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茸基地孕育希望

内容摘要:今年37岁的杨光友,是一名退伍军人。转业后,他回到家乡册亨县,多年来主要从事农业产业。做着平凡的事却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敢想敢干的他,一直在农业产业创业路上探寻致富之道。2019年,杨光友带领村民种上了赤松茸,当起村里致富带头人。

赤松茸基地孕育希望

“这些是去年12月种下的菌种,今天终于出菇了。”

“稻草在我们农村到处都有,我种菇时拿稻草盖起,能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农户焚烧秸秆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

3月初的一天,在册亨县者楼街道者楼村田坪组赤松茸种植基地里,杨光友向记者介绍着基地的方方面面。

杨光友2009年退伍,回到家乡已经十来年了。这十年间,一心想要在农业产业上干出点名堂的他,养过鸡、养过猪,但因为各方面原因,皆以失败告终。

“这次我比较看好赤松茸,因为它食用价值也比较高,含有矿物质,还有维生素,且含量都比较高,对人体非常有益。”杨光友道出自己选择种植赤松茸的想法。

记者在基地看到,刚摘下的新鲜的赤松茸个大鲜嫩,一筐一筐地被装上了车。杨光友介绍,这些赤松茸装车后将陆续送往全县各地。目前市面上价格在10元1斤左右,这一车货出村,杨光友将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

“别看票子来得轻松,在创业初期,一切发展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顺利。”杨光友介绍,创业肯定是有困难的,刚开始的时候他动员村民一起种,但是他们怕失败,因为很少有人听过赤松茸这个名字,他们对市场不了解。杨光友说,部队里的艰苦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懂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轻言放弃。

“我作为一个党员、一个退伍军人。在部队的时候,再苦再累我都拼出来了,何况这小小的赤松茸,难不倒我的,所以我把它种了,这不,今天就出菇了,这让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看着一堆堆有序摆放的稻草上冒出的鲜菇,杨光友喜出望外。

者楼村气候温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比较适合菌类生物生长。杨光友开启了种植赤松茸的头,村民们对赤松茸也逐步了解深入,再加上杨光友掌握了大量有关赤松茸的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还有他诚实守信的为人品格,当下,不断有村民陆续加入,和他一起干。者楼村村民罗元春就是其中之一。

“我刚从学校毕业不久,还没找到事做,看到杨哥在种赤松茸,我考察了一下,前景还不错。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杨哥的信任,大家都非常相信他,我就决定跟他一起种赤松茸。” 罗元春如是介绍。

创业的同时,杨光友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

村民岑祥会每天来这里帮忙采摘松茸,一个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又能照顾孩子,又能在家挣钱,每到发工资的那几天,岑祥会都神采奕奕。

如今,随着赤松茸陆续出菇,投入的成本开始陆续回收,杨光友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出菇率较高的,效果比较明显,今年应该收入30万元左右。”看着眼前热闹的采菇场景,杨光友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杨光友说:“我争取明年多种植一些赤松茸,多带动一些老百姓,让他们多增加一份收入。”

杨光友(左一)在基地采摘赤松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