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吹哨人”利普金說美國疫情:實際傳播要廣泛得多

疫情在美傳播真如特朗普所預計的那麼樂觀嗎?

戴口罩和洗手哪個防範更有效?

為什麼疫苗誕生需要18個月?

新冠病毒等疫情如何不再重演?

日前,就上述全球民眾關切的問題,素有“全球病毒獵手”之稱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思曼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世界衛生組織傳染病中心主任懷特·伊恩·利普金(Walter Ian Lipkin)在美國接受劉欣娜博士最新訪談。利普金教授2003年應邀來華抗擊SARS;2020年1月28日應中國衛生部邀請再次來華,其後前往廣州與鍾南山會面商討病毒診療。他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分子手段診斷病原菌的科學家,發明了顛覆性診斷平臺。美國《發現》雜誌稱其為“全世界最有名望的病毒獵手”。

全球疫情自2020年2月20日後迅速蔓延上升。截至發稿的今天(3月11日)中午,疫情已經擴散到百餘國,意大利確診人數破萬,為10149;伊朗為8042,韓國在7500左右。備受關注的美國,確診人數也激增至1004人,累計死亡31人,北京今天(3月11日)發現了一例來自美國的輸入性病例。

不清楚特朗普評判依據,業內人士認為實際傳播廣泛得多

問:特朗普總統認為,新冠病毒肺炎對美國而言,不會像中國那樣嚴重,您怎麼看?

利普金:我是在12月中旬、下旬和1月初聽說此事的,個人一直保持密切關注。我認為,人們對新冠疫情的高度關注是一件好事。我不知道特朗普評估結果如何以及評判依據是什麼,但在公共衛生界,我們認為這種病毒的傳播範圍要比我們知道的廣泛得多。我認為,目前,我們僅能看到冰山一角,即看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很小一部分,很寬的底部並沒有看到。

在許多國家,都能為民眾提供基礎的醫療保健服務,它表現在能為所有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保障,無論收入多少。我認為,在美國並沒有做到,因此支付了與傳染病暴發相關的高昂的成本:我們必須隔離人群、開發疫苗、並經歷中國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僅在紐約市,中國遊客人數就減少了30萬,對經濟有很大的打擊。而目前,世衛組織目前又提高了這次疫情的警報級別,損失還會更大。

“美國吹哨人”利普金說美國疫情:實際傳播要廣泛得多

2月初,利普金戴著口罩接受CCTV-9臺World Insight的採訪

戴口罩功能存在爭議,我去中國的實踐證明戴口罩是有效的

問:世衛組織認為,洗手比戴口罩更有效,你怎麼看?

利普金:我認為,相比洗手的效果,在口罩是否具有很大作用上仍然存在爭議。回顧2003年的SARS,表明戴口罩確實具有價值。問題是口罩供不應求,大家都在嘗試尋找一種方法,防止人們感染,一線醫護人員也急需要預防。我認為口罩供應要在全球範圍內完成,因為它製造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很便宜。我2003年和2020年兩次疫情前往中國期間,全程都戴著口罩,所以,很明顯,我相信口罩是有用的,我的一些同事不會這麼做。我認為,不必存在戴口罩和洗手之間的二選一。

病毒並不足夠狡猾,嚴格切斷傳入人類的途徑,悲劇或將避免

問:您是一位有數十年臨床經驗的醫生,接受過內科學、神經病學、生物分子學等的訓練。回顧歷史,2003年的SARS(非典),2009年的HINI(甲型流感),2012年的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2019年的COVID-19(新冠病毒),似乎疫情的歷史在重演,未來是否不可避免?

利普金:我是寧願相信可以避免。我也寧願相信人們正在學習那些容易誘發傳染病的常規規律。我知道中國正在立法關閉那些野生動物交易市場,這類市場在其他國家也存在,也必須關閉。如果這些野生動物沒有與家禽和人有密切的接觸,那麼這些病毒就沒有這樣的機會從動物界傳入人類。

問:那您是否認為病毒足夠聰明,它能通過變異,來逃脫人類制定的已知規則的跟蹤?

利普金:病毒並不聰明,甚至還算不上一種生命形式,它們是由核酸等遺傳物質組成的寄生形態。一般情況下,當你查看一個培養皿或動物種群時,會發現它不僅是一種病毒,而是一大堆病毒,它的組成基因不同。有些病毒更適應外界環境,最能適應外界環境的病毒高於給平均適應值,特別是RNA(核糖核酸)病毒具有變異的能力,這意味著突變病毒更容易在人類身上適應生長,比如蝙蝠、牛或其他任何動物,這些病毒在它們身上將以新的方式出現。其中包括一些較早的病毒。因此,我們要考慮,病毒不是單一基因的個體,而且要考慮具有各種變化性的動態整體。如果全球野生動物市場依然存在,再次發生病毒疫情的可能性就難以避免。

“美國吹哨人”利普金說美國疫情:實際傳播要廣泛得多

利普金2012年接受Discover雜誌採訪,他被譽為“世界最致命的病毒獵手”

正在建設的全球傳染病監控系統將幫助每個國傢俱備發現能力

問:我們還能採取什麼措施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利普金:我們需要更好的監察系統去發現。在聯合國系統內,所有簽署《國際衛生條例(2005)》條例的成員國都承諾,每個國家在自己的國境內應具有診斷傳染病的能力,因此,我們的想法是,我們需要加強每個國家的監察能力。而在2003年SARS流行時,中國還不具備這個能力,但現在中國已經成為診斷新型傳染病領域內的世界領跑者,因此,中國這次能在數週內找出導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原因,但在世界許多國家這個能力是不存在的。

我們(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建設一個名叫GIDEO的疾病監控系統,由30多個國家一起投資,我們一直在尋找合作伙伴,希望能幫助某些發展中國家能夠具備和中國、美國一樣的發達的監控能力。

新冠病毒實際死亡率被高估,和季節性流感大致相同為1%

問:美國疾控中心最近所確認的加州個別病例,並沒有明顯的武漢接觸史和其他病人接觸史,那些病毒的神秘來源在哪裡?

利普金:當病毒首次從動物界傳入人類時,你通常會發現個別人類案例,仍然來源於該動物,一旦病毒適應了人類,它就可以變成“人傳人”。許多證據表明它的中間宿主是蝙蝠,另一些證據表明它來源於穿山甲,但還不是確診的證據。一旦它完成了從蝙蝠到人類的跳躍,就會有下一個傳播鏈,現在它是一種人類病毒,不是蝙蝠病毒,因此就會非常高效地傳播。

問:目前,意大利、伊朗等確診病例已經很多,世界已經開始恐慌,總體上看,我們算控制了這種疾病嗎?

利普金:我不認為我們已經控制了這種疾病,因為在接下來幾個月中,我們將有更多的感染。問題是,有多少人會有致命的後果,?有多少人會失去肺功能?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全球政治與經濟?我認為,與病毒相關的死亡率推測會高於實際的死亡率,因為不少人病症較輕,他們並沒有去治療或測核酸試劑,分母基數較大程度少算了。目前,預測死亡率會在2%,但實際死亡率約在1%,與季節性流感大致相同。現在季節性流感仍然是嚴重的疾病,這是我們鼓勵人們接種疫苗的原因之一。但在美國,季節性流感會導致美國每年2-4萬人死亡,全球範圍有25萬至60萬。因此,要非常重視。

“美國吹哨人”利普金說美國疫情:實際傳播要廣泛得多

日前,利普金教授在紐約接受劉欣娜博士採訪,此為視頻截屏。

18個月:疫苗的實驗室研製並不長,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較漫長

問:在美國,成年人因為未接種疫苗而患病造成高達70億美元一年的治療費。世界衛生組織說新冠病毒的疫苗需要18個月才能產生出來,真的這麼長嗎?疫苗產生後,我們每個人是否都該接種?

利普金:疫苗是非常有效的干預措施,我堅信這點,不僅可以減少病死率,還可以減少醫療費用,降低生產力損耗。

至於疫苗需要18個月,我當然希望不要那麼長時間。疫苗的研製在實驗室裡比較容易,我認識的人中目前至少有20個正在研製疫苗,他們中許多不久將是有效的。但要知道,證明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才是真正需要長時間的環節。需要花費時間和昂貴的費用去做臨床試驗,接著在嚴格的條件下生產疫苗,然後分發和分配。所以,18個月是指從實驗室研發到臨床測試、實踐驗證、工廠製造、機構分發疫苗的時間。

考慮到新冠病毒的超常規傳播,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接種疫苗,這和每個人都接種麻疹疫苗、百日咳疫苗、破傷風疫苗一樣。有很多疾病可以預防,如乳頭狀症疫苗可以預防口咽炎和宮頸炎,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肝。我的夢想是大多數疾病都可以通過疫苗預防。

人類在努力跟上病毒變異步伐,如果疫苗誕生,我會第一批接種

問:如果病毒發生突變,這些疫苗是否還有效呢?

利普金:HIV病毒一直是製造疫苗的挑戰,醫療和科研界正在採取對策;流感病毒的變異也是製造疫苗的另一種挑戰,如何去跟上病毒的步伐,雖然是挑戰,但我們並沒有放棄努力。

問:新冠病毒最後會是怎樣的去向?

利普金:一種是病毒完全耗盡,這是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另一種是因此獲得適當的疫苗。確定策略和診斷水平很重要,這樣才能弄清誰被感染了,誰沒有被感染,以及有效又人道的方式被隔離。世界三分之一人口都被這種病毒所煩惱,死亡率與流感相似,即便75億人口中只有1%人死亡,但是這些人都是你的親人、朋友、熟人,這是很嚴重的災難。所以,我們必須儘快製造出疫苗並接種。也會有人說,我不想接種疫苗,因為這種疫情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想,我們還是要為絕大部分想接種的人研製出疫苗,就會對風險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有疫苗可用,我將會成為第一批接種者。

“美國吹哨人”利普金說美國疫情:實際傳播要廣泛得多

2020年1月30日,利普金在廣州和鍾南山院士商談病毒來源等問題

問:1月底去中國,您見到了老朋友鍾南山,對他有何印象?

利普金:哦,他是英雄。他是實際上提出病毒“人傳人”的第一人,他指導臨床研究,他發表論文,大家正在作為指南瞭解疾病的表現;更了不起的是,他是在84歲高齡完成這些工作的,因此,他對我也很有鼓舞和啟發。我每天騎運動自行車,人們沒有意識到的事情之一是,運動是保持大腦活躍和健康的秘訣之一,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今年67歲,必須做的是越來越多的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