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撰文 | 古城校尉

2020確實是神奇的一年,我們見到了太多從前未有的事。

2月25日國常會上確定了一件事:人民銀行“增加再貸款再貼現5000億元,通過中小銀行實現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資金定價為2.5%。但是到了西安,這次傳導有的新招:

1: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直接把使用這次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包裝為“央行·復工助力貸”、“復工再貼”,這是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營業管理部史上首次把政策工具做成了“產品包”。

2: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為西安爭取到了“充足額度”,對法人銀行發放符合條件的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人民銀行可以等額“報銷”,即“先貸後借,多用多借”,目前3家本土法人銀行齊齊立下“軍令狀”,首期申請總量達到65億元。

3: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為使用這筆錢設定了“期限窗口”,要求自2月26日至6月30日完成對小微企業的真實投放。此舉意味著確保宏觀貸款不失速的前提下,不僅5家國有大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不低於20%,而且對地方法人銀行“馳援小微”也提出更高要求。

4: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為各家本土行使用專項額度資金設定了貸款利率上限,換算成目前的利率水平就是要低於4.55%,與之前本土行以自有資金髮放的小微貸款要普遍低2-3個百分點。

5: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也意識到好的政策產品包裝也必須依靠廣泛的市場推介,3月7日,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央行·復工助力貸”上線“長安企融”金融服務平臺,廣泛徵集復工復產企業的貸款需求,實現了“微信掃一掃,貸款我知道”。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金融棒棒糖能感覺到,人民銀行作為“最精妙的機關”(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魏革軍行長語),在抗擊疫情恢復經濟的背景下,充分體現了人民銀行“政治屬性、宏觀屬性、央行屬性”的高度統一,在前期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援抗擊疫情物資保障企業之後,又以“央行·復工助力貸”為主打的政策工具產品接續金融支持經濟恢復和保工復產之重任。


人民銀行的邏輯

能夠讓央行直接出手的,註定是大事。我們先看看這個“央行·復工助力貸”的基本情況:

1:對象:一是小微企業,含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二是涉農經濟主體,含涉農企業、新型農村經營主體、農戶。

2:期限:最長一年。

3:價格:這是關鍵,人行再貸款定價是2.5%,要求商業銀行按照最近一期LPR加(不超過)50個基點投放,小微企業拿到手不高於4.55%。

4:渠道:3家本土法人銀行,分別是長安銀行、西安銀行、秦農銀行,5家村鎮銀行,分別是新華村鎮銀行(長安區)、海絲村鎮銀行(鄠邑區、臨潼區)、中銀富登村鎮銀行(藍田縣)、周至農科村鎮銀行(周至縣)。

好了,基本信息就是這樣,讓我們進入兩個關切點。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一:央行為什麼急著直接出手?

當然首要是因為疫情導致大量小微企業難以為繼,但實際上人民銀行心裡很清楚,“中小企業貸款難”是個長期問題。

對於一線操作的商業銀行來說,小微貸款“吃力不討好”,例如相對收益低(做100個小微還不如做1單大公司),不良風險高(小微企業運營本身挑戰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監管層其實想了很多辦法,例如從“三個不低於”一路推到“兩增兩控”,其核心就是“強行要求”商業銀行保證小微投資量。

但在2015年前後,商業銀行告別“黃金10年”,2位數的淨利增長成為歷史,在BAT衝擊下,傳統小微業務受到大數據挑戰(例如微眾銀行3年內將“微業貸”做到了1800億元),很多商業銀行做小微實際上是“為了滿足監管要求而已”。

2019年前後,經濟下行加速,資產荒之時,存款立行導致吸儲成本抬頭,中小銀行資本壓力加大,出於考核壓力、盈利壓力、風控壓力,中小銀行雖有心加碼卻多感力有不足。

這個情況下,疫情的爆發,使得一直存在的“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貴”嚴重加劇,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調控者,人民銀行方才出手,直接提供廉價資金。

二:這筆錢便宜錢用起來難在哪兒?

這次央行再貸款的提供的成本只有2.5%,資金肯定是便宜的,否則誰還費這麼大勁啊。但商業銀行終究是要賺錢的,起碼不能虧。我們可以簡單算個賬。由於“信貸利率—資金成本—業務成本—風險溢價”才等於利潤,尤其是本土銀行負債端資金成本通常要在4%以上,這樣一看,在資金成本相對定的前提下,業務成本和風險溢價使得小微貸款在真實場景下是“比較貴”的。

有統計顯示,小微企業真實貸款利率達到10%,考慮到中小銀行獲取資金的成本比國有大行遠遠要高,加上鎖定的風險也相對較高,很多小微企業獲得融資的綜合成本會達到13%以上(如果計上擔保費用的話),銀行覆蓋高風險成本要求定價水平維持高位,小微授信門檻低了銀行難以維持可持續經營,單純從這個角度出發,追求高風險與高定價統一是銀行盈虧平衡的必然邏輯,但對整個經濟系統而言卻無法達到所謂帕累託理想效率,長期為經濟社會輿論所詬病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與貴問題自然將矛盾指向銀行,銀行也是一肚子苦水,百口莫辯。

對於“央媽報銷”一事,市場專業人士表達瞭如下觀點:

突然降臨的新冠疫情,使得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與貴問題失去了爭論的機會,金融對實體經濟“輸血”是必然的,如果銀行再堅持對高風險與高定價統一商業邏輯最終面對的肯定是經濟與金融雙輸的結局。央行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政策優惠支持+結果導向考核”,關鍵是要看金融機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被調動起來!你的資金成本高問題我來解決,但我要求你把信貸門檻和利率定價給我降下來,而且必須要按我的政策導向去投放。而且這回央媽給了法人銀行200個BP左右的加點利差,如果這個時候銀行再一筆筆的算計發放貸款的賬面收益,抱怨什麼“保本難”、“微利贏”、“監管嚴”……,顯然這些都成了銀行說不出口的“藉口”,銀行的短期小算盤打不成了,只能去算長期金融市場競爭的大帳,潛力客戶積累、倒逼經營轉型、地方法人機構壯大發展等問題終於再次被排上了優先日程,儘管路還很長、路途艱難曲折,但還是要走。實踐將再次證明,改革進程中複雜和系統性問題,無法在靜態和原點中去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與貴問題更加適用這套方法論。因此,抗擊疫情背景下本土銀行發放“央行·復工助力貸”是在接受一場金融資源配置能力的“短跑計時賽”,長中看短,短中見長,金融市場競爭不僅要有實力,還取決於銀行自我戰略發展的意識和主動。


機構有沒有積極性?

這筆錢會不會真有用?

是這檢驗“最精妙機關”貨幣政策傳導成敗的關鍵所在。金融從業者其實都很清楚,作為貨幣管理機構,人民銀行的政策出發點肯定是沒問題的,但現實又往往很骨感,銀行面臨的痛苦指數也不低。

其原因就是上文所說:對小微業務部門來說,划不來,風險大,出了風險還不能免責等。對銀行高管來說,強監管、強考核下,只能抓當前相對賺錢且把握大的業務,尤其是對上市銀行及擬上市銀行來說,報表必須漂亮。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但金融棒棒糖對本次“央行·復工助力貸”卻很有信心,因為這是一個特殊時期,無論是管理機構還是商業銀行,“大家都在算大賬”。同時,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再貸款專項額度的著力點是針對本土法人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因“天然基因”在小微業務端,還是相對比較用力的。

首先,這筆錢虧不了。

人行以再貸款方式給到8家機構錢時,定價是2.50%(比此前支農支小2.75%還要低),要求商業銀行在LPR上加點不能超過50個基點。在實際商業銀行的運營,2.5%加上風險資本消耗會達到4%,若再計上業務成本,理論上不會超過4.55%,這就意味著“平價或微利”。在疫情之下,這點政治擔當還是必須的。

其次,容忍了合理套利空間。

人民銀行再貸款專項額度的方向是“首貸”、“信用貸”和“無還本續貸”,如果說“首貸”、“信用貸”佔據的風險成本還比較高的話,續貸則很容易成為機構“白名單”內的既有客戶,利於用本次廉價資金置換原來的高成本資金。

當然,話說回來,這也只停留在理論可能上,因為在3家“本土大行”好幾百億的存量貸款來算,這點套利可以說微不足道,不會形成影響決策的考慮因素。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更關鍵的是,咱們這幾家本土商業銀行是“真心幹小微”。我們重點看看3家大的法人銀行:

1:長安銀行《2018年年報》中披露,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 417.69億元,較2017年增加 87.17 億元,增幅超過24%。小微企業貸款餘額佔全部貸款餘額的 36.52%,其中單戶1000 萬元以下為 140.72 億元,較年初增長28.12%。支持小微企業 4966 戶,較上年末增加 399戶。

2:西安銀行在《2018年年報》中披露,小微企業貸款 243.10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43.41 億元,增幅 21.74%,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數4804 戶,全年累計新增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142.84 億元。

3:秦農銀行在《2018年年報》中披露,全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85.15 億元,較期初增加 180.2 億元,增速 59.09%。

這其中,長安銀行的決心很大。在2月28日“金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新聞發佈會上,長安銀行王作全行長表示:將千方百計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包括)積極向監管部門申請在銀行間市場公開發行30億元專項小微金融債,向人民銀行申請30億元支小再貸款和20億元再貼現資金;同時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10億元轉貸款資金。以上三項預計將籌集資金90億元,全部用於支持我省民營及小微企業防疫抗疫及復工復產。

金融棒棒糖獲悉,2019年,全市金融機構1000萬元以內的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700億,三家本土銀行佔比15%左右,大約110億出頭,假設這次三家本土銀行發放“央行·復工助力貸”非常給力,借力央行政策傳導的“東風”,西安小微企業貸款市場份額很有可能面臨一次重新“洗牌”。4個月內三家聯手發放“央行·復工助力貸”達到60-70億,其小微貸款市場份額有可能超過20%,較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這無疑將成為區域金融市場競爭格局轉型的“分水嶺”。

我們可以期待,6月30日後,三家本土銀行能夠給人民銀行交上一份“滿分答卷”。


民營小微企業如何“被傳導”

人民銀行是貨幣管理機關,歷來是算大賬的,但這一次主動算了一個小賬:在其推廣用的微信長圖中可見,若以小企業貸款成本7.5%計算,1年期100萬元的貸款,小微企業的利息支出最少可以降低2.95萬元。如果以真實場景中常見的10%利息計,省下的就更多了。

回到西安市的狀況來看,疫情衝擊下的民營小微多數痛不欲生,以我們數篇報道為例,如《西安餐飲老闆:100%退訂,員工主動提出緩發工資》、《西安招商國旅總經理:我們損失200萬!出境遊退費壓力大!》,院線、餐飲、旅遊、酒店幾乎都用了同一個詞“毀滅性打擊”。

宏觀上也好不了多少,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及對策建議的調研報告》顯示,虧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超過70%,接近90%的公司撐不過3個月。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那麼人行西安分行這次“央行·復工助力貸”在多大程度上會獲得真實效用呢?金融棒棒糖對此還是抱有強烈信心,因為我們發現除了商業銀行“正在力推”之外,地方政府已經大面積動了起來。

一:大量配套政策有望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貸款成本。

例如,2月28日,西安市王勇副市長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西安市“鼓勵地方法人銀行按照總規模50億元額度,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存量客戶開展續貸業務並下調貸款利率1個百分點,其中市級財政給予單戶0.5個百分點的利率貼息”。那麼,這0.5個百分點的貼息啟動之後,無論是不是直補,應該都能讓利率下降。

例如,高新區免除了政策性擔當費用(高新金控旗下的創新擔保),曲江對區內重點文旅企業的銀行貸款提供100%的貼息(為期1年),對區內小貸公司下調利率進行50%的補貼。下一步需要人民銀行關注的就是“如何綜合這些政策,形成一個更清楚的優惠包”。

二:大量區域政府開動火力宣傳“央行·復工助力貸”。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上圖為航空產業基地、曲江新區、經開區官方微信的推廣,基本都明確展示了區內授理銀行的聯繫人和聯繫電話,高新金融辦還在辦事平臺上發佈了《關於徵集“央行.復工助力貸”專項融資需求的通知》。

不難看出,作為西安“金融敏感度最高”的幾個主體,都已充分知曉了人民銀行這項“特殊政策”,合力正在形成。

撰寫此文時,採編團隊的年輕人問:如果說這一次“央行·復工助力貸”明顯有短期對沖訴求的話,長期鼓勵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的意圖,如何在未來得到有效傳導呢?

這是一個巨大的課題:

從小處看,這是一直存在的利率雙軌制:金融市場形成的借貸便利(MLF,麻辣粉)使得銀行間資金成本基本市場化了,但在客戶能觸碰到的存貸款市場上,商業銀行更傾向於長期形成市場競爭定價格局。為了衝破這個壁壘,央行寄望於市場化報價的LPR機制(老婆餅),這是鼓勵商業銀行分類報價,在MLF上加點,實現一個市場化價格,最終實現利率下行,惠及廣大民營小微企業。但實際上,MLF必須要對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銀行內部的資金批發價格)產生傳導效果,而FTP價格在各銀行之間定價差異很大,這與銀行的資本實力、融資渠道、風險管理、客戶結構以及稅收成本、風險補償政策等密切相關,單一靠MLF來傳遞降成本的信號,當下顯現的並不明顯,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從大處看,央行能夠出手的主要是資金價格和資金供給,在中小企業面臨困境之時,也許需要再把希望寄託在“大幅降稅”和“破除管制”上,前者國務院已經做了許多,但營改增對中小企業的效果其實是有限的,後者則需要大量國企退出競爭性領域,給民營留出空間,不要讓大家“賣一輩子涼皮”,小企業真正的魅力是成長性,不單獨是為政府解決一些低層次就業,如何鼓勵這些小企業成為“規上企業”、“骨幹企業”甚至是“國家企業”,才是個大問題。畢竟,20年前的京東只是中關村一個小櫃檯而已。

讓回到“央行·復工助力貸”,作為本土財經觀察者,我們還是對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的“創意”大加讚賞,雖然是執行人總行的要求,但“品牌化”的辨識度更高,同時通過大量的政策專項解讀會讓商業銀行、區域政府去響應,終歸是近幾年來少有的一筆。

最後,我們期待的是在某一天,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來電說:“央行·復工助力貸”、“復工再貼”發放已經突破100億,我們正在申請新的額度,這就意味著西安會有成千上萬家民營小微企業享受到了“央行的直接補血”。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附:央行·復工助力貸簡介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央媽”報銷:3家本土行“誓投65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