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建議收藏

我們對孩子的瞭解真的很少,我們持有的觀念錯的越深,我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就越遠。有些家長學習研究成人應該知道些什麼,卻從來不問問孩子具備學些什麼的能力。我們總是期待孩子變成什麼樣的成人,卻從不考慮在孩子變成成人前孩子是什麼樣子的。

“樹木長成形要靠栽培,人要長成材則要靠教育。”那我們就從認真研究你的孩子開始吧,因為你顯然完全不瞭解你的孩子。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建議收藏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培養“情商”。首先我們要了解“情商”。究竟什麼是情商呢?

什麼是情商?

情緒商數通常簡稱為情商,是一種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的指數。“情商”指的是“信心”、“樂觀”、 “急躁”、“恐懼”、“直覺”等一些情緒反應的程度。

情商的作用是什麼?

  1、情商是指情緒控制能力或情緒智力高下,雖然它不適於象智商那樣用數值尺度來測量,但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的方式來了解。

  2、情商與智商不是對立的。有的人有幸既有較高的智商又有較高的情緒商,有的人則只有其中之一。研究人員一直都在努力瞭解情緒商與智力商之間是怎樣互相補充的,例如,一個人對付壓力的能力是怎樣使他集中智力並將智力付諸實用的。

  3在預測人的成功時,瞭解情緒智力比通過智商測試以及其它標準化成就測試測量出的人的智力水平更有價值。

  4、可以採取適當的方式提高人們調節情緒、控制情緒的能力,使情緒商因素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有助於個人成功。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建議收藏


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首先要有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

有些家長不瞭解孩子情緒的複雜性,總是希望孩子開開心心的。孩子只要一哭鬧,家長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其實這就無形中讓孩子失去了體驗這種情緒的機會。人類的情緒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所以說我們必須要讓孩子儘早的體會這種情緒。體驗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熟悉和體驗各種情緒,特別是那些負面情緒。

其次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

管理情緒的能力也就是通常說的要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管理情緒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壓制情緒。第二方面是要善於剋制自己的情緒,要善於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

積極的情緒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能起促進作用,有助於孩子潛能的發揮;消極的情緒則可能使孩子的心理失去平衡,影響他的人格構建,甚至影響他的未來生活和事業。因此,父母需要進行有效的干預,以及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意識到不良情緒的危害。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於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如果孩子根本就厭煩,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長的引導,這種情況下越努力教育就越沒用!

情緒是人類感覺中的一種,是內心的感受經由身體表現出來的狀態。正所謂有因有果,因果相連,果果無終。那麼有情緒也是有原因的,可能與過去的經歷及未完結的事情有關,也可能與當下的身心狀態有關,所以要接受它。不接受情緒,就是不接受自己,因為是人就會有情緒,情緒是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接受情緒,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意的進行情緒地表達,因為果果無終,當下的情緒表達,又會成為今後諸事的“因”。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建議收藏


如何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1、共同體會孩子的情緒

  要想讓孩子別動不動就哭,當孩子哭的時候就要理解他,這比不允許他哭重要的多,嘗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情緒,並給予他宣洩情緒的機會。

  孩子需要的是有一個能陪著他哭的人,而不是對他說:“不要哭了,這有什麼好哭的”,大多數父母都接受不了孩子的哭鬧,第一時間都是想辦法阻止孩子的哭泣,我們不要擅自去評價孩子的情緒,他想哭就哭,我們只需靜靜的陪著他,讓孩子把情緒發洩完。

  2、幫助孩子平靜下來

  孩子在哭的時候大多數是由強到弱的,但是每個孩子不一樣,抓住不同的時機介入很重要,介入時候多觀察孩子,是否情緒已經緩和了,如果這樣能幫助孩子緩解情緒的話,說明介入時能夠幫助孩子控制情緒的。

  3、平靜過後聊聊背後的故事

  “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可以跟媽媽說一說嗎?”“哭完了是不是覺得舒服一些呢?”和孩子一起回顧事情的經過,讓孩子明白這些情緒是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的,是可以理解他的感受的。

  當孩子試圖以哭的方式來達到某些目的時,我們必須清楚的讓孩子知道:你可以把哭當做宣洩情緒的方式,但不能當作解決問題的手段,比如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一樣東西而大發脾氣,千萬不要為了讓他安靜而把東西給他。如果一發脾氣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以後他就會更隨心所欲地亂髮脾氣,我們可以等到孩子情緒平靜後再來告訴他不能給的原因。


  4、教孩子疏導不良情緒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建議收藏


教導孩子用語言表達怒氣。語言發展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較少,因為他們懂得以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於是容易被滿足,而且當他們說出自己生氣難過的原因時,不僅有助於情緒宣洩,也能獲得他人的瞭解和安慰。父母可以在孩子生氣、難過的時候,教導他們用語言而非肢體表達怒氣。

如果孩子陷入某種負面情緒裡,通常是因為“想不開”,這時候,父母可以帶著他想些好事情,或引導他發現原來事情沒有這麼糟。孩子能夠學習用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進一步也就可以用有創意的方式,自己想辦法解決困境。

當孩子遭受挫折的時候,這時候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他曾經在其他方面表現得很好。讓孩子時常記起自己成功的經驗,可以幫孩子找回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難,也更願意去接受挑戰。

孩子的情緒往往呈波浪式的。面對孩子情緒波動期的無理取鬧和火爆脾氣,爸爸媽媽要多理解他們,教給他們調節情緒的方法。擁有良好情緒、健康心態的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更容易獲得幸福和成功,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建議收藏


要教育孩子管理情緒首先家長要學會管理情緒。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在處理孩子情緒之前,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很多父母在處理情緒時經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和孩子一樣,但對於孩子的問題卻一副道德勸說,而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孩子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你的情緒益顯重要。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也有助於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才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