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在与蒙古的交锋中,为何首先失去了赖以立国的东北老巢?


金国在与蒙古的交锋中,为何首先失去了赖以立国的东北老巢?

公元1230年,蒙古帝国三路大军攻打金国,其中,西路军由拖雷统率,成功借道宋境走汉中,沿汉水而下来了个战略大迂回,直扑金国都城汴京。此时的金国,在战略上完全陷入了被动,大将完颜合达率领金国最后的精锐回援汴京,并与拖雷率领的蒙古大军发生遭遇战,但主力悉数被蒙古军歼灭。

迫于形势,金国只好放弃汴京,迁都归德府(今商丘),但蒙军一路追杀过来,金国朝廷只好继续南逃。公元1234年,金国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亡于蔡州,金哀宗自杀。

金国是由女真人建立,兴盛于北方,东北是它的老巢,更是龙兴之地。可到了后期,金国却从战略上放弃了自己的老巢,大举南迁,彻底陷入被动,迅速灭亡。如果金国能稳住东北老根据地,再找回初衷,恢复游牧民族的本性与勇气,再与蒙古人慢慢周旋,还不至于灭亡的这么快。

金国在与蒙古的对决中,为何守不住东北老巢呢?

首先,是因为东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了内乱。

金朝末年,由于国力的衰弱以及蒙古人的崛起,使得东北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金国统治者对北方及东北地区的契丹人产生了猜忌,担心他们投降蒙古人与金国为敌,于是,就下了一道政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防之”,让契丹人与女真人混居,平均由两户女真人监视一户契丹人。金国人的这种猜忌,让世代受女真人歧视与压迫的契丹人更加惶恐不安,担心女真人会对他们下手,就先下手为强了。

契丹人反叛

崇庆元年(1212年)正月,契丹人耶律留哥是金国的北方千户,他趁着守军调防之机,逃到了隆州、韩州一带,揭竿起义了。同时,还有另一位契丹首领耶的也趁机起义反抗金国的统治,两支义军就合兵一处,在几个月内就发展到了10万人,耶律留哥为都元帅,耶的为副帅,起义军的声势震动了辽东。耶律留哥为了与金国对抗,与蒙古人结成了军事联盟,宣誓效忠成吉思汗。

金国在与蒙古的交锋中,为何首先失去了赖以立国的东北老巢?

金国为了平定契丹人的起义,一方面在辽东实行大赦,以瓦解起义军的抵抗意志;另一方面,派遣60万大军讨伐耶律留哥,还放出了悬赏令,能献耶律留哥一两骨头的,赏黄金一两,献一两肉的,赏银一两,并世袭千户官职。大军压境,耶律留哥就向蒙古人求援,成吉思汗就派了1000铁骑支援耶律留哥。按说,金军是完全占据着兵力优势的,但是,其统兵元帅完颜承裕(胡沙)一直是蒙古人的手下败将,两年前,在会河堡一战中,因为畏敌,大败于蒙古军,直接导致金国中都被围。不过,完颜承裕军事上犯了严重错误,竟然没有受到大的处罚,这次金国又以他为统兵元帅,注定了平叛失败,金国60万大军被耶律留哥和蒙古联军击败。军事上取得大胜的契丹人,正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耶律留哥称王,国号为大辽,以示复兴辽朝。

金国的这次失利,使其在东北的统治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为了挽回局面,金国又派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率军40万讨伐耶律留哥,但是,再次被耶律留哥击败,此次失利几乎让整个辽东都被耶律留哥控制住了。不甘心失败的金国,第三次派兵讨伐耶律留哥,这次只派出了10万军队,结果又是大败。领兵大将是移剌都,他“

弃隆安赴南京,宣宗皆释不问”,主动放弃了隆安逃到了南京,金宣宗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金国讨伐耶律留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少,这说明金国对控制东北的局势越来越力不从心,为了避免都城燕京受到威胁,金宣宗就把都城迁到了汴京。迁都的后果就是,金国对东北更加是鞭长莫及,再加上对败军之将毫不追究,使得东北边疆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割据政权纷纷出现,金国对东北的统治近乎瓦解。

针对这一情况,侍御史温迪罕达就提议说:“辽东兴王之地,移剌都不能守,走还南京。度今之势,可令濮王守纯行省盖州,驻兵合思罕,以系一方之心。”辽东是金国的龙兴之地,移剌都是守不住,逃到南京了。要想挽回局势,可派遣濮王完颜守纯(金宣宗次子)到盖州去,在合思罕关口驻守兵马,以挽回金国在辽东的民心。但是,金宣宗拒绝了温迪罕达的建议,而是说:“我不是可惜一个孩子,但他年幼不更事,哪里能担当得了如此重任呢?”从这就可以看出,金宣宗已经对辽东的局面不抱有任何希望了,决心要放弃了。

东北地区女真人反叛

此时的东北地区,也乱成了一锅粥,首先是耶律留哥占领了辽东,彻底摆脱了金国的控制,成为了蒙古的附庸。接着,东北又出现了一个割据政权——东夏。

东夏政权是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的,他之前率领40万金军讨伐过耶律留哥,但是遭到了惨败,就逃到了东京(今辽阳)。蒲鲜万奴打了败仗,就跟东北地区其他的金国官员闹起了矛盾,金宣宗听到这个事情后,就下达诏书责备他们说:“上京、辽东国家重地,以卿等累效忠勤,故委腹心,意其协力尽公,以徇国家之急”。金宣宗一方面责备他们互相闹矛盾,另一方面在当时已经无人可用,也只能继续重用蒲鲜万奴,让其他的官员听命于他。

金国在与蒙古的交锋中,为何首先失去了赖以立国的东北老巢?

但是,蒲鲜万奴却打着自己的小心思,东北局势乱成一片,他根本对金国不抱有任何希望,决定来个浑水摸鱼。于是,他就不听命于金宣宗,而是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取咸平、东京沈、澄诸州,及猛安谋克人亦多从之者”,攻取了咸平、沈州、澄州,同时,还有许多猛安谋克人(女真人)加入了蒲鲜万奴的队伍。经过一番攻城略地,蒲鲜万奴的势力扩充得很快,再加上获得了许多女真人的支持,就正式建立了东夏政权,蒲鲜万奴自封天王。

蒲鲜万奴的反叛,给垂亡的金国打击很大,彻底动摇了金国在东北的统治,而金宣宗也深受打击,感叹道:“给蒲鲜万奴委以辽东重任,反而加重了叛乱,认清一个人太难了”。当然,对于蒲鲜万奴的叛乱,金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来平定,但都没有成功。如果说契丹人反叛,金国统治者还可以理解,但同为女真人的蒲鲜万奴也反叛了,一直让金国统治者耿耿于怀,甚至到了金哀宗时期,仍然念念不忘要讨伐东夏政权,“讨反贼万奴,赦胁从者”。国家都临近灭亡了,金哀宗要讨伐蒲鲜万奴,但又赦免其他人的罪行,这说明,迁都到了汴梁之后,金国日子越来越难过,开始反思放弃东北的错误,所以才念念不忘要讨伐东夏,夺回金国的龙兴之地。

但是,在当时的东北,东夏政权已与蒙古、高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金国已经无力镇压这个政权了,一直到金国灭亡前夕,蒙古人才灭亡了东夏政权。东夏政权是金国大臣在东北地区创建的一个以女真人为主的割据政权,它的建立,严重削弱了金国的力量,也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除了契丹人、女真人反叛,东北地区的汉人也起兵反抗金国的统治了。

汉人的反抗

1214年,锦州张鲸杀了节度使,聚众10万人,自称临海郡王,向蒙古投降了。不过,当蒙古人命令张鲸率军随蒙古人南征之时,张鲸却拒绝了,他之所以投降蒙古,是为了自保,并不想为蒙古人卖命。就亲自到蒙古人的地盘,进行游说,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南征。蒙古人也不傻,说你张鲸要想活命就让你的弟弟张致来当人质。张鲸表面上答应了,但晚上就准备逃跑,却被蒙古人追上,给杀掉了。张致听说哥哥被杀,就正式与蒙古翻脸了,自称汉兴皇帝。

为了与蒙古抗衡,张致不得不向金国求救,而金国为了拉拢张致,就给他加官进爵,“

诏授致(张致)特进,行北京路元帅府事”。得到了金国的政府的支持,张致就主动向蒙古人发起了进攻,还一度攻陷了兴中府,但这都是强弩之末,根本就抵御不了蒙古人的进攻,最终张致被部将出卖,兵败身亡。

而且,蒙古在攻打张致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东北汉族武装参加了蒙古人对张致的战争,这说明,金国对东北统治力的下降,使得许多汉族选择了蒙古作为自己的靠山。

由此可见,在东北的危乱局势中,汉族地主武装发生了分化,他们各自选择了能对自身利益进行保护的主人。

金国东北势力的衰弱,使得金国大部分与蒙古交战的并不是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军队,而是地方割据势力,这也就使得金国在东北不能很好地与蒙古人决战,失败是注定了的。一直到1226年,金国最后一任辽东行省官员战死,正式标志着辽东行省的覆灭,也是金国在东北统治的结束。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金国在蒙古人的进攻之下,首先出现内乱的却是自己的大本营东北,期间出现了多个地方割据政权,不听金国中央政府的号令。为什么金国对东北的统治力如此之弱?

金国在与蒙古的交锋中,为何首先失去了赖以立国的东北老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国政治中心的南迁。

金国建立后,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在东北会宁正式建立了第一个都城,即上京。正当上京蓬勃发展之时,金国统治内部出现了分裂。金熙宗在位年间,经常酗酒造成酒精中毒,就胡乱杀人,这引起了整个朝廷官员的不满。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就利用了这个机会,联合一众亲信发动了政变,杀死了金熙宗,自立为皇帝。

完颜亮继位后,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就以上京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不便等理由,就把京城迁到了燕京(今北京)。同时,为了彻底铲除金熙宗的统治痕迹,一方面解除了上京由女真贵族组成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下令毁掉了上京,撤销上京留守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海陵王迁都、毁上京后,使上京会宁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荣的景象,而这也使得上京女真人的势力锐减。

金国都城南迁到燕京,为了加强对汉族地方的管理,就下令东北的女真人内迁至中原,这使得东北的女真人越来越少。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女真人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曾经生活在穷苦的东北地区,发现了中原的富饶之后,越来越多的女真人从东北迁到了中原。

虽然东北是女真人赖以立国的根本,但随着金国把统治中心南移,使得东北的女真人的人口锐减,这无形中会影响金国对东北的统治。当然,在和平时期,这种负面影响还不会给金国造成大的困扰,但是,随着蒙古人的入侵,国内各种民族矛盾就显现出来了。

在蒙古人的打击下,女真人不是不想回到东北,而是根本就回不去了。曾经的东北老巢,已经到处是汉人、契丹等民族,再加上之前对东北的管理逐渐放松,再回去的话,女真人就担心在遭到契丹、汉人的打击。与其冒这个风险,还不如把势力往南方延伸,可以暂避蒙古人的刀锋。

因此,金国就把经营的重心放在了中原,最后还攻打南宋,意图依靠“北失南补”的策略来延续政权,至于老家东北,就彻底放弃吧。

女真人相关推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