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孟郊的《遊子吟》已經流傳了上千年,千年靜靜流淌的時光中,母愛熠熠生輝。

經典就是如此,不管時代如何變化,它都會以嶄新的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用大眾能夠接受的姿態傳遞源遠流長的核心與主題。

今天我要講的這部動畫短片《遊子吟》是中國唱詩班系列國產手繪動畫第三集。同系列的作品還有《元日》、《相思》、《飲湖上初晴後雨》與《夜思》。中國唱詩班是上海嘉定區委宣傳部投資出品的公益動畫片。用嘉定名人的典故與古詩相結合,用嶄新的形式傳遞中國傳統文化。

《遊子吟》根據清代考據大家王鳴盛的真實經歷改編。王鳴盛是嘉定人,清代史學家、經學家、考據學家。乾隆十九年殿試一甲榜眼,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但他從小家境貧窮,衣服都沒有。母親花了一整夜親手給他做了一件新棉衣,結果手都皴裂了,血絲直流,早上起來仍舊幹活,不叫苦不叫累。王鳴盛就是在母親這樣的呵護下發奮圖強,奪得榜眼,入朝為官。

《遊子吟》豆瓣評分高達8.2,由此可見國漫的崛起。今天我就圍繞《遊子吟》這部中國手繪動畫片,來聊一聊其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並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談談它給予我的啟示。

《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01、在王鳴盛的少年回憶中,將魔幻夢境與現實相結合,不僅體現出現實中的困境,更加凸顯出對於未來美好的暢想,也為他之後的中舉做下鋪墊

故事的開頭是四個小朋友在捉迷藏,找出了一件舊衣,誰都不知道這件舊衣是哪裡來的。也引發了觀眾的疑惑,這件衣服到底是誰的?直到他們去問下朝回府的父親,父親開始講述了他的故事,看到這裡,觀眾們也就知道這就是這位父親的故事。

動畫採用倒敘的方式,由步入中年的父親講述他少年時求學時發生的故事。他小時候貧窮,經常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每次都遭到小朋友們的嘲笑。家裡連門都沒有,只是一層布擋著,根本無法抵禦寒風。

晚上睡覺時,他看著放在床頭的補丁衣服,想象到明天別的同學都穿著新棉襖暖和又好看,而他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被官差攔在考試院的門口,不讓他進去。這雖然只是他的胡思亂想,但凸顯出了他現實的困境,他想要有一件新的暖和的棉服,一是為了自尊,二是想要抵禦風寒,三是要考好試。

清朝科舉要在考試院裡面待三天,他穿著一件又破又短的衣服,肯定會影響考試。但是他卻沒有向母親開口,因為他知道母親的難處,家裡也負擔不起。他就在這樣左右為難中進入夢中。

《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他做了一個十分真實的夢,他赤腳踩在棉絮上,是他從來沒有體會到的暖和,而他還看見老鼠的肚子上貼了一張紅紙“魁”,昭示他童生試能夠一舉奪魁,最後他竟然看見了一個巨大的織布機。弗洛伊德說:夢是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當人的慾望受到壓抑,他就會找一個突破口來進行緩解,而這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夢。在夢境中,他渴望的一切都可以得到。他想要穿新衣服以及童生考試奪魁的願望,都在夢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整部動畫通過中年王鳴盛來講述他少年的故事,在倒敘的敘述方式中,通過美好魔幻的夢境與殘酷冰冷的想象,將主角對於未來的擔憂與期盼,完整展示在觀眾面前。他幻想美好的未來,但又恐懼於當下的困境,冰火兩重天的矛盾心理,使得觀眾感到揪心。夢中考上童生的畫面,也為他接下來的考試成功做了鋪墊。

《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02、片名揭示了主題,母親做的棉衣貫穿整部動畫,溫暖了主角的求學之路,棉衣的深刻含義更成了家風,代代流傳

《遊子吟》這首詩出自唐代孟郊:

<code>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code>

整首詩表現了對母愛的讚頌。這首詩短小精悍,意蘊深遠,中國幾乎人人都會這首詩。這部動畫以《遊子吟》為題凸顯了動畫以“母愛”為主題,使受眾範圍增大,老少皆宜。

故事以一件舊棉衣開始,也以這件棉衣結束,母親做的棉衣貫徹始終。主角從美夢中被母親叫醒,他睜開眼意識到擔心的現實就要發生了。但是他轉頭一看,卻看見了母親給他做的那件新衣,他高興壞了。抬頭卻發現母親烏青的眼圈,以及遮擋的皴裂的雙手。他意識到母親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花費一夜的時間給他做成這件棉衣,他抱著母親痛哭起來。然後他穿上了這件溫暖的衣服,前去考試。不僅考上了童生,一路考考試,最終入朝為官。

《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他一路前行的路上,少不了母親對他的關愛與支持,雖家境貧窮倍受白眼,但母親的愛卻溫暖了他一生。而最後鏡頭往回拉,迴歸現實。中年王鳴盛與孩子們一起吃飯,孩子都爭搶著給母親夾菜。王鳴盛講述母親對他的愛護已經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母親對他的愛以及他對母親的愛通過棉衣傳遞給了孩子們,使之成為一種家風,代代流傳。

萬丈高樓平地起,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根基,而家風就是一家人成長的地基。王鳴盛母親對他的言傳身教以及王鳴盛對於孩子們的教導,將會影響孩子們的一生,甚至他們會去影響他們的後代,這也是導演在告訴廣大觀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03、劇中的老鼠充滿童趣,其中蘊含多重隱喻,更是彰顯了濃濃的中國風與中國傳統文化

劇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隨處可見:清朝官服、四合院、灶臺以及兒童們的童謠與順口溜。其中最吸引人注意的還要算是劇中的小老鼠。老鼠從古至今都有很多的寓意與傳說,在劇中也是如此。老鼠的符號化設定擁有多重欲隱喻與典故,不僅充滿童趣,還普及了很多歷史知識。

  • 對老鼠的信仰與崇拜

科舉制度對於古人來說比當今高考還要厲害,因為真的是一考定終身,所以才有范進考了二十幾次仍然要考的故事。所以那時候的人們對於科舉極其看重。那時候考生有一種信仰就是崇拜老鼠。老鼠也叫耗子,耗的同音字是號,因此老鼠又被稱為號神,祭祀號神的有兩種人:開銀號的老闆和考生。因為考生考試的地點是貢院裡的一個個小房間,也被稱為舍,所以也拜號神。

而且明清時代的文人相信老鼠會保佑一舉考中,所以也流傳了很多所謂老鼠見狀的故事。

《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 老鼠薦卷的典故

明代顧起元的《客座贅語》就講述了老鼠薦卷的典故。嘉靖庚子科第83名舉人顏芳的卷子已經被放到落卷堆裡了,沒一會考官發現他的卷子又在書桌上了,考官放進落榜的卷子堆裡,結果又出現在裡中舉的卷子中。

後來考官假裝上床睡覺,發現好幾只老鼠一起把卷子拖到書案上。考官考認為是天意,就讓他考中了。發榜以後,考官來拜考官,考官就問顏芳:你家是不是積了什麼陰德,不然老鼠怎麼推薦你的卷子?他還想了想說:我也不知道積過什麼陰德,就是家裡三世以來不養貓。

一個小小的老鼠就能有如此多的傳說,由此可見,我國曆史的源遠流長與傳統文化的積澱。傳說與信仰的背後,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待,以及對於善心慈悲的追求。動畫藉助現代媒介,將美好祝願傳遞給現代每一個人,享受動畫童趣的同時還能寓教於樂,一舉兩得,這也是國漫的存在意義:將更多的傳統文化傳遞給每一個人,將傳統文化思想進行傳承與創新,賦予他們新時代的意義,在新時代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04、基於《遊子吟》王鳴盛中舉以及母愛的故事,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對於成長與情感的啟迪。

王鳴盛從小家境貧窮,衣服都打補丁,但他通過寒窗苦讀,從童生到殿試奪得榜眼,他的成功與寒窗苦讀、以及母親對他的無私奉獻與他的感恩,給我很多啟迪。

①人生路上總會有別人的譏諷與冷眼,重要的是將之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

王鳴盛小時候很窮,經常被小夥伴們嘲笑:

小秀才,破布頭,一到冬天不出頭。喝你孃的粥,穿你爹的袍,一天到晚鼻涕流。

他明明很在意這些,但卻並沒有衝上去和他們打架,因為他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好好唸書,有朝一日將他們的冷眼全部還回去,他要用自己的成功來證明自己。

生活中的我們也總是會遇到別人的譏諷與不信任,當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他們都會採取消極的態度,或者跟你說你不行。不要在意這些人的話,拼盡全力去做你想做的。士兵突擊中有一句話:想到和得到之間還有兩個字,那就是做到。當你只是想的時候,那就是幻想,而當你做到之後你才會有成功。那個時候別人就會從對你的嘲諷變成對你的誇讚。

《遊子吟》:每一個寒門子弟的衣箱裡,都有母親臨行密密縫的棉衣

②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哪怕只是發個短信。

王鳴盛42歲時,母親就去世了。母親沒有過過好日子,一輩子都在為了兒女付出。好不容易等到自己飛黃騰達,成為高官了,他有能力讓母親過上舒適的日子,讓她不再被風吹雨打,辛苦操勞了,但母親卻沒有機會了,他也沒有機會好好侍奉母親了。

我們現在也是一樣,兒女們在外打拼很少能夠顧及到父母。但是我們跟古人不同的是,我們可以通過手機跟他們進行聯繫,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打電話給他們,陪陪他們聊聊天,就算不能見面說句話也是好的,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

③貧窮很可怕,但卻並不可恥。

劇中的王鳴盛全家都穿著破舊的衣服,連遮風禦寒的門都沒有,只能任寒風吹進來,瑟瑟發抖。他也經常因為穿著破爛的衣服去上學,被小朋友們嘲笑辱罵甚至遭受毆打。但他並沒有因為被冷眼被嘲諷,就不再出門上學堂。他仍然挺直了腰桿,出門上學甚至去考試。

世界上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有錢的人少,而沒有錢的人多。但很多人都羞於露出自己的貧窮,購買奢侈品來充當自己的面子。貧窮的確很可怕,因為他會讓我們喪失自己的自尊,慢慢滴入塵埃中,但是貧窮並不可恥,只有經歷過貧窮的人才會發奮掙錢。如果王鳴盛恥於暴露自己的貧寒不再出門,那他又怎麼可能考中榜眼呢?知道自己缺少什麼而努力去獲得,這才是面對貧窮最好的辦法。

總結一下:

動畫短片《遊子吟》中的四合院以及清朝官服、灶臺、童子試的中榜文書都是主創們根據史料考據而來,故事版本也是根據王鳴盛的真實經過而稍加改編。劇情考究、細節到位,終於歷史,還原歷史。由此可見主創團隊的用心,以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決心。

從古至今,母愛就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古代文人墨客將對母親的愛寫在古詩裡、刻在典故中,希望今天的我們也能在享受母愛的同時,珍惜母親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