道了,明白了。明白了什么?明白了万物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题又来了,知道了,明白了,又能怎样?

呵呵,没啥用。(笑)

当然有用,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可以指导你的待人接物,生产生活,更好的过日子呗。


王阳明同学也是这么想的。他要成为圣人,从小就想成为圣人。于是,一天到晚,也是格来格去。

要说格物这个事儿,也是一个辛苦活,而且要有耐心和恒心,缺一不可。

后来,阳明同学格着格着,自己就觉得不对劲了。怎么不对劲了呢?

你再怎么格,不都是心里对万物的理解吗?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格心?格心不是比格物更加的有效率?对,格心。

于是,阳明同学在格物这个事情上,与朱熹彻底分道扬镳了。

分道扬镳造成的结果是:阳明心学横空出世。

阳明心学认为,只有格心,方能知行合一。


其实,无论是格物也好,格心也罢,都是认识世界不同的流派,或者叫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但是,格是前提,你得先格明白了,才能够知行合一。


老祖宗的智慧


“格物致知”说,源自《礼记》。

《礼记·大学》上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是儒学中最全面、最系统地阐述其政治理想的文献,核心内容为三纲八目。“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其三纲,也是儒者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步骤和方法。“格物致知”是起始点,是基础,但《大学》对如何“格物”没有作任何表述,对 “知”也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为后世的理解带来了困惑,千百年来,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成了一桩公案。

古代先贤们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二程训“格”为“至”,认为“格物”就是“穷 理”,朱熹也视“格物”为“即物而穷其理”;王阳明训“格”为“正”,认为“格物”即“正心”;王夫之认为 “格物”是“博取之象数,远证之古今,以求近乎理”,“致知”是“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虽然这些解读差异很大,但其中都有某种共性的东西。从一般意义上看,“格物致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方法,应当说综合“格物致知”特别是“格”的词源和各种语境下的用法,大致推断其更为一般的本义,才能得到合理的结论。

(朱熹)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读,“格”的最初含义是“木长貌”,即树高枝长之貌,后来用于指能将器物分置的木制用具,如书架上的格子、窗格、战格(栅栏),引申为标准、品格、人格、。“格物”的本义 应该是“使某种事物处于适当位置上”。这里“格”既可以做名词,体现为某种器物的功能,又可以做 动词,表示为了实现这种功能付出的努力。如果将“格物”与“致知”连用,则“格物致知”的本义应该是“通过使某种事物处于适当位置上,以获得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

那么,“格物”为什么会“致知”?“使某种事物处于适当位置上”对于“致知”有何意义?这就需要就“位”和“知”这两个范畴去解读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价值。

《中庸》篇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中国哲学认为万物皆有其合宜之“位”。中国的易经八卦代表了八个方位,由八卦推出 的六十四卦蕴含古人各种典型生活情境与律则,每一事物皆与所在之“位”密切相关。由天地上下之位衍生出父子伦理之位以及君臣政治之位。“格物”的“格”就是为了推动事物进入适当的“位”, 理顺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其得以持续存在,通过“位”来体现事物的内在本性,是一个追求恰当“定位”的过程。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很多是直觉的过程和结果。“致知”的目的是穷“理”与知“道”,“道”和“理”都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但都不是靠逻辑推理和论证,而是通过直观体验,通过领悟,这种思维活动的前提是对世界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的网络结构的认识。

《韩非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和“理”都是整体性的相互联系的范畴。“致知”不是将认知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分离出来孤立地加以考察,而是要将认知对象同周围事物联系起来探讨其合理性。

“格物”的价值在于使人们了解到事物能保持其内在本性的适当位置,这样才便于揭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所以才能够“致知”。“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而“致知” 是“格物”的目的所在。

朱熹训“格”为“至”,训“物”为“事”,格物即是接触事物,探求其理。格物致知的要义是即物穷理,而且穷究到极致。它有几个方面的含义:致知必须格物、格物必须穷理、穷理必须穷尽;格物致知是一个基于格物量的积累而达到顿悟的过程。

“格物”即为“穷理”,外物是格物的重要对象。格物范围可以无限广大、无所不包,不论是圣贤书,人的道德实践、道德意识,还是客观外物,都是格物的对象。朱熹反对沉湎于草木器用之间而置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于不顾的做法,并非反对将草木器用作为格物对象。

王阳明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这都证明了朱熹的格物对象的确是包括外物的。

如何“格物穷理”

格物过程包括洞察外物的性质和规律。朱熹明确指出,格物致知对事物之理不可只知表面,不知底里,应该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物穷理既包括穷究事物的“然”,也包括穷究事物的“所以然”。“然”指事物的当然之则;“所以然”指事物当然之则的根据和原因。程朱的这种解释也较易于为人把握,也就是“事事物物,皆有至理。一草一木,一禽 一兽,皆有理。”格物也就是把穷究事物之理作为入手处,去探求外物之性质和规律。

程朱理学主张格物的方法既包括察之念虑等内省方法,也包括向外的认知方法,而坚决反对那种单纯依靠内省或完全弃用内省的做法。程朱不仅一再强调格物的途径包括求诸文字、应接事物、索之讲论、察之念虑等多种方式;也重视分析和比较方法。他把观察、试验、比较、类比等认知方法,都视为格物穷理的正道。朱熹甚至专门把他强调的“豁然贯通”与禅宗的“顿悟”划清了界限。他说:“释氏一闻千悟,一超直入之虚谈,非圣门明善诚身之实务也。”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理”。

以伦理为例,在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中,人们可能面临多重社会角色下伦理抉择, 一个人的身份可能亦父亦子、亦师亦生、亦主亦从。但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当作为父亲或儿子,作为老 师或学生,作为上司或部属,面临不同角度的利害冲突时,如何做才符合伦理,就是一项需要使之“合 理”的考验“理” 与“理”之间的相合与融通都包含着直觉的作用。每种“理”之间的“相合”,既包括因果关系和规律不相矛盾,也包括根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不相冲突,这样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穷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人不能“贯通”的情况,而“穷理”的过程就是消除人们理解中的内在矛盾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努力的过程,一旦找到了对象事物的“理”,能够顺畅说明事物之间各种相互关系,就有“豁然贯通”的感觉。

王阳明的“格竹”,就是这样一个心路历程。王阳明“格竹”,绝非单纯对竹子进行观察,而是 要“即物穷理”。他是把“竹子”放到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大背景上,思考竹子的意义和价值、竹子的“理”与其他事物的“理”如何贯通? 如何由“竹子”的“理”出发,领会天地万物的共通之“理”?王阳明的目标也是想由“格竹子”发展成“格万物”以至“格心”的。“格竹子”的失败只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却反映了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格物致知”所展现的是包含高度直觉思维的过程,也需要从直觉思维的角度加以理解。

“格物致知”不是推理和计算,而是从人的亲身感受出发,是在一定情境中通过认识主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展开的过程,并且以“突现”的方式获得认识上的“贯通”。必须寻找对象事物在与周围事物彼此联系的网络中的适当位置,通过调整“定位”来消除认知上的矛盾冲突,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需要同中国传统思维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考察,从相互联系的角度确定事物的合理解释。

中国哲学中的“取象比类”

中国传统哲学的“象”,是从直观体验角度对具体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兼具“形象”和“象征”两方面含义。通过比喻途径,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 “象”解释那些不熟悉的,尤其是较抽象的“象”的本质特征,叫做“取象比类”。这需要立足于人们的体验,通过析取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特征,将对喻体的体验转移到对本体的本质特征的理解中去。即便不给出逻辑上的严格定义,也能够通过人们自身的体验,由此及彼趋近对象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取象比类”选取能够说明对象事物内在本性的恰当比喻, 使其能合理解释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便于调整“定位”,使事物之间关系顺畅。“格物致知”的这种功夫往往是在无意识的隐蔽状态下展开的,人们能感受到自己在思索,在不断选择和变换思路,在体察困惑和消除困惑,但难以说出或写出明晰的推理模式和过程。“格物致知”是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不断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思路,在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国传统哲学是在逻辑思维不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 中国传统哲学对直觉的独特认识,又是当代学术研究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源。

对“格物致知”的重新解读和研究,应当立足于当代学术研究规范重新发掘这些思想资源,这才有助于中国哲学研究深化与西方哲学的交流与对话,使中国哲学的精髓为全世界所知。


笑语千年


【1】“物”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2】“知”为自心真性。

【3】通过观察和分辨六尘,从而反观自心真性,达到内观自心,心无自心;外观自形,形无自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的境界,并常能安住在这种境界,就名为得道。

【4】要得道,心要极清静。何谓清静?心有对立认知却无对立的情感执着,于一切境界不生恐怖,比如到乱葬岗过夜,心都没有一点恐怖。要达到超脱对立情感的执着和恐怖,就得多行善,多修德。否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丝恐惧执念,就会有身体和精神的崩溃,必为六尘所转,魔障所困,业力所牵,不能得道。自古有欲成仙者须“三千功圆,八百德满”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要得道,却不做多善事好事,那就是妄想。

【5】对于专有名词或术语就不一一叙述,请发挥你的联想能力去理解。

【6】在此略表愚见,与大家分享,欢迎关注学习,点赞支持,留言探讨,转发推广。




福德無边無量


这个问题,且听我慢慢道来: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原文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用现代文解释为: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再看字词本意,“格”:推究;“致”:求得。“格物致知”就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概念,属于《礼记·大学》“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前两目。



《大学》“八目”是儒家对于读书人,从修身、学习,到实现政治抱负的具体指导。尤其宋代以后,“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命题来源,因此,这“八目”就更被读书人挂在笔端口头了。


但《大学》的全文里,只提到一次“格物致知“,在其后并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在其他先秦古籍中,也看不到与“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有关的意涵,因此,“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成了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历代至今,对于它的各种版本的解释,不下上百种,至今仍无定论。




明清到现代,最权威的解释,是宋代理学家的阐释。北宋的的程颢认为:“格,至也,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因此将之解释为:“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


他的弟弟、同为北宋理学奠基人程颐,则解释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南宋的朱熹,在吸收程氏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被官方采用,作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也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唯一官方思想权威,所以,朱熹学说便成为元、明、清时代,在科举考试中的官方观点。也因此,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成为后世普遍流行观点。


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


究其缘起,自唐代起,在“儒释道”三家学说并争的过程中,儒家学说,因为只以政治位理为务,缺乏自己的宇宙观与心性论,日渐处于劣势。


为对抗佛、道,儒学学说在吸收了佛、道义理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宇宙观和心性论,形成理学。


理学,产生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元、明时代,直到清中叶,影响才略微小点。


理学,主要有两大派别,分别是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属于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所以,“格物致知”,格的“物”,是参透事物的本质,致的“知“,是掌握知识本源。


我是有书幸运馨,欢迎继续关注!如果您有什么看法,请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