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英围攻奇台城

马仲英围攻奇台城

1933年的春天,在奇台的街道上发现卖油果的,卖麻花的,卖烟糖的陌生人,有汉、回、维几个民族的,每天出入在大街小巷,打扮得象普通老百姓的模样,在官宦家门口喊的时间长,看的时间长。后来才清楚,这些都是马仲英派来的侦察兵。

同年春季,驻防在哈密的司令黎海汝吃了败仗,放弃守地,带领残部人马撤驻奇台,这支队伍从当时的武器配备上算是不错的了。时过不久,传来了木垒县失守的消息。农历五月初一下午遥望从木垒向奇台的大路上尘土飞扬,长蛇似的马仲英先遣部队开到了奇合县水磨河的东泉脑。经过半天的休整之后,兵分两路,一股从城东的喇嘛湖梁向北,一股从八家户泉脑沿芨芨湖西向小屯方向移动,大约距离城镇在十至十五华里之外的地方,形成了对奇台城的包围。在山西会馆的春秋楼上、满城的楼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人。有的人用望远镜看着,嘴里还在道嘀着:白汗衫,青马,都是小伙子,穿着辨衩……。小孩子也挤着看热闹似的。老年人惊叹地说奇台人又要遭劫了。街道上三三五五的人议论着,人心慌慌,,期待着驻进奇台县的数千兵马能够出击解围。

的确,当时驻在奇台的两部分军队据说两三千人左右,由两个司令指挥,是原驻扎奇台的、人称“张草包”的张治贤部,一是由哈密撤到奇台的黎海汝部a另外还有尔载太蒙古团约三百多人(骑兵),武器配备都比较好。又集中了阿连阔夫部(是苏联十月草命中被红军打敗窜逃新疆的沙皇御林军的一部分)解散后住在奇台的白俄兵几十人,由李营长收編指挥,发了新式武器和机枪,驻扎在玉皇阁庙上,地方上还组织了四百人的商团,配发了破旧武器,和由城镇居民组织起来的几百名联防队,以及迪化返里的新疆俄文法政学院、省立第一中学、省立迪化师范的数十名学生组织的执法队,每人佩带着一把战刀,在各城头轮流巡视。由这样的实力守卫奇台县城,应该是万无一失了。

但正规部队的一少部分人部署在城外不到一华里的地方,而外围战壕却部署的都是老弱残兵和一些吸食大烟、毫无战斗力的兵,带着破旧武器,佯作坚守之势,实质上是让这些士兵去当炮灰,其余较精干一些的亲信部队反而全部用作去守司令部。这岂是兵临城下的守将所作的战斗部署?

当时的县长博孝昌已看出这种有意的失策,曾请求两个驻军司令拨给他精干士兵二百人,配发好武器,由他率领趁马军人困马乏之际,断其水源,趁其不备一举击败马军,但两个司令住在森严壁垒的营房里不出来,也不理睬博县长的请求。初三日的后半夜,马仲英派来几个哨兵放了几枪,守卫在战壕里的士兵无目标地乱枪迎击了一阵,使马军基本探清外围的部署之后,全部撤走了。五月初四日半夜时分,马仲英从东西三面包围奇台城。主攻力量放在东南两个面上,先遣部队先入南城壕。杀死了不少吸足大烟后睡大觉的士兵。大队人马直拥城下,集中主力企图由东北城下的皇渠水洞攻入城内,正同那里守城的白俄兵相遇,在机枪扫射下,马部伤亡惨重,而白俄兵也伤亡过半,弹尽退逃。

在南城上虽然布有兵力,但武器尽是大刀、土枪和毛瑟枪,联防队拚力坚守,由于马部兵力猛攻东门一带,并纵火烧着城门,部分马兵已由皇渠水洞钻进城内,南城马兵也从云梯上连连拥上城头,扔出自造的手榴弹,对守卫南城墙的联防队形成了里外夹攻之势,联防队已有伤亡,不能支持便各自跑散了。大批攻城马军乘机拥进了城。当时守防在城内兔尔桥一带的司令部外卫兵力,正好与攻进城内的马仲英兵力接火,发生巷战,还有败退的白俄兵也会合到兔尔桥。在营长李荣华指挥下,合力战斗,英勇奋战半日,由西向东大街、文庙巷一带展开了激战,一直打到三忠祠、恒泰源商号牌坊前,指挥官李荣华英勇牺牲,终因寡不敌众而败散。这样,马军便集中兵力对驻守在满城东城壕中的尔载太蒙古骑兵加大火力,尔载太蒙古骑兵终因弹尽,伤亡惨重而败散。此时,枪声已渐稀少,马军全部包围了司令部兵营。黎、张二司令闭门不出,老百姓心急如焚,一旦激战在城内爆发,全城生命财产将不堪设想。在这干钧一发的时刻,几个各族头面人物,推荐了马兆褀、冯锦福、哈的尔、周顺等名望人士,组成和谈代表团和马仲英进行和平谈判,马军保证全城生命财产安全,省军放下武器全面缴械。和谈条件商定后,黎、张司令的营门畅开了,马军撤去围攻,兔去了一场战火灾难。

第二日便是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城内寂静,但到处都插起了白旗,连黎、张二司令的营门上也高高竖起了白旗,迎接马仲英进城,但其弟马仲杰已在强攻东北城角的战斗中阵亡,他的内心虽有伤弟的痛苦,但由手攻城取胜,也只好喜形于色了。马仲英为了给阵亡之弟报仇,背弃和谈条件,便下令搜捕坚持战斗的白俄兵和蒙古兵。五月初六下午,狂风卷沙,弥漫天空,马仲英向搜捕来的士兵开刀了。前面绑着尔载太,后面绑着约七八十名为守卫奇台城而战的蒙古兵和白俄兵战士,被大队马军押赴唐朝城前的大坑边,有用机枪扫毙的,有用大力砍杀的,可怜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了。马军一边杀,一边埋,天色巳晚,草草了事。传说其中一个蒙古兵,因刀伤不重,夜幕降临后,挣扎逃跑,藏在附近一家菜农(姓名不详)的窖里。待更深夜静时,菜农家给他吃了饭,包扎好伤口,换了衣服,向下三屯十几户蒙古族人家逃去了。

马仲英为了安民;于五月初七日在小校场,由奇台商会出面搭扎了高台,召开居民大会(这样的会在奇台县还是第一次),学生、公务人员、老百姓、商人每入都手持着小白旗,上面写°:“热烈欢迎三十六师的马师长”、“马师长是新疆人民的救星”等等标语,大街小巷的墙壁上也都张贴着类似的标语,会场两侧站满了他的部队,参加会的人都站在场中,会场上显得十分严肃。不一时,在席棚台上出现了一个矮胖子,此人系马军高级参谋张亚绍,他讲了开会的目的,接着就由马师长讲话,全场目光都投向了他,外表年青,是一付精干的神态。他操着青海宁夏人的口音说:我奉中央的命令率领三十六师是来统一新疆的,大家都不认识我,我就是马仲英,人们把我叫尕司令,我是为解除新疆人民痛苦来的,奇台城我们拿下来了,千公事的照常干公事,作买卖的照作买卖,做工的照常做工,学生娃娃们照常上学,老百姓们好好过日子,不要害怕,我们是和公家闹事,奇台是好地方,是开迪化的一把好钥匙,现在这把钥匙我们拿到手了,迪化这把锁子就好开」……。我的兵是保护老百姓的,不欺负老百姓,如果有谁欺负老百姓,你们就报告给我,我就砍他的头。”凡以后进城的马军,只要看见居民门上插上白旗的,士兵到门口看看也不进,在街上也少见马兵打老百姓的事,对有钱人家、官宦人家搜抢要钱可不放松。

据说,就在这以前的四月十二号迪化闹四一二革命,赶走了金树仁,盛世才刚登台局势还不稳定,盛世才便以和谈的缓兵计,给马仲英来信并派人到奇台与马谈判,马军没有接受。

马仲英占据了军事要地,站稳脚跟之后,便抓兵补充队伍,又集中裁缝、鞋匠在犁铧尖娘娘庙、大庙缝衣、做鞋,又向水磨户和城镇中的十多户小磨坊加面粉准备给养。五月中句盛世才派来两架双翼小飞机,向两个庙院丢下几个小炸弹,炸伤了一个工人,粗略的侦察一下情况返航而去。

不多几日,马仲英兵分两路:一股越天山去攻迪化,一股由马仲英率领经吉木萨尔去迪化,兵行阜康紫泥泉和盛世才部队相遇,开始了激烈的战斗。不料天气突变,先雨后雪气候特冷。马军衣着单簿,又遇碱地,遍地骆驼刺,骑兵难行,步兵单鞋尽被碱泥拨去,无法行走,冻饿交加,死的死,逃的逃,伤亡惨重,溃不成军。马仲英虽从紫泥泉败回奇台,但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准备重整旗鼓再战。后在盛军穷追之下,改变计划,当晚越天山,以避其锋而作新的打算。

马仲英撤离奇台时带走了黎海汝,丢下了张治贤,在盛世才追至奇台后,马军巳离城远去进入山区,盛不再追击。第二日下午,盛世才在营房后花园枪毙了张治贤。盛军巳闻讯迪化南关被马军前哨占领,于是急撤军回救迪化,便开始了与马仲英在迪化的一场战斗。

马仲英军队越天山撤走了,但有的谣言,却说什么盛世才来要血洗回民等,煽动了西梁的回民,于马军撒离奇台的当天下午,他们人喊马叫,在八家户的大路上乱成一团,越天山外逃,走上了背井离乡的苦难道路。也有人想通了谣言的骗局,第二日仍返回奇台。从此去都善、吐鲁番、托克逊一带落了户,至今还是那里的居民。(来源:奇台文史 作者:章升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