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課外文言文複習(二)

徐伯珍淡薄名利

徐伯珍字文楚,東陽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貧,學書無紙,常以竹箭、箬葉、甘蕉及地上學書。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鄰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誦書不輟。積十年,究尋經史,遊學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曇生、吳郡張淹①並加禮闢②,伯珍應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吳郡顧歡擿出《尚書》滯義,伯珍訓答,甚有條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謂之九巖山,後漢龍丘萇③隱處也。二年,伯珍移居之。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業生凡千餘人。

(選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刪節)

【註釋】①琅琊王曇生、吳郡張淹:與下文的“吳郡顧歡”都是地名人名。②闢:徵召(為官)。③龍丘萇:人名。④窶:貧窮。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伯珍少孤貧/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B. 究尋經史/爾輩不能究物理

C. 如此者凡十二焉/凡河中失石

D. 伯珍移居之/君子之行

B A.前者“喪父”;後者“我”。B.都是“探究”之意。C.前者“總,共”;後者“凡是”。

D.前者代詞“這裡”;後者助詞“的”。

10. 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家 甚 貧 窶 兄 弟 四 人 皆 白 首 相 對 時 人 呼 為 四 皓。

家 甚 貧 窶/ 兄 弟 四 人 /皆 白 首 相 對/ 時 人 呼 為 四 皓。

11. 這篇短文給了你哪些人生啟示?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示例:不為名利等外物所惑,堅持自己的選擇;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恆,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識修養,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

徐伯珍,字文楚,東陽太末人。徐伯珍早年喪父,家境貧困,沒有紙寫字,經常在竹葉及地上寫字練字。山洪暴發,淹沒了房屋,村裡鄰居都急忙逃走,徐伯珍卻把床疊架起來,留在上面,讀書不止。經過十年,對經籍子史都很有研究,所以遊學的人大多依從於他。太守琅邪王蕭曇生、吳郡人張淹都曾禮聘他,徐伯珍應召後便立即退歸,這樣做共有十二次。吳郡人顧歡挑剔出《尚書》中含義不通的地方,徐伯珍訓釋回答得很有條理,因此儒學之士對他極為宗仰。

他家南邊九里有座高山,班固稱之為九巖山,後漢龍丘萇隱居的地方。二年後,徐伯珍移居這裡。建武四年,徐伯珍去世,享年八十四歲。接受他教誨的人共有一千餘人。

項羽烏江自刎

於是項王①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②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③。乃自刎而死。

【註釋】①項王:即項籍,字羽。 ②艤船:船靠岸邊。 ③德:好處。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B. 江東雖小,地方千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C. 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 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 元方入門不顧

D A. 就;竟然。B. 雖然;即使。C. 況且;將盡。D. 回頭看;回頭看。

10. 用三條“/”為文中畫線句子斷句。

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項王乃曰 /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 邑萬戶 / 吾為若德。

11. 你對項羽自刎烏江是持肯定態度還是否定態度?請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示例:觀點一:肯定。戰敗無顏見江東父老,羞憤自殺,是他氣節的表現,“死亦為鬼雄”。

觀點二:否定。失敗就羞憤自殺,不能“包羞忍辱”,不思東山再起,不是真正的英雄。

這時候,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正停船靠岸等在那裡,對項王說:“江東雖然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足夠讓您稱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現在只有我這兒有船,漢軍到了,沒法渡過去。”項王笑了笑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干什麼!再說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縱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項籍難道心中沒有愧嗎?”又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長者,我騎著這匹馬征戰了五年,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送給您吧。”命令騎兵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僅憑藉項羽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項王回頭看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馬童這時才跟項王打了個對臉兒,於是把項羽指給王翳看:“這才是項王。”於是項王說:“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徵求我的腦袋,我送你個人情吧!”說完便自刎而死。

孫叔敖戒子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長有者,其唯此也。”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之知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註釋】①寢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荊:楚國的別稱。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災祥。

9. 用2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孫叔敖之知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孫叔敖之知,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11. 結合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簡要分析孫叔敖是一個怎樣的人?

孫叔敖有遠見,表現在兩個方面:楚王多次封賞他,他卻不受;讓兒子不受利地,而“請寢之丘”。

孫叔敖病危,臨死前,告誡他的兒子說:"楚王多次封賞我,我都沒有接受,假如我死了,楚王就會封賞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國和越國交界的地方有塊叫寢(墳墓)的山地,這地方貧瘠,名聲很壞。楚國人敬畏鬼神,而越國人迷信鬼神和災祥。可以長時間享有的,大概只有這個地方。" 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給他的兒子,孫叔敖的兒子沒有接受,請求楚王封給叫寢的這塊山地,所以到今也沒有失掉這塊封地。孫叔敖的智慧,在於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作為自己所喜歡的,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王右軍機智

王右軍①年減②十歲時,大將軍③甚愛之,恆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④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必活理乃陽吐汙頭面被褥,詐孰⑤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⑥橫,信其實孰眠,於是得全。

(選自《世說新語》,有刪減)

【註釋】①王右軍:王羲之。②減:不足。③大將軍:王敦。④錢鳳:人名,字世儀。⑤孰:熟。⑥從:縱。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屏人論事 /斂聲屏息 B.大將軍甚愛之/可愛者甚蕃

C.信其實孰眠/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D.大將軍嘗先出/淺嘗輒止

B 甚;很;非常。

A、(屏:通“摒”,讓手下退出,退避。/抑止)

C、(相信./誠信)D、(曾經/嘗試)


10.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汙頭面被褥

右軍覺/既聞所論/知必活理/乃陽吐汙頭面被褥


11.結合文意,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大將軍和錢鳳為什麼“大驚”?從中看出王右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3分)

大將軍與錢鳳商議叛逆的事情,忘記了王右軍在帳中睡覺,擔心他們商量的計謀被右軍聽到了,為此感到大驚; 機智、沉著。

仁主劉備

曹公①南征表②,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④數千兩,日行十餘裡,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節選自《三國志·先主傳》)

【註釋】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劉表,任荊州牧。劉表死後,其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③先主:指劉備。曹操南征時,劉備退軍投奔劉表,劉表以上賓禮待之。④輜(zī)重:軍用器械、糧草、營帳、服裝等的統稱。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琮左右及荊州人多先主/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B、謂先主曰/或異二者之為

C、遂將其眾/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D、表卒/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C A、歸順/回去;B、有的人/或許;C、離開;D、恰逢/聚集,匯聚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11、後人評價劉備是一位“仁主”。請從文中找出依據加以說明。(3分)

因劉表的禮待之恩,劉備不忍心攻打劉琮;在危難之時,劉備不忍心丟棄跟隨他的百姓。

莊子送葬

莊子送葬,過惠子墓,顧謂從者曰:“郢①人堊②慢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④研⑤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⑥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莊子·徐無鬼》

【注】①郢:楚國的都城。②堊:白色粘土。③慢:通“墁”,不規則地塗抹。④匠石:名叫石的工匠。⑤斫:用刀斧砍。⑥質:通“鑕”。砧板,引申為搭配的對手,即郢人。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項是( )

A. 過惠子墓/以其境過清

B. 顧謂從者日/從此替爺徵

C. 若蠅翼/皆若空遊無所依

D. 嘗試為寡人為之/化而為鳥

C C項加點詞語意思相同。若:好像。A過:經過 / 過於。C從:跟隨 / 自,由。D為:給 / 成為。

10. 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匠石運斤成風 / 聽而斫之 / 盡堊而鼻不傷 / 郢人立不失容

11. 莊子借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情感?這個故事又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莊子借這個故事表達了對自己對手(朋友)惠子的無比真摯的懷念。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少了能配合自己的人,一個人就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實力了。

翻譯:

  莊子送葬,達到惠子的墓地,回頭對跟隨的人說:“郢城有個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蒼蠅的翅膀一樣。讓一個名叫石的工匠用斧頭砍掉這點白粉。石匠揮動著斧頭,帶著呼呼的風聲,聽任(斧頭)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乾乾淨淨,(郢人的)鼻子卻一點沒有受傷。郢人站在那裡,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將匠石叫來,說:‘(請你)給我也試試看。’匠石說:‘我曾經確實能夠砍掉鼻灰。即使這樣,我的配手已經死了很長時間了。’自從先生去世以後,我沒有(辯論的)對象了,我沒有說話的人了。”

\u0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