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民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已得到控制,正在結束。


這是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先生先生。

在表示“中國正在控制瘟疫”的同時,他還發出了另一項警告:

新冠狀病毒已經在全球109個國家立足,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球大流行的威脅,這已經變得非常現實。

什麼是流行病?

正是傳染病和流行病影響著全世界的人類,感染了大量的人。

例如,14世紀在歐洲造成5000萬人死亡的鼠疫,比如1918年導致5000萬至1億人死亡的大流感。

根據世衛組織3月10日公佈的最新數據,全世界確診病例113702例,累積死亡4012人,中國境外超過32778例

意大利,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數10149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許多西方國家被診斷出來。

例如,英國衛生部副國務大臣多里斯和波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米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後。我國以犧牲為代價,多次向世界敲響新冠狀病毒的警鐘和詭計,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然而,面對其他國家的流行病和死亡、災難和恐慌,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以隔岸觀火看熱鬧的心理,幸災樂禍。

即使疫情在中國基本得到控制,即使我們的警鐘即將解除,即使我們要走出家門,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

到目前為止,中國仍然是這一流行病的最大受害者,也做出了最大的犧牲。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

武漢尚未解封。八萬多同胞在生死邊緣徘徊。2020年,3000多名同胞永遠被困。

也有一線工作人員搞不清數字。他們不能像往常一樣回家,在鍋碗瓢盆的叮噹聲和柴米油鹽的瑣事中扮演母親、父親、女兒和兒子的角色。

我們不能把災難唱成凱歌,因為這對所有的受害者都不公平。


但我們可以接受災難中的真相和情感,因為這是對所有做事人的致敬。

1.

一個遭受許多災難的國家有最好的人民。

善良、堅韌、忍讓、寬容、寬大,這些中國人民的集體特徵,讓我們這個飽受災難之苦的民族,在一場又一場災難中生存下來。

全球疫情的爆發,讓我們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堅定了這樣的信念:

每個人都是鬥士。最終戰勝病毒的都是全體中國人民。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

2

這個國家也許不完美,但卻是堅強後盾。

新冠狀病毒肺炎研究小組最近的一篇研究文章說,如果國家對新冠狀病毒肺炎採取的措施推遲5天,中國大陸的疫情規模將擴大到3倍。

但如果提前5天,總感染人數將是目前人數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見,從2019年11月發現第一例感染者到2020年1月20日,湖北決策者對疫情的預測嚴重錯誤。

2020年1月20日以後,從恐慌到秩序的一系列隔離措施也具有決定性和有效性。

我們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我們把精力集中在重大問題和困難問題上。此外,人民愛國服從,終於逐步控制了疫情。

更重要的是,這次的診斷費用由國家的腰包支付,穩定了人們的心。

我們國家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關鍵時刻,她盡力保護她的人民。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

3

被誤解的三個群體實際上是犧牲最多的。

在這場運動中,犧牲最多、貢獻最大的三類人,他們是醫療、警察和基層幹部。

隨著犧牲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這三類人中有多少人犧牲了,目前還沒有準確的數字。可以肯定的是,這三類人在日夜不斷的堅持中犧牲得最多。

作為一個出生在底層、還在基層徘徊的老百姓,我最深的感受是,很多人在談論醫生、警察和基層幹部時都帶著厭惡的語氣。

這種厭惡,與其說是這三類人的厭惡,不如說是人們對這三個領域不平等的不滿,投射在這三種最貼近人民的職業上。

疫情爆發後,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全,這三種最貼近民生的職業用自己的身體把病毒從人民群眾中分離出來,做出了最大的犧牲,這也讓我們反思:

國家必須努力創造公平,並阻止這三個群體遭受這一制度的痛苦。

我們也應該愛他們,因為他們為我們擋了子彈。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

4.

除了“加油武漢”,還要說“謝謝武漢”。

自1月23日起,武漢已關閉50天。

這座擁有1400萬人口的大都市,在全國精銳部隊的幫助下,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生死分離,整體沉寂、局部忙碌的治療,以及難以忘懷的戰爭和疫情。

疫情爆發之初,武漢市民在恐慌和混亂中遭受歧視。疫情蔓延,呼救,武漢市民紛紛自救。

當人心和輿論從“提防武漢人”變為“武漢人加油”時,我們也需要對這座英雄城市和人民說聲“謝謝”。

感謝他們遭受如此慘痛的傷害,依然堅強。

謝謝他們捱過這麼暗的夜,依然明亮。謝謝!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

5

一開始,很多人並不習慣恐慌。

後來,疫情越來越嚴重,很多人死亡,為了防擴散,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繼續禁足。

後來,中國的疫情慢慢得到控制。一個多月沒上班、沒上學的人,即使在放鬆、懶惰的狀態下,也習慣了呆在室內、呆在家裡的懶散生活。

這種微妙的心理變化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高牆效應”,也是人性弱點的慣性。

傳染病專家說,如果再不復工,死亡可能會超過新冠肺炎。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從國家到個人必須面對的事實:

所有行業都緊密相連。我們都是這一流行病的目擊者,我們都是這一流行病的倖存者。

全面重返工作崗位迫在眉睫,學校開學就在眼前。是時候讓大人和孩子們調整自己的心並採取行動了。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

6

為了重啟2020年,我們必須從今天開始。

以前,我們在每個小長假結束時都有節日綜合症:

我無法集中精神。我想熬夜,晚睡。我對我的工作不感興趣

這一次,在恐慌和不安中度過長假的人們,怎麼能在疫情爆發後儘快恢復正常呢?

有意識和溫和的一天從一個小目標開始。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秘訣,不是期待沒有新的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也不是制定一個特別雄心勃勃的目標,而是每天早上都要開始一個小目標。

完成一項工作,讀5頁,做10個複習題,做30分鐘有氧運動

沉浸在過去的悲觀嘆息和憤慨中,幻想著未來的不切實際和春秋夢想,都沒有今天一小步努力清醒慈悲。

​全球確診病例113702例,中國防疫:最慘烈的犧牲,最好的人

7

為了世界和平,請善待你的家人。

特蕾莎修女把一切都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和垂死的人,有人問她:

“我們應該為世界和平做些什麼?”

這句簡單而深奧的話值得每個人當座右銘:

在瘟疫結束的時候,在焰火升起的地方,在盛開的春花結束的時候,如果我們相遇,願我們都帶上改變、清醒、真誠和憐憫,說一句:

但願人長久,從此無災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