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症状真伪,合理矫正为上


明辨症状真伪,合理矫正为上


上述照片是缺磷的症状,近期拍自山东莱西。通常认为葡萄新梢缺磷与缺氮的症状基本相似。主要表现是萌芽晚,萌芽率低,叶片变小,叶色暗绿略带紫红色,叶缘发红易出现焦枯或半月形死斑。坐果率降低,粒重减轻。果实成熟迟,着色差,含糖量低。研究认为,磷素从土壤温度回升、根系开始活动,以及葡萄地上部萌芽就被开始吸收,到果实膨大期以后才逐渐减少,进入成熟期时,磷元素的吸收几乎停止。但是在果实膨大期,原被贮藏在茎蔓、叶喷中的磷素,亦会大量向果实中转移。果实采收以后,茎、叶内的磷元素含量又逐渐恢复与增加。

磷在酸性土壤条件下会被引起缺素症,主要是易被铁、铝的氧化物所固定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在碱性或石灰性土壤中,磷又易被碳酸钙所固定,所以在酸性强的土壤或石灰性土壤,均易出现缺磷现象;有机质含量低的贫瘠土壤也易缺磷;同时低温会使土壤中磷的释放速度缓慢或抑制葡萄根系对磷的吸收,从而使葡萄表现缺磷症状。

在酸性土壤条件下的葡萄生产管理中,应将含磷高的肥料品种及早配合“月子肥”提前给予补充,每亩用量35公斤(过磷酸钙)即可。生长季节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350倍稀释液;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或其他措施调节土壤PH值,以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早春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促进葡萄根系对磷的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