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非鸡汤《爆裂鼓手》:音乐道路上,藏着另类偏执狂的成功


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部青春励志剧,但真正观看了解之后,事实却与你想象的颠覆落差。@简理壹




《爆裂鼓手》是一部极其具有争议性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19 岁安德鲁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一心想成为顶尖的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学院知名导师弗莱彻相中,正式进入乐队,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的梦想付出代价。导师佛来莱为了寻找“天才”,以极其严苛的变态方法教育学生,进而演变成师徒间近乎狂魔的对决。

此部音乐剧情片《爆裂鼓手》由 达米恩·查泽雷编剧并执导的,根据个人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由迈尔斯·泰勒和J·K·西蒙斯主演,2014年上映,豆瓣8.7分,该片获得第30届圣丹斯电影节最高荣誉评审团大奖、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大奖。

好故事一定是不落熟套的,在各种鸡汤泛滥的传统电影里,人们需要新鲜血液的反励志电影刺激。

《爆裂鼓手》是一部一千人看,就会看出一千个故事的悬念影片。它没有过多的宏大场面,但流畅的剪辑、紧凑的节奏、微小的细节、充满生命感的音乐,赋予电影别致的魅力。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赏的电影,只有认真思考,才能真正感受到这部影片的不同之处。因此,接下来,我将从视听语言、人物塑造、主题呈现三个层面进行全方面解读《爆裂鼓手》超高的艺术造诣:

豆瓣8.7非鸡汤《爆裂鼓手》:音乐道路上,藏着另类偏执狂的成功

01 视听语言:快速错综的剪辑、逆反的拍摄用光和配乐,构建别样的高超视听盛宴

《爆裂鼓手》是一部打破惯性的反传统反励志的好电影,它之所以大获奥斯卡三座小金人的殊荣和世界观众的好评,源于天才导演达米恩不迎合主流的制造艺术主张。快速错综的剪辑、逆反的拍摄用光和配乐,构建别样的暗黑压抑叙事基调,带给观众高超的视听盛宴。

首先,快速错综的剪辑,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影片采用快速错综的剪辑,加上人物表情、鲜血、汗水、乐谱、乐器等特写,酷炫华丽的镜头感和鼓点融合,展现鼓手们的精湛技艺,呈现出一场无以伦比的视听盛宴;同时说明安德鲁的鼓乐艺术事业压力极大,困难重重。 影片中安德鲁家庭会议的那一场:家里几个人围绕坐在一个餐桌上,大家谈论着自己近段时间发生的事。影片的画面中,安德鲁和家庭成员的镜头不断切换。

当每人高谈阔论地谈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事时,大家对对方的事表现得极其冷漠看不起。当镜头转移到以安德鲁焦点的画面时,他被家人的眼光包围,环境营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但当他说起自己最近在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被名导师器重的事,以及自己对人生和梦想的定义。镜头快速切换,将家人的不理解眼神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突显安德鲁的孤立地位。

豆瓣8.7非鸡汤《爆裂鼓手》:音乐道路上,藏着另类偏执狂的成功

其次,逆反拍摄用光,突出男主角通往顶尖艺术的过程

用光是导演必须重视的视听语言之一,在画面中有光才会有阴影,光影组合决定了观众对拍摄物整体的感觉和印象,导演的用光会给带给观众一定的暗示。弗莱彻第一次出场的镜头,他脸部的眼睛、鼻子、颤骨下面呈现的都是阴影,一种背光状态,加上顶光直射弗莱彻的光头,给人一种恐怖和压抑之感;导演也想借反光拍摄,隐喻弗莱彻导师的暗黑教育方式。

导演把光影色彩运用在安德鲁进入“弗莱彻乐队”前后变化非常出彩。未进入乐队之前,安德鲁衣服色彩多单一,浅色居多,上衣经常穿白T恤。后来,他衣服渐渐向深色系发展,灯光渐渐的由温暖变成了冰冷的颜色,就像他的导师弗莱彻一样。我觉得,白色上衣象征代表着安德鲁对鼓乐的单纯梦想追求;进入乐队后,安德鲁和弗莱彻越来越相似,冷光、深色衣着运用,意味着他与导师一样偏执,安德鲁崇拜喜欢导师弗莱彻。

最后,以演奏的音乐为配乐,增强人物矛盾和个性发展

电影是以演奏的爵士音乐为配乐背景,变幻莫测的演奏,增强影片中人物矛盾和个性发展。影片开始第一个画面,黑暗屏幕先听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 ,由缓慢到变快的敲鼓声,后来敲击声快得让人觉得窒息,这正是安德鲁独自一人在音乐练习室敲鼓的声音,他所敲鼓声的压迫感、窒息感也预示了整部电影的氛围与基调。

音乐是观影的一种享受,能抚慰人心灵,触动快乐。整部电影虽然围绕着爵士乐开展,但较少表达音乐的美好。导师弗莱彻因学生指证被开除后,那段在酒吧的钢琴演奏,悠然深情神态表示导师对音乐的极其热爱,与安德鲁在魔鬼乐鼓训练一直压抑的神情形成极大的反差。影片末尾出车祸的架子鼓音乐掺杂运用,既代表安德鲁对表演重视,也代表着他对音乐、对成功的偏执。

豆瓣8.7非鸡汤《爆裂鼓手》:音乐道路上,藏着另类偏执狂的成功

02 人物塑造:坚持梦想的偏执学生安德鲁、与魔鬼导师莱彻,淋漓尽致地演绎一对“逆反”师徒

逆反”就是不遵循一切传统的惯性,将一切已有的、既定的认知全部推翻。除了电影拍摄用光、配乐的“逆反”之外,影片故事中的两位核心人物——坚持梦想的偏执学生安德鲁,与魔鬼导师弗莱彻,淋漓尽致地演绎一对“逆反”师徒

第一,坚持梦想的偏执学生安德鲁,剩下的只有鼓乐事业

影片银幕一段,安德鲁和父亲一起去看电影。一个当中学老师的父亲,按正常顺序吃爆米花和葡萄,像所有人一样。安德鲁不吃葡萄,却把独立包装的葡萄倒进爆米花里搅浑,然后绕着爆米花桶挑旁边的爆米花吃。父亲说他这个年纪还钻牛角尖,恰恰刻画了一个不善于眼神交流、不善于表达却有自己认知的逆反男孩。

从剧中安德鲁与家人晚餐的对话情景:安德鲁在面对一名足球运动健将和学霸的不尊重时,其他人都附和沉默着,他却一反常态做出了反击。从小不受待见、不被看好的他,助长了亲戚朋友对他的贬低。面对亲情、友情,他勇于表达自己的执着梦想:指明自己最喜爱的偶像是伟大音乐家派克,即使没有朋友、不富有、恶习缠身,也要努力将鼓乐才艺学到顶尖,与人分享,被铭记。

关于爱情方面,安德鲁对待世俗的恋爱生活也“逆反”。从开始主动而羞涩约会电影院前台女孩成交为女朋友。当遭遇到首席鼓手的位置被新人抢后,他省悟找到真正向往的事业方向。安德鲁立即约女朋友到咖啡厅提出分手。在我看来,安德鲁对待感情,既温柔又冷血的坦诚态度,是他异于常人的方面,这也体现他的理性,以及对梦想的专注追求。

豆瓣8.7非鸡汤《爆裂鼓手》:音乐道路上,藏着另类偏执狂的成功


第二,魔鬼导师费莱彻,斯巴达教育方式异于常人的“逆”

导师弗莱彻的着装一直全身黑衣,无其它色彩,象征他的性格,神秘严谨苛刻。导演用于导师弗莱彻身上的光影塑造,一直以顶光的形象出现,为他偏执的教育方式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同时说明导师不介意他人的眼光,给人感觉高高在上的人物形象。

影片中魔鬼导师费莱彻起码有五次反转:第一次,他像一名古怪老师,背后调查学生背景,飞速决定拉人进乐队训练,还让人早于上课时间三小时到达音乐室;第二次他像有暴虐倾向的施暴老师,一分钟之前温柔得像恋人,一分钟之后用凳子扎人。

第三次他像用心良苦的严师,想尽方式挖掘安德鲁的鼓乐潜能,让他快速成为核心鼓手。第四次他是心胸狭险的小人,不告诉安德鲁正式比赛的乐谱。第五次影片末尾,当学生安德鲁在无乐谱的情况下,出神入化地即时创新演奏一首新爵士乐,震惊全场时,导师的动作神态演变成一位望子成龙的好爸爸。

在我看来,无论是为了梦想事业,可舍弃友情、爱情甚至亲情的安德鲁,还是充满矛盾的暴虐魔鬼又慈祥的导师费莱彻,他们是一对愿意为梦想不惜代价的典型“逆反”师徒代表。学生是对于成功定义异于常人的“逆”,导师是斯巴达教育方式异于常人的“逆”。“逆反"只要运用得恰当,也有正能量。我想,这是对电影《爆裂鼓手》严师出高徒的最好阐释。

豆瓣8.7非鸡汤《爆裂鼓手》:音乐道路上,藏着另类偏执狂的成功

03 主题呈现:弗莱彻和安德鲁之间非单纯的“师生”互虐过程,呈现“不疯魔不成活”的反励志成功学

传统励志电影,主角会在鼓励教育方式和他人支持,完成目标。或是主角意志强大克服困难,再传授教育他人成功。而《爆裂鼓手》却是一部被网友称为“反派老师运用恐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向顶尖”的非鸡汤电影。

《爆裂鼓手》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似乎只有安德鲁和导师弗莱彻两个人的互虐过程,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不疯魔不成活”就是影片表达的主题。电影最为精彩的是师生俩人都不是那种精神正常的手艺人,电影有显而易见的励志成分,有黑色的一部分。导演集中重点表现心理状态的后果。他们是精神偏执的野心家、为达目标置生死于度外的疯子。


第一次师徒课堂邂逅: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这部以爵士乐展开的电影,没有爵士乐优雅随性的风格,却呈现给观众的是爆裂以及压迫窒息。影片开头导演运用长镜头对准一个音乐练习室门口,随镜头的慢慢推进,眼前清晰出现——独自练习敲鼓的安德鲁,这是故事的序幕。

这时影片便开始出现家人、同学、喜欢的女孩相关场景,为突显主人公的疯狂追梦埋下伏笔。例如,安德鲁和父亲看电影,对电影厅女孩的追爱,原乐队对自己鼓乐水平的瞧不起,这些爱他或不爱他的人,都不能支持自己的梦想。

安德鲁与弗莱彻的第一次碰撞,是在各自乐队练习室隔门偷望双方互遇,电影此情节设计,暗示两人冥冥之中紧紧联系的缘分,意味着安德鲁磨难生活的开始。因弗莱彻一句话,安德鲁便成为了他的学生。安德鲁被告知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到他的训练室上课;结果发现训练室空无一人。有个敲鼓没跑调的同学,因弗莱彻的严厉大声狂批评,恐慌乱了阵脚,否定自己,相信谎言跑了。

我想,明明是训练是每天九点开始,却让安德鲁早到三小时;还有导师弗莱彻让误以为自己跑调的学生走人。通过第一节正式上课的两件事,弗菜彻想告诫安德鲁: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要分秒必争努力练习;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别人的谎言,欺骗是人类的常态。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竞争是极其激烈的,千里马常有,伯乐可不常有。

豆瓣8.7非鸡汤《爆裂鼓手》:音乐道路上,藏着另类偏执狂的成功

.师生关系的艰难转折:弗莱彻制约安德鲁核心鼓手位置的进退

故事还在继续推进,弗莱彻欣赏安德鲁对鼓乐的执着,一直试图让他超越极限,找了几个替补鼓手加入,好促使让安德鲁更加拼命。安德鲁为了梦想和不辜负导师的期望,夜以继日地疯狂练习,练到手皮被鼓磨破出血,但还继续;随着弗莱彻严苛刺激下, 甚至更疯狂。最终,他努力的汗血,换到来了乐队核心鼓手的位置。

好景不长,安德鲁因心急于参加比赛,惨遭车祸,最后却挺着满身是血的身体继续敲鼓时,比赛失败,弗莱彻撤退安德鲁的核心鼓手位置。师生二人终于反目成仇。在我看来,安德鲁出车祸以及师生二人反目成仇,主要是由两方面导致:一方面,弗莱彻“严厉、苛刻、强硬、狂暴”极端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是安德鲁无法承受巨大的高压。

专业的顶尖团队必定会运用极高的淘汰率法则,否则,弗莱彻找不到自己心中的“天才选手”。安德鲁能否挺过来,超越极限,仍取决于自身。很多顶尖成功人士,往往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怪异的“疯子”,因为他们的思想行为是狂热的、偏执的。忍别人所不能忍,才能得别人所不能得。

.师徒重逢:导师制造无乐谱的音乐会,学生癫狂突破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前途,没有朋友,没有价值的人,心中就只剩下一个梦想。你会怎么做?安德鲁目前状态恰恰就是这样的人。因对梦想的强烈追求,安德鲁参加了弗莱彻在酒吧举行的音乐会。两人的对话,特别是导师的话,是令人印象最深刻:弗莱彻说自己在谢尔佛这间最好音乐学院目的不是做老师,而是想逼有潜能坚持追鼓乐梦的人,突破自己极限,早日成为顶尖人才。

还可以,差不多,就没有顶尖,对老师来说就是悲剧。

差不多会害死人,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奇迹。

天才永远是孤独的。

安德鲁认同了弗莱彻的这些话,答应参加JVC音乐会。原以为两人重归于好,命运再次开玩笑,弗莱彻欺骗他,让他参加无乐谱的演奏会。安德鲁尴尬下台又返回,用最纯粹的热爱爵士乐之心,以专注癫狂的姿态打出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他最终赢得了比赛,也赢得了弗莱彻的认可。

在我看来,除了不赞成弗莱彻用凳子暴力砸人,以及安德鲁车祸大出血还参加比赛这两点之外;其它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安德鲁最后实现梦想,得益于遇到一位合适他的人生事业好导师。弗莱彻的教育方式虽然有些极端,每次敲紧钟,让安德鲁突破极限;在学生无背景无天赋无钱的境况下,还无私帮他圆梦,试想现实中有多少老师可以这样倾尽全力去付出一切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梦想,也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可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或顶尖。但很多人失败了,他们会抱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问题,找各种理由。这就是平庸人居多的原因。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如果我们不把时间精力花在无意义的仇富或嫉妒成功人士身上,而是一直专注为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或梦想而极致努力,就达成心愿了。

总结一下:

超人或天才的诞生,都需要经历一条充满血腥以及绝望的道路,而爱与理想,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达米恩查泽雷

《爆裂鼓手》是引人思考的一部影片,其中包含了有关成功的不同定义,可能我们并不认可这种成功,但是勤奋总能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这部根据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亲身经历改编,他曾说:写完《爆裂鼓手》剧本之后,把它放在抽屉里尘封一年,没给任何人看。因为他害怕被认识真实的自己,从而失去朋友。

这部剧作是达米恩的在洛杉矶电影事业被拒绝了六年,经历各种失败挣扎总结出来的。所以电影故事基调和拍摄技巧都是非主流,但不代表不能激励你成长。这也是科比最喜欢的电影,喜欢它的理由或许是影片以更现实的故事,启发了我们:要想成功,每次必须突破自己的极限,才能走向顶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