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頻發永續債 險資認購動力強

近日,郵儲銀行獲批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800億元永續債,這是今年以來獲批發行永續債規模最大的銀行。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包括郵儲銀行、東莞銀行、華融湘江銀行、湖州銀行、江蘇銀行、桂林銀行和廣西北部灣銀行在內的7家銀行共計獲批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以下簡稱“永續債”)近1200億元。

分析人士稱,發行永續債有利於銀行補充資本,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銀行永續債的發行得到險資的踴躍認購,當前利率下行環境下,險資更加關注永續債,此類資產與保險負債可以進行比較好的久期匹配,長期資產回報率也相對比較高和穩健。

今年7家銀行獲准發行

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銀保監會官網信息梳理發現,除郵儲銀行外,今年還有6家銀行獲批發行永續債,且均為中小銀行。1月16日,東莞銀行獲批發行不超過30億元永續債;1月17日,華融湘江銀行獲批發行不超過60億元永續債;2月21日,湖州銀行獲批發行不超過20億元永續債;2月24日,江蘇銀行獲批發行不超過200億元永續債;同日,桂林銀行和廣西北部灣銀行分別獲批發行不超過40億元和不超過30億元永續債。

事實上,從2019年起,銀行永續債發行就迎來了高潮。據記者統計,去年有多達15家銀行共計發行了16只永續債,合計發行規模達5696億元。

某銀行業研究員表示,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有利於非上市中小銀行補充非核心一級資本,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迴歸本源。此外,發行永續債還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資本擴充之後,可促進銀行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有利於解決銀行股權投資瓶頸,提高銀行參與股權投資的積極性,推動債轉股等工作開展。

政策利好永續債流動性

2月28日,央行開展了央行票據互換操作以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操作量為50億元,期限3個月,費率0.10%,以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銀行需要有充足的資本金,永續債是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重要渠道。央行票據互換工具可以增加持有銀行永續債的金融機構的優質抵押品,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認購銀行永續債的意願,從而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為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創造有利條件,也有利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緩解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據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介紹,下一步央行還將從多個方面探索完善對永續債發行的支持。一是在擴大投資者範圍方面。考慮推動商業銀行資本債券在銀行櫃檯發行,允許合格投資者和高淨值投資者投資,擴大境外機構的投資,推動基金、年金等長期投資者參與等;二是在政策措施方面。繼續優化資本補充債券的政策框架,比如簡化發行審核的程序,儘快明確永續債的稅收政策;三是利用債券市場進行資本工具的補充,從減計型永續債到轉股型永續債的探索等。

險資積極配置

號稱“長線資金”的險資日益成為永續債投資陣營中的重要一員。此前,浦發銀行發行的永續債中,保險公司獲配規模近80億元,佔總發行規模的26%;另據徽商銀行相關人士透露,其發行的永續債也獲得保險公司的踴躍認購,最終獲配比例近30%。

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我們在永續債發行中感受到,保險資金對永續債的投資興趣較高。永續債風險不高,定價比較合理,額度大且期限適合保險投資。”

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認為,險資具有規模大、期限長等特徵,尤其是近年來保險公司大力推行長期保障型產品,負債久期拉長,對長久期資產配置需求增加。允許保險資金投資銀行永續債,將增加保險資金長期限可投資資產,降低保險公司資產負債錯配程度。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股票市場出現波動,市場利率加速下行,給保險資產管理帶來很大挑戰。

某保險資管人士表示,為應對低利率,保險公司一般將強化資產負債管理、拉長久期,不斷尋求能夠提升資產久期對沖的工具。而險資擬拉長配置期限,可能會關注永續債投資機會,此類主體穿越信用週期的能力較強。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此前也表示,將關注新的投資品種,例如永續債、優先股和新型不動產。這類資產是長期資產,與保險負債可以進行比較好的久期匹配,長期資產回報率也相對比較高和穩健。(記者 戴安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