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春天,走進彌川壩子,猶如走進一個七彩花園,在蔬菜、油菜花、桃花的裝點下,整個壩子生機勃勃。

舉全縣之力,耗時6年耗資35.63億元的脫貧攻堅戰迎來決勝時刻。6年來,彌渡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規劃產業發展、引領轉移就業、破解群眾急需解決難題,畫出了一個個以人民為中心的“幸福圓”。

蔬菜產業點燃致富“引擎”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雖是初春,但魯滇農民合作社基地裡卻一派“瓜果飄香”的景象。合作社負責人鹹佔榮帶領記者一行參觀了合作社的黃瓜、番茄基地。“再過一週左右,第一批黃瓜和番茄就要運往成都直銷點,今年的收成一定很好。”

而在彌渡縣新街鎮十字路大蒜交易市場,夕陽中,蒜農正忙碌交易著。“市場上每年有10個月的‘高峰期’。”市場負責人尹德介紹,以十字路大蒜交易市場為中心,每天有200多噸大蒜銷往昆明、湖南、河南等地。

“彌渡蔬菜栽培歷史悠久,是全國菜籃子產品生產先進縣、全國大宗蔬菜16個重點縣市區、全省首批16個無公害蔬菜行動計劃縣之一、省蔬菜產業‘一縣一業’特色縣。”彌渡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陸成瑞介紹,2019年種植蔬菜22.4萬畝,產量95萬噸,銷往全國各地,產值23.3億元,菜農來自蔬菜產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360元。蔬菜產業走出了一條符合彌渡實際的高原特色產業扶貧之路,成為彌渡縣致富增收的“引擎”。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陸成瑞介紹,當前,彌渡已建成10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8.4萬畝蔬菜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150畝工廠化育苗基地、3個蔬菜無土栽培示範點、4個州級蔬菜生產示範家庭農場、3個州級以上蔬菜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建成全國最大單品櫻桃番茄無土栽培生產基地,蔬菜產業迅速做強做大。全縣累計培育蔬菜產業化龍頭企業14個、蔬菜類農民專業合作社72個、蔬菜家庭農場24個、蔬菜種植大戶33戶,春沐源成為大理白族自治州唯一接入省級數字農業示範的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輻射帶動周邊4.6萬農戶發展蔬菜產業,同時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近3000人到合作社、家庭農場、加工企業等務工,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有力促進了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在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的同時,傾力打造具有彌渡特色的蔬菜“名片”。彌渡大蒜、大青菜、酸醃菜、大芋頭4個產品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實現“創造一個名牌,激活一個企業,帶動一片產業”的目標,提升了彌渡農產品綠色、生態、安全、健康的整體形象。

轉移就業成為增收法寶

2月19日清晨,彌渡縣2020年第一批務工專車啟程,來自全縣8個鄉鎮的54名勞動力乘坐縣委、縣政府統籌安排的務工專車到達昆明後,再轉至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務工。彌渡縣8.62萬勞務大軍輸出由此拉開帷幕。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我們在東莞務工,非常感謝政府對我們返崗人員的關心和支持。”來自德苴鄉德苴村委會黑泥海村務工人員李映珍表示。

“彌渡縣常年在外務工8.62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7萬人,勞務經濟年收入達31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勞務輸出大縣。抓好勞務安全有序的輸出工作,事關千家萬戶切身利益。”彌渡縣人社局副局長、就業局局長方雲峰介紹,近年來,為確保勞務輸出安全、有序進行,彌渡縣通過技能培訓輸出一批、勞務對接轉移一批、落實獎補鼓勵一批、發展產業穩定一批、扶貧車間吸納一批、鄉村公崗安置一批、創業扶持帶動一批“七個一批”促就業助脫貧,持續提升勞動力轉移培訓精準度和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確保勞動力尤其是貧困勞動力“想出去、出得去、留得住、能增收”。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彌渡縣就業局工作人員陳夢超介紹,今年,彌渡積極主動對接彌渡籍在外務工人員聚集的企業和當地人社部門,以點對點、一站式服務,護送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

“海底撈用工輸出基地——彌渡”是大理州響噹噹的勞務輸出品牌,也是彌渡縣將“勞務對接轉移一批”落到實處的一個縮影。彌渡縣與海底撈集團人事部“嗅才招聘”合作成立勞務工作站,為彌渡籍海底撈務工人員提供求職、用工登記、職業介紹、就業推薦、崗位援助等精準就業服務,及時反饋用工信息和交流務工人員信息,輸送了8000多名彌渡籍務工人員。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紅巖鎮清水溝村是一個彝族聚居的深度貧困村,共512戶2103人,地處高寒山區,人均耕地不足0.2畝,產業發展條件受限。該村因地制宜,強化技能培訓,有效引導1215個勞動力轉移就業,2019年勞務收入佔村總經濟收入的80%,貧困發生率從97.8%降至1.9%,成為彌渡縣依靠就業脫貧的典型村。

據瞭解,彌渡縣健全轉移就業長效機制,健全用工信息採集、勞務輸出對接、維權保障一條龍服務體系,訂單式輸出,採取有組織大批量的對外輸出和縣內就近務工相結合的方式。就業一人,帶富一戶。當前,就業已成為彌渡脫貧決勝的制勝法寶。

安全飲水澆灌幸福心田

“兩德兩鹿”是大理州最為乾旱的四個鄉鎮,其中一“德”就是彌渡縣德苴鄉,“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是其曾經的真實寫照。德苴鄉13個行政村都是“看天吃飯”,其中旱情又以青雲、青豐、太平、李豐組成的北片區最為嚴峻,降雨量少、雨過水走,水源點少、水資源都匯聚在花魚洞,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嚴重,乾旱成為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攔路虎”。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德苴常年乾旱,花魚洞雖然有水,但是水在箐裡淌,人在山上住,夠不著,用不上,家裡都快吃不上水了,地裡的作物快被烤焦了,可水卻嘩嘩地流走。”李豐村黨總支書記、主任陳仕林的記憶深處,留存著一代代缺水焦慮的“痛”。

2018年,缺水的“痛”發生了根本轉變——德苴鄉實施了投資2013萬元的北片區光伏提水工程,這也是雲南省單體投資最大的提水工程。工程採用一級提水方案,以花魚洞溶洞水為水源點,建設光伏發電場15畝,新建水泵房1個,通過光伏提供電力支撐,水泵揚程900多米,再通過近80公里的輸水管網,以及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閘閥、減壓井,將水分到北片區各個村莊和地塊。項目於2019年1月竣工通水,每天可抽水400至600立方米,年供水量達15萬立方米,解決了北片區13個自然村7490人、21000頭大牲畜及16952畝耕地的生活生產用水難題,告別人背馬馱的取水歷史。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太平村委會黑郎基村村民亐紅文說:“自從實施了提水工程,我們村安裝了入戶管道,自來水接到了家裡,煮飯、洗菜甚至洗衣服都不用出門,生活方便了很多,就連豬和牛也敢多養幾頭了。”

工程通水後,德苴鄉引導4個村委會成立了北片區供水工程用水戶協會,黨員、群眾參與工程使用、管護,實行階梯水價,合理調配供水,“一事一議”選取第三方管理機構,建立管理制度,真正達到“項目有人管,運行有保障,農民有水用,工程長受益”的水利管理改革目標,源源不斷的水源惠及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光伏提水工程只是彌渡縣解決用水問題的一個典範。

“好一個彌渡川,兩頭有水中間幹”是彌渡水資源分佈的真實寫照。2014年以來,面對嚴峻水情,彌渡縣持之以恆抓項目,全縣共整合投入資金1.78億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226件,鞏固提升21.79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其中千噸萬人以上供水工程6件,千人以上供水工程39件,行政村100%通自來水,農村集中供水率99.1%,自來水普及率98.01%。如今從集鎮到鄉村,從壩區到山區,全民共享安全飲水的目標逐步成為現實,真正把水澆到“窮根”上、潤到民心上。


作者: 雲報記者 博達 縣扶貧辦 羅蔚華 德苴鄉 李麗君


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