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童體重不足10斤,竟是因親媽這樣喂!別再這樣喂輔食了

最近發生的一則新聞,讓人看了很氣憤。澳大利亞一名19個月大的女嬰突發癲癇,父母將女孩送到醫院後,醫生一看嚇了一跳,

女嬰已經19個月,但體重只有4.9公斤,連10斤都不到,看起來只有3個月大! 醫生全面檢查後,發現女童嚴重營養不良,就懷疑女嬰遭到了父母的虐待,立馬報了警。警方調查後發現,這對父母是堅定的素食主義者,不僅自己吃素,還要求家裡的幾個小孩跟著一起吃素,結果造成幾個孩子都是嚴重的營養不良。但這對父母卻說:你們不懂,我這是為了孩子好。

2歲女童體重不足10斤,竟是因親媽這樣喂!別再這樣喂輔食了

尤其是最小的這個女兒,居然自打出生之後,就完全沒有吃過任何奶蛋製品,只吃過燕麥、土豆、烤麵包、米飯這樣的穀物、蔬菜來獲取營養,就連她的智商發育也受到了影響。


3歲以前是身體發育的黃金期,需要攝入多種營養,而這對父母竟然只給孩子吃主食,導致嚴重營養不良,以至於2歲了仍然沒有長牙,不會坐,更別提站立和走路了,模樣和3個月大的寶寶幾乎沒什麼區別。

2歲女童體重不足10斤,竟是因親媽這樣喂!別再這樣喂輔食了

相信像這樣的父母肯定是非常少了,但生活中有一些輔食不少家長以為很好,經常給孩子吃。但從本質上看,它們屬於“糟糕的輔食”,不推薦給寶寶餵食。快看看,你中招了嗎?

01

清稀飯

稀飯清淡好消化,且寶寶吃了不會上火,不少媽媽會把稀飯當做寶寶最常吃的輔食。但是它的糟糕之處在於,營養密度非常低,除了澱粉就是水,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且煮的時間越長,維生素的損失越多,難以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要。


營養密度是指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濃度。在同等熱量(比如1千焦熱量)的情況下,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等營養素的含量越多,那營養密度就越大。

2歲女童體重不足10斤,竟是因親媽這樣喂!別再這樣喂輔食了

寶寶處於成長髮育期,這個階段他們胃口不大,即需要的熱量有限,但對於營養的需求卻很大。如果我們不注意,餵了寶寶很多像清稀飯這樣的“低營養密度”食物,那他們就不知不覺吃下很多佔肚子的東西,產生飽腹感,影響奶水的攝入,使得身體卻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長期以往,就會影響寶寶智力發展和身體發育。

媽媽們如果要喂稀飯,還要加入不同的食材,例如蛋黃、肉末、菌菇、各種時令蔬菜等,熬煮成輔食粥,從而提高它的營養密度。

02

果汁

很多媽媽會認為果汁也是很好的輔食,因為自家榨的果汁純天然零添加,為什麼不能喝啊?


其實,果汁完全沒有大家想象那樣有營養,當把一個水果榨成果汁以後,它所含有的果膠、膳食纖維、鈣、鐵等礦物質,都留在了殘渣中,剩下的大多數是糖分。

2歲女童體重不足10斤,竟是因親媽這樣喂!別再這樣喂輔食了

一杯果汁的營養成分有:

◆ 主力軍:水

◆ 其他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主要有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這些碳水化合物的濃度高達11g~16g%,而母乳和標準嬰兒配方奶的碳水化合物濃度才是7g%。

◆ 膳食纖維:果汁中一丁點果肉都沒有的話,抱歉,這杯果汁所含的膳食纖維幾近為零。纖維素是從“水果——果汁”這個過程中,損傷最為慘重的一員。

◆ 脂肪或膽固醇:抱歉,還是零。

◆ 蛋白質:微量

◆ 礦物質:維生素C、維生素A、鉀

用蘋果舉個例子:


半杯蘋果片含有1.5克纖維,30卡路里熱量,5.5克糖;


半杯蘋果汁含有0克纖維,30卡路里熱量,13克糖


果汁營養不多但熱量多糖分多,還佔肚子,影響母乳和配方奶的攝入量。長期下來可能會增加肥胖的風險、導致寶寶形成偏愛甜食的習慣。另外,如果不及時清理口腔,容易形成齲齒。對於正在長牙的寶寶,喝果汁不需要咀嚼,相當於減少了鍛鍊咀嚼的機會。


所以,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以下兒童不要食用果汁,果汁飲料更是不能喝。

2歲女童體重不足10斤,竟是因親媽這樣喂!別再這樣喂輔食了

水果、水果泥、果汁,所含有的營養是層層遞減的,所以應該優先選擇水果和水果泥。不僅營養丟失少,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03

菜水

很多媽媽考慮到菜泥較難消化,或寶寶不喜歡吃等緣故,會把蔬菜加工成菜水,即把蔬菜放到水裡煮幾分鐘,然後餵給寶寶吃。


然而用水煮蔬菜,實際上就是燙焯蔬菜的過程啊!菜葉上殘留的農藥、草酸等,都會溶解在水中,這樣的菜水不僅沒營養,還有可能危害到寶寶的健康。另外,菜水本身也沒什麼營養,容易佔據寶寶本來就小的胃,影響寶寶的奶量或對其他輔食的攝入量。

2歲女童體重不足10斤,竟是因親媽這樣喂!別再這樣喂輔食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蔬菜用煮開的水燙焯一遍,再加工成菜泥或碎菜給寶寶吃。

以上提到的清稀飯、果汁和菜水,都屬於不推薦的輔食,那麼怎樣的輔食才算得上是好的輔食呢?

好的輔食都具備哪些標準?

1、一種主食作主要成分,米糊、麵條、稀飯等,都是常見的類型。同時注意搭配其他食材,如肉類、魚、蛋類、蔬菜等。保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及其它微量元素的攝入(尤其是鐵)。


2、輔食的軟硬程度、加工性狀,應該和寶寶當前的消化能力、咀嚼能力等相匹配,使寶寶進食和消化都沒有困難。


3、輔食中不含有骨頭和堅硬的小塊,不存在卡喉、嗆喉等風險。


4、輔食所用的食材新鮮,製作過程乾淨衛生。1歲內少糖無鹽,不加佐料;1歲後堅持清淡飲食。


最後送一首輔食歌謠給大家,覺得有用的可以點下右下角“好看”。

寶寶輔食莫著急,六月米粉開始加,

高鐵不甜是必須,由稀到稠逐步加。

三天觀察不過敏,根莖蔬菜就跟上,

土豆南瓜紅薯好,適合吞嚥無汙染。

香蕉蘋果泥也行,菜水果汁切勿上,

飯後白水成習慣。米粉持續加倆月,

糙米燕麥輪流上,七月繼續各種泥,

慢慢開始喝爛粥,綠葉蔬菜方可加,

瘦肉肝泥可開葷,補鐵營養全靠它,

雞肉鴨肉慢慢來,八月蛋黃魚肉方登場。

咀嚼吞嚥是關鍵,各種菜泥變菜末,

食物性狀很重要,逐步變糙鍛鍊娃,

水果可用咬咬樂,吸管喝水成習慣。

十月一天吃三頓,營養搭配莫忽視,

嚐遍美食不挑食。一歲以前奶為主,

偶爾厭食屬常見,觀察過敏很重要,

溼疹腹瀉都要停,鼻涕咳嗽需謹慎,

至少半年再復吃,消化吸收方能好。

一歲以後加油鹽,寶寶可以吃全蛋,

大豆解禁可嘗試,各種軟飯麵條上,

自己吃飯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