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正所謂“樹大招風”,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雖然一直致力於給消費者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但無奈事違人願,平臺上依舊存在售假行為。

假冒商品層出不窮,亞馬遜沒少被指責。所幸,此前經法院判定,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公司對第三方在其平臺上銷售的假冒商品不承擔責任,亞馬遜才不至於身陷囹圄。

但是,不擔責任的好景似乎不長了。今年1月份,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若是該法案正式通過,亞馬遜等電商平臺或將對在其網站上出售的假冒商品承擔法律責任。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商店安全法案

據悉,該法案概述了電子商務平臺必須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以防止第三方賣家在其平臺上銷售假貨,措施大致如下:

1、審查賣家,以確保其合法性;

2、下架假冒商品;

3、關閉反覆銷售假冒商品的店鋪。

據外媒獲得的法案文本顯示,未能採取這些措施阻止第三方賣家繼續銷售假冒商品的平臺,或將承擔連帶責任。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對此,亞馬遜和eBay都曾發佈聲明,均表示禁止假冒商品,並將繼續就這一問題和相關部門進行合作。


平臺擔責,打假力度或再升級

如若法案通過了,為了保全自身,各大電商平臺或會有所行動。尤其是作為行業巨頭的亞馬遜,極有可能會加強打假力度。

打假力度升級,店鋪審核恐會更嚴苛,一旦店鋪各項指標不達標,賣家便要承擔相應的後果,比如壓款

最近,在跨境圈轟動一時的“深圳億級大賣欠薪”事件中,有知情人爆料該公司因ODR或店鋪其他指標不達標,在平臺上還有5700萬還沒有到公司賬上據悉,有的店鋪從去年三月份就沒有打款。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爆料者供圖)

無獨偶有,積小特也接到了有關平臺壓款的反饋,賣家店鋪在去年12月份被訴侵權,雖然問題已經解決,賬號也能正常銷售,但是Amazon一直沒有打款給客戶。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一直拿不出來,帶來的損失相當慘重!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平臺擔責,勢必會掀起一波“腥風血雨”,賣家們要格外注意,小心因侵權等問題被捲進漩渦,造成損失。


打假步伐未曾停歇

打假,亞馬遜一直都有在做。遠的不說,就在去年12月份,全面開放了零容忍計劃。零容忍計劃是亞馬遜打擊平臺假貨的手段,旨在消除其平臺上的假冒產品。

該項計劃將處理權限下放給品牌方,省去複雜的申訴過程,讓賣家做到30秒刪除假冒產品,大大提高維權效率,有效打擊惡意跟賣行為。

還不清楚零容忍計劃的朋友,可移步《亞馬遜零容忍計劃全面開放,30秒刪除假冒商品,附教程》瞭解詳情~


30秒刪除假冒商品教程

第一步:點擊鏈接

https://brandregistry.amazon.com/home

查看是否成功進行品牌備案,確認結果後進入“Project Zero”頁面,開啟刪除假冒商品之旅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第二步:輸入要投訴的ASIN或商標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第三步:勾選假冒商品,點擊下一步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第四步:填寫表格,點擊“刪除假冒商品”,即刻刪除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30秒已經是快到沒朋友了,若是新法案通過,想必會更快更狠,假冒商品能不能被一鍋端不知道,但是售假賣家的路肯定是不好走了。


品牌化趨勢不可逆

其實就算沒有法案這回事,售假賣家在亞馬遜上的日子也不好過。除了陸續推出各種program來打擊跟賣、售假之外,亞馬遜還為品牌賣家準備了各種福利,助力品牌賣家收割更多流量。

例如,在今年2月份亞馬遜就陸續上線了品牌推廣視頻、關注等寶藏功能,助力賣家吸引和更多潛在消費者、轉化回頭客。

種種情況看來,品牌化趨勢已經不可逆了,未來將會是品牌賣家的“天下”。所以,不僅是售假賣家,就連無品牌備案的賣家也難以生存。


知識產權佈局尤為重要

在品牌化趨勢的大環境下,知識產權的佈局尤為重要。手持有效商標是進行品牌註冊、品牌備案的第一道門檻,繼而才能進行後續操作,享受更多品牌賣家的福利。

此外,品牌化極有可能會激發搶注行為,一旦商標被搶注,苦心經營多年的品牌就會被他人搶佔,到時候眼睜睜的看著別人賺錢卻無計可施。

更甚者還會被惡意競爭者反將一軍,被訴侵權,listing被下架,店鋪被關,庫存積壓,損失慘重。此前就曾有日出千單的賣家被惡意投訴版權侵權,險些被搞垮。

美國提出《商店安全法案》,亞馬遜或為賣家售假擔責

因此,知識產權佈局不僅是利劍,能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利益;還是護盾,能為品牌減免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

如若您有知識產權相關的需求或問題,請聯繫積特,專業代理人在線為您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