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一不小心,2020年的第一個月就過去了。一年的十二分之一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沒有了,這時間就像箭樣,嗖的一聲就飛過去了,怎麼抓都抓不住。


本月共閱讀完八本書籍,其中文學類七本,創業類一本。今年“難得”有這麼長的假期,讀讀自己喜歡的書,也不失為樂趣之一。


2020年爭取把茅盾文學獎所有獲獎作品全部過一遍。


鐘鼓樓

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啊啊:

  初見此書名,還以為寫的是西安的鐘鼓樓,原來寫的是北京的故事。這本書有意思,整條線從早上五點寫到晚上五點。展現的是改革開放早期北京底層社會的方方面面,本書人物多,各個人物代表的是一種人群,為讀者展現的北京社會的細支末節,卻又能從這些細支末節裡看出整個社會的快速變化。


將軍吟

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啊啊:

  我相信只要讀者看到書末的“一九七六年三月四日至六月二十六日冒死寫於文家市”,一定會弔起一百二十分的興趣。確實,在文化DGM還沒有完全結束時,用文學的手法來展示“文化DGM”,這的確需要勇氣,所以才“冒死”而寫,為莫應豐老師的勇氣點贊。

  對那段滴血的年代感興趣的讀者,一定要讀讀本書。


主角(一、二)

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啊啊:

  從春節前去南昌開年會時一直看到昨天,中間是斷斷續續,可心裡對它總是期待著,所以一有時間就看幾頁,近八十萬字的作品,對我來說,沒有那種“拖拽”的感覺,可以說是“一氣呵成”的閱讀完。

  作者通過事業與家庭這兩條線來展示主人公憶秦娥的成長史,戲劇衝突感強烈,一邊是事業的持續上升,一邊是婚姻生活的磕磕拌拌。成功就是這麼的不容易。

  本書那麼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主人角的舅舅“胡三元”,人物特點相當突出,業務能力熟練,性格缺陷明顯。一輩子只會一件事——敲鼓,其它方面就是一團糟,兩度入獄,事業數次受阻,生活無論對其如何摧殘,他內心卻只有一件事——怎麼把鼓敲好。

  我喜歡這樣的人物,真的,人這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管它什麼天晴下雨、花開花落。


平凡的世界(一至三)

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啊啊:

  讀書期間曾看過這部偉大的作品,今日重新翻開,內心如往日一樣的激動,孫少平孫少安田曉霞田潤葉……這些人物就像浮現在生活中一樣,你就覺得他們不像是在文學中被刻意塑造出來,而就是你隔壁村的好同學。熟悉的沒有任何陌生感。

  平凡的世界,這樣偉大的作品,每個人必須要好好看一次,是的,一定要看一次。

  有一次在網上看到路遙老師寫平凡的世界的原稿,很有時代感,貼出來,分享給大家。


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創業、生與死

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啊啊:

  高中畢業19歲開始創業進入IT行業,順風順水一路高歌猛進,企業好到比爾蓋茨飛到日本去見他談合作事宜。

  我一直有個觀點,企業成功是偶然的,而失敗卻是必然的。本書作者以自己親身經歷為視角,全方位解讀其創業的企業從0到1,從1到N,再從N到0的過山車似的過程,書中有大量篇幅自我剖析“為什麼破產”,字字見血。

  書中寫道,美國硅谷還有日本的創業環境,有個較好的文化,經常會請那些破產的企業家來進行分享,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創業與企業。國內卻喜歡相反的方式。這值得我們反思。

  經常觀看“成功”,容易陷入“倖存者偏見”,從而迷思自己的雙眼。反思失敗,需要勇氣。

  強烈建議創業的朋友,看看這本書,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些許影子。


整個一月份,發生了三件大事件,值得與大家叨叨。


1.新型肺炎病毒。


對此事我有四個觀點:一、中國政府已經非常強大,控制它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二、對於我們這樣的吃瓜群眾,減少外出,降低感染的概率,不給國家添亂,就是最大的愛國;三、這事就像股市的大熊市,雖然看起來有點恐怖,可一樣會過去的,五年後再來看這事,我們只會一笑而過,而心裡不會起半點漣漪;四、難得有這麼長時間的“假期”,陪伴家人、鍛鍊身體、看看書,是最值得我們做的三件事情。


2.科比遇難。


意外與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過好當下,過好每一天,足矣!


3.《囧媽》免費。


這件事對整個電影市場的格局改變,必定是劃時代的。


這讓我想起微信是如何降維打擊短信的。移動、聯通、電信這幾家你打我來我打你,哪知道最後出來一個搭不上邊的微信,眼睜睜地把“短信市場”全部敗了過去。免費,不要錢,功能還強大,不僅能發文字,還有語音、圖片、視頻。


不是一個緯度上的競爭,都不能稱之為競爭。劉慈欣在《三體》裡說,消滅你,與你無關。


電影市場,一直是延續了最原始的商業邏輯,上百年來幾乎沒有變化。製片方生產電影,電影製作好後在院線播放,所得雙方按一定比例分成。消費者要看最新電影,只能在電影院買票觀看,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同時,由於投資院線固定投資巨大,且所有電影當中也只有不到10%的電影是賺錢的,另外影院一年到底也只有那些大節日觀影人數才多。綜合下來,所以票價平攤到每個電影上去就顯得太高。


驚喜的是,《囧媽》打破了傳統商業邏輯。這件事太需要勇氣了,需要巨大的勇氣,因為這徹底改變了電影市場。從渠道上來說,我不走院線了,只通過網絡。從價格上來說,管它院線收多少錢,我從此免費。


我說這事需要勇氣,因為損害了他人的利益,特別是院線。假如說所有電影今後都不在院線播放,那所有的電影院是不是要改成公共廁所了?哈哈,開個玩笑。


《囧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也是第一個被群起而攻之的。請看下圖(圖很模糊,看不清楚沒有關係):


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中國電影院線的半壁江山聯合發文抵制《囧媽》的行為,把圖片上的文字翻譯成“人話”是這樣的:

因為你之前拍的電影是放在院線放的,所以這次也要在院線放;

因為我們投資影院花了好多錢,所以所有電影都要在院線播放;

我們怕其他人也像《囧媽》一樣,所以《囧媽》也要放在院線播放;

如果你們不聽我的,我就去告你。


我只能“呵呵”了。


任何商業的變革都會損失某些人的利益。這些人也一定會奮起而攻,可歷史告訴我們,這樣的抵抗最終都會無效的。


突然想起一個笑話:有個蠟燭商提請國會要把太陽遮住,別人問為什麼,蠟燭商說,如果有太陽了,誰還會來買我的蠟燭呀!?


可以說,《囧媽》開了個好頭。為《囧媽》點贊。




最後


今天還是農曆鼠年正月初七,由於疫情的影響,這個春節沒有拜年、沒有聚會、沒有外出,每天睡到自然醒,一天吃兩頓,爽呀。


刷疫情、看電影、看書、運動、發呆,這就是我一天的工作。


祝大家春節快樂,發大財,嘿嘿!


2020年1月閱讀書目,還有三件大事值得叨叨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