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紀委書記王西華的“剛”與“柔”


 “老奶奶,您的身體還好吧?疫情期間生活各方面有保障沒有?”

  “好啊好啊,生活也不用我老婆子愁了,你看……這些都是社區幹部給送來的。”八十六歲的胡先榮婆婆指著屋裡擺放的生活物資,滔滔不絕,“前天社區給我送來了1000元救助金,還派人幫我修門、收拾屋子。這些時,天天還有醫生過來給我量體溫……”

提問的,是湖北省紅安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西華。答話的,是該縣南門崗社區的一位“三無”(無收入、無子女、無勞動力)耄耋老人。

王西華是該縣城關鎮南門崗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牽頭人、“南門防線”的總指揮。


特別報道:紀委書記王西華的“剛”與“柔”


本網訊(湖北日報通訊員倪先勝報道)


 


南門崗社區疫情嚴重:確診21人、確診疑似69人、發熱28人、無法排除患者14人、“兩山”19人。這裡,已然成為全縣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

數字觸目驚心,王西華不敢懈怠,整個春節都在一線下沉指揮、組織實施南門防"疫"阻擊戰。

王西華貫穿於"戰疫"的意圖明確:打贏、打好、打實!

為確保一戰全勝,他又相繼發佈嚴厲的倒逼問責通令和"戰場"紀律,號令參戰黨員幹部嚴防死守、"不勝不休"!

在緊盯"前線"的同時,王西華把慈柔的目光投向那些困難群眾的"菜籃子"、"米袋子",強調把困難群眾特殊時期的特殊關愛提高等級,要確保"不漏一人、不落一家",不能大意馬虎。

以上的對話,就是王西華對社區執行力的一次檢閱。


特別報道:紀委書記王西華的“剛”與“柔”


南門社區歷來有關愛獨居、空巢、"雙特"及困難家庭的傳統,檔案較齊全。但社區黨總支認為,此次疫情來得突然,轄區內的困難人群會意外增加,如果按檔案照本宣科,既不符合王西華書記"不漏一人、不落一家"的總要求,也體現不出"特殊關愛"的社會責任。

為此,社區成立專班,一是利用"網格"優勢開展全域摸排,二是對確認的困難群眾實施全面救助……

七十歲的婆婆王素珍,是西華書記牽心的獨居老人。老人命運多舛,兩個兒子先後去世,下崗的女兒生活又捉襟見肘,一直為南門社區所關注。疫情初期,社區就把老人的生活納入救助範疇,指定社區幹部落實包保。在社區的關愛下,老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見面就誇"共產黨好、社區幹部好"。

周明益是企業退休工人,身患殘疾長年抱病。2016年兒子去世後,年幼的女兒與爺爺周明益相依為命,家庭的變故讓她形成了心理障礙,境況讓人唏噓。為保障爺孫倆疫情期間的生活不受影響,社區多次送去生活物資、代其購買備用藥品,還發放了800元生活救助款。同時,社區還指定女幹部,對其孫女開展一對一心理疏導,帶她融入到社區志願活動行列。周明益告訴社區幹部,孫女自通過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後,每次回家後的高興勁十足,感謝社區幹部對他爺孫的關愛。

袁繼凱、秦香梅是一對離異組合夫妻,雙方的子女拒不履行贍養責任。兩位老人因為年事已高,袁繼凱偏癱十餘年,秦香梅又患多種疾病,退休工資支付完醫藥費後,家庭生活左右支絀,一直是南門社區關注的空巢老人。此次疫情發生後,社區除定期帶醫生上門為其檢查測溫外,還發放了相應的生活補助費。

曹根民是河南人,因疫情突發滯留在南門40多天。他是南門社區落實西華書記要求,通過地毯式排查出的首個滯留打工人員。經排查黨員開導,身無分文的曹根民向社區求助,社區高度重視,立即聯繫旅館,對其生活吃住作了周到安排。曹根民在得知社區為他支付了所有後續費用後,號啕大哭,哽咽著重複一句話:感謝湖北、感謝紅安的領導……


特別報道:紀委書記王西華的“剛”與“柔”



王西華的“剛”與“柔”,是阻斷疫情逾越南門防線的關鍵因素,激發了黨員幹部共克時艱、眾志成城的抗疫動能,提振了人民群眾抗疫的信心:有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南門防線”——固若金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