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夜航船,再读已是船上客

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段子:梁朝伟有时闲着,会直接去机场随便搭上哪班机到任一个城市,比如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

够任性,够洒脱。

明朝也有这么一个人,西湖大雪,他一时兴起,夜里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偶遇陌生人便一起饮酒谈天。

年少不知夜航船,再读已是船上客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个洒脱不羁的人,就是明朝的文人,《夜航船》的作者张岱。

张岱出生于明末绍兴显宦之家,幼年读书三万卷,被誉为“神童”,年轻时爱鲜衣骏马,曾举办比兰亭雅集还盛大的聚会,七百多人宴饮游乐;爱任性纵情,深夜乘船过寺庙却要上岸唱一曲,引得和尚惊疑是人是鬼。

年少不知夜航船,再读已是船上客

却不曾想,这样风流不羁的天才,在一夕之间,国破家亡。明亡后,张岱拒不仕清,屏迹深山,但依然挡不住他以笔游戏人间,正好将胸中学问汇总在一起,写就了这本“明代小百科”《夜航船》。

这本书可以说是张岱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维基百科。书中涵盖天文、地理、礼乐、百官、政法、经济、艺文、循吏、儒林、文苑、妙艺、方技、隐逸、名宦、盗贼、朝贡。从从星辰大海到诗词歌赋,从山川景致到伦理政史,从衣冠日用到珍宝古玩,从三教九流到番邦异域,从鬼神怪异到符咒方术……中国文人所能接触到的全部知识结构几乎都包含在这本《夜航船》里了。

年少不知夜航船,再读已是船上客

《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需要熟知的内容。

“少女风”

术士管辂路过清河,倪太守正在为天旱而担忧。管辂说:“树尖已有少女般的微风,树间也有阳鸟在相互鸣叫,雨就要来了。”果然就像他说的那样。

“耳白于面”

欧阳修耳比脸白,所以名满天下;但嘴唇包不住牙齿,所以会无故遭人诽谤。

“晒书”

郝隆七月七日看到富家都在晾晒锦衣华服,他也到大太阳底下仰面躺下。别人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我晒腹中之书啊。”


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看看也未尝不可。

读过《夜航船》你会惊讶,百年前竟有如此有趣的灵魂,难怪有位“迷妹”女学者称“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张岱”。

年少不知夜航船,再读已是船上客

很多人好奇,《夜航船》既为百科全书,为何取名“夜航船”?

这还有一个典故。

从前,有位僧人与一位文士同宿于夜航船。文士高谈阔论,僧人敬畏慑服,双脚蜷缩而眠。但僧人感觉文士言语中多有破绽,就问:“请问这位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子说:“是两个人。”僧人又问:“这个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子说:“当然是一个人!”僧人听了笑着说:“这么说来,还是让小僧先伸伸脚吧。”

张岱有感于此,便写了一本书,取名《夜航船》,写这本的目的,是让大家在“夜航船”的时候,能够有一点谈资,侃大山的时候别露马脚,不能让老僧这样的人抓着漏洞,给了他伸腿脚的机会。

年少不知夜航船,再读已是船上客

这种“夜航船”场面,你是否也很熟悉?

当你在坐出租车时,特别是在北京。你随便接一句话,司机师傅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聊着聊着,你会发现这哥们什么都懂,上到世界局势,下到家长里短,没他不能说的。如此“大才”,只是一个司机,简直是白瞎了这个人了。

当你参加朋友聚会时,总会发现有一个人特能聊,此类人中年土豪居多,最爱聊的是自己的苦难发家史,还顺道传授人生经验。如果此时餐桌上有个漂亮年轻的小妹妹,投来一点崇拜的目光,那么这位老兄肯定聊得更欢了。

这种场面就叫“夜航船”,往通俗点说,就是侃大山,吹牛逼。他们说话有漏洞吗?肯定会漏洞。你用你最擅长最了解的话题去问他,几句问下来,就会发现他全是胡说八道。所以说,人还是要有点真才实学,一旦被人拆穿就贻笑大方了。

如果你想看点增长见识的书,我建议你去看贾平凹先生推荐的《夜航船》版本。

年少不知夜航船,再读已是船上客

这套《夜航船》是全白话文版本,由著名诗人,丁玲文学奖、徐志摩诗歌奖双奖得主何三坡全本翻译。无需任何古文基础,谁都能完全读懂。

书中精选画家老树的24幅绘画作品作为配图,他的画作文艺唯美,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悠闲惬意的佛系生活,有一种安抚人心的作用。。

年少不知夜航船,再读已是船上客

《夜航船》无论是内容还是排版上,都给人一种清风朗月,如沐春风的舒适感。在浮华的世界中,静下心来,给自己倒上一杯茶,翻开一页书,跟着张岱领略中国文人的文化江湖,品味古代夜航船中的大千世界。点击下面横条,即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