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耽誤今年AG600海上首飛!科研計劃在疫情重災區啟動

3月14日,地處疫情重災區的湖北荊門漳河水上機場一掃之前的寂靜,突然變得忙碌起來。國家重點型號、也是全球最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正式啟動相關科研項目前的保障工作。


不能耽誤今年AG600海上首飛!科研計劃在疫情重災區啟動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地處湖北的荊門市成為疫情重災區,城市一直處於封閉狀態,而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正好就停放於荊門漳河機場。”航空工業通飛副總經理、珠海基地黨委書記、董事長熊賢鵬說,今年AG600飛機研製將有一項重大節點,即開展海上首飛。但受疫情影響,首飛前需要的大量前置工作無法進行,原定進行的機上測試改裝等工作也被擱置,同時還面臨著發動機油封即將到期等具體問題。


不能耽誤今年AG600海上首飛!科研計劃在疫情重災區啟動

AG600“鯤龍”、大型運輸機運-20和AG600和大型客機C919被親切的稱為我國大飛機“三兄弟”。絕不能耽誤今年AG600海上首飛!

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熊賢鵬介紹說,型號需求就是航空人的使命與責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任務的雙重挑戰,航空工業通飛和珠海基地有關領導高度重視,緊急召開一系列協調會進行全面佈置,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在滿足安全有效防控疫情要求下,迅速成立一支由試飛、裝配、質量部門骨幹人員組成的飛行保障突擊隊,趕赴荊門開展相關工作。

“當得知需要奔赴疫區開展AG600飛機相關保障工作的消息時,來自珠海基地試飛、裝配、質量等部門的員工紛紛踴躍報名,很快集結起一支15人的突擊隊,由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試飛、裝配、質量等部門的員工組成。”突擊隊隊長、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試飛中心副主任鹿楊說,隊伍集結完成後,珠海基地通過珠海市有關部門與荊門市政府積極溝通併發出復工申請,荊門市政府急企業所急,特批團隊可以在一站式前提下進駐荊門試飛現場。


不能耽誤今年AG600海上首飛!科研計劃在疫情重災區啟動

“出發前,基地組織全體團隊成員到具備資質的醫院進行核酸檢測;採購了大量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保障團隊成員的日常生活,合理規劃了行車路線,對團隊成員進行了專門的防疫培訓,制定了詳細的應急處置預案,全方位地保障團隊成員順利完成任務。”鹿楊說,驅車22個小時、行程1200多公里突擊隊於12日凌晨抵達荊門的漳河水上機場,開始為AG600飛機發動機啟封並開展定期維護等工作。

“多年來,AG600在研製過程中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熊賢鵬表示,在疫情期間,逆行而上的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人,將全力保障AG600飛機全年任務的完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力保國家重點型號復工復產的實際行動。

據介紹,為保證AG600飛機的研製任務,珠海基地堅持做到疫情防控和項目研製 “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盡最大可能把疫情對型號的影響減到最小,堅決打贏2020年度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