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資深的數學老師如何開展網課?

對於一線拿粉筆教學的教師來說這個寒假由於疫情而不能返校上課,我們居家學會了一項授課技能——網絡直播。雖然已經有十幾年的授課經驗,但是直播中上日常課,還是第一次。從下發通知開始,由各組長制定自己組內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方式,我也經歷了下課件,下教學視頻,以及利用公共資源的在線直播等階段,但總有時效不強,互動較少,對課堂缺少掌控的一些感覺。恰逢同事中有人開始直播上課,於是我也開始摸索。從選擇軟件著手,如釘釘,飛樹,抖音,到最後選擇最有學生基礎的QQ空間直播。於是靠著一個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手機架,我的直播就開始了。

從最開始的忐忑,到現在的從容應對,半個月的網絡教學有一點心得和收穫,整理了一下幾點,分享給大家。

一 、時間與效率

網絡直播課是45分鐘,本著不提前開始,不拖堂的原則,60分鐘能做什麼,怎麼做,就顯得很關鍵。這就要求直播課的效率一定要高,這裡講的效率並不是我們日常以為的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多,而是在短時間內要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哪怕這一節課只完成一個任務,那也一定得充分,徹底。

二、 目標和任務

以往的常規課,一節課45分鐘,老師們在寫教學目標的時候往往會設定兩三個目標,基本上都能在45分鐘內完成。可是網絡課卻大相同,即使給足45分鐘,可能一個目標也會完成的有些不盡如人意,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網絡授課的侷限性,沒有因為人員的集中,缺少面對面交流互動,除了聲音之外的肢體、眼神、心靈上的交流,造成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缺少一個在這個場中的需要意會就能解決的問題,從而更像是在走目標的流程,互動性比平時的課堂要少很多,再加上一些個體不適的因素,網絡直播課堂的時效性就大打折扣。所以網絡直播的目標一定要精而少。以45分鐘的直播課堂為例,只選一個或兩個目標即可,這也是備課組提出的要求,降低難度,放慢速度,不求高效,但求有效。

三 、課前的預習

預習是為了更高效的上課,這和日常的預習沒有太大差別,唯一要注意的是,可以把原本日常課在課堂上需要學生獨立完成的部分任務提前佈置讓學生自主完成,(每次我都會提前把課件發到學生群裡),這樣就節省了網絡直播課的時間,從而提高了效率,因為網絡課不可能給學生大塊的沉默的時間去思考,所以這塊時間裡的任務需要提前完成,而預習任務就需要明確,有指向性,當然,也要少而精。

四 、互動和交流

直播課的互動不比常規課,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學生分組,把任務佈置到具體的小組,提前溝通好,這節課你們組來主要參與問題的互動和交流,這樣學生就會有提前的準備,不至於現場點到的學生沒有心理準備出現空場的現象,而耽誤了時間。小組的討論交流結束後也可以根據上課時間穿插其他同學的及時參與,這可以根據上課的具體情況和學生在討論區和舉手區隨機選擇,沒有參與的同學做好相關筆記,這樣就會形成在有侷限性的網絡環境裡最大範圍的交流和互動。

五 、學生分組

與很多機構的在線課程不同,我們的網絡直播課面對的學生數量遠遠大於在線課程,那麼如何最大程度的做到對學生有效甚至是高效呢?聽課可以兩個班級一起聽,但作業監督就必須分開。所以分組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以我們班為例,我們班有60個人,分成了每組10人,一共6組,每天的作業組長負責檢查,老師負責隨機抽查一個組的作業並及時給予反饋即可。而在直播過程中,可以提前安排小組準備課堂交流,很顯然,面對這樣的任務,學生既緊張又興奮,準備地都很充分,在分享和交流時的效率就很高。

六 、評價和表揚

直播課上的及時評價和表揚與日常課也有不同的。但是無論任何時候的表揚,走過場的表揚都是不可取的。日常課的課堂評價有實體對象,有針對性,也許老師不說話,一個眼神或者肢體語言學生就能夠體會到。而網絡授課沒有實體對象,這就要求表揚一定要有依據,而這個依據就是學生的回答,回答中的語氣、語調、語速、內容的完整度、與問題的契合度等等都能夠作為表揚和評價的生髮點,這樣學生才會在沒有實體對象的網絡課堂中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做得好的,我可以把讚語發到家長群裡。

七、每週小結

每週我會讓學生私發給我一份學生一週的學習收穫,各科完成了什麼作業,有什麼困難,這也是對學生監督的一個補充。當然,這是班主任層面的事。

面對疫情逐漸好轉,開學的日期也將不遠了。心沉下來,可以研究網絡教學怎樣才更高效,停課不停學只是一個初級目標,真正做到和日常課的效果一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看看資深的數學老師如何開展網課?


看看資深的數學老師如何開展網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