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杯 火神

僅僅分別用十來天時間,就在武漢建成兩座規模很大的救治醫院,名稱亮眼:火神山;雷神山。其實該處並無高山,是建設者給予的命名,以示對疫情作霹靂神火般的銷殺。

網上流傳曰:古代,瘟疫常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若如此,那就是驚蟄的春雷擊潰了瘟病。《周易·豫卦第十六·象曰》:“雷出地奮,豫。”驚雷在地上轟鳴,大地震動;天地萬物振起歡樂。這是何等動人的景象。或許今日不同舊時,但起碼,人們祈盼安靖的心願是一樣的。

夜光杯 火神

火比雷更旺更烈,更貼近人世。火神威猛,龔自珍雲“吳回(火神名)一怒知天意。”古代有專門管火的官吏,遠古有火正;西漢在大鴻臚下有別火令;唐詩名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溫暖柔和的火。火更有剛猛之一面。《史記·楚世家》:堯的父親帝嚳,號高辛,有大臣重黎,位居火正,有才能,多大功,光明照天下。帝嚳命名他為祝融(祝,司、掌;融,火、大明)。後來共工氏作亂,帝嚳令重黎征討而未能滅之,帝嚳誅重黎,以重黎的弟弟吳回繼續擔任火正和祝融之職。原來古代的火神還要率軍作戰,攻伐打仗,果然了得。

南嶽衡山的最高峰名祝融峰,傳說火神祝融鎮守於此並逝於此。這就難怪唐代韓愈從廣東陽山遇赦北歸,經衡山,望祝融峰,作詩《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全篇“驅駕氣勢,若掀雷挾電撐抉於天地之間,物狀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司空圖)”。韓愈下馬,環顧群山:“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他敬仰、肅然、疾步,目不旁視:“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宮。”但見“粉牆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對火神的畏懼和尊敬,使韓愈極其謙恭:“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可見火神在古人心目中的威嚴。

去年秋天,我到北京旅遊,在著名的風景區什剎海附近,拜謁了聞名遐邇的北京火神廟。火神廟西臨浩瀚秋水淵泓,湖邊漢白玉雕欄玉砌,古廟金碧琉璃照映漣漪。綠瓦紅牆雕樑畫棟,掩映于波光疊翠之中。它是北京市區內最為古老的建築,始建於唐貞觀六年,有“先有火神廟,後有北京城”之說。

進院參觀,大長神話知識。據傳,火神不僅僅掌火,還曾化身為炎帝即神農氏,親嘗百草,教先民種植莊稼,採藥療疾,撫養、安康了華夏民族。人們把火請進家裡,野火變成灶火,火神成了和藹的灶君。火神又化身為祝融,鎮守南方大山川澤,用竹節投入烈火之中,發出噼噼啪啪的震耳聲響,驅趕山魈惡鬼,祛除瘟疫,是爆竹的發明者。

那天我還聽說,很多參加高考的學子,考前會來參拜火神,並且在院內樹上打下無數隨風飄拂的紅綢結,如萬花紅豔。原來明清時期,各地舉子進京趕考,因此地景色佳美:柳花濃沒地,鷗貌靜隨湍。石橋明樹裡,鶴窺烹石處——都愛在此盤桓。又因火神威光赫赫事業興旺,紛紛前去進香。時代進步,而今進香演變成打心願結。

何其豐厚的歷史文化。願我們的雷神火神助“抗疫”必勝!(趙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