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穩居第一,713分摘得高考狀元,超級學霸分享:3個訣竅

大家都喜歡看學渣逆襲成學霸的故事,恨不得三個月養成一個學霸,一年出個學神,考入北大清華。這樣的案例不是沒有,但真的很少,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最常看到的,還是一直保持優秀的學霸。

今天想要給大家介紹的學霸,是2018年的安徽省高考狀元方清源。他取得713分的高考成績不是一日之功,三年前就是他們市的中考狀元,上了高中之後基本上一直保持第一名的好成績。

高中三年穩居第一,713分摘得高考狀元,超級學霸分享:3個訣竅

方清源認為,好成績不是靠一天兩天打雞血取得的,而是要靠持之以恆的努力和付出。學習的漫漫長路很辛苦,唯有將自律的主旋律貫穿始終,才能在"最終決戰"中取得勝利。

那麼方清源是如何堅持自律的?以下三個方面對各位家長和孩子有較強的借鑑意義。

1.家庭環境: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過程。

在方清源小時候,爸爸媽媽對他的要求特別高,會給他定嚴格的規矩讓他遵守。反倒是等他年紀大了之後,家長就逐漸放手了。到了初中階段,基本上是靠他的自覺在學習。

從管到不管,這個過程比較符合孩子的心理發展。

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他們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很多規矩都不知道。如果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很容易"長歪"。而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們的三觀逐漸成型,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見解,如果這時候過度干預他們的理念,會激起他們的叛逆心理,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管束,應該是一個從有到無的過程,也就是讓孩子從他律逐漸向自律演化。

不要在孩子小時候放手讓他隨便玩玩,等他長大了,開始對他指手畫腳,這是很不可取的。

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給他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讓他養成好的習慣,在他長大之後,也一樣能夠將好習慣延續下去。而當孩子長大了,是需要更多的主見和自己的判斷,這時候,家長就要學會放手了:給孩子一點信心。

高中三年穩居第一,713分摘得高考狀元,超級學霸分享:3個訣竅

2.學習方法:主動學習,形成體系,再形成慣性。

方清源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一套自己的學習節奏,基本上都是預習+學習+反思和總結+優化思路的過程。

這種學習方法給他帶來了更多的主動性,讓他能夠用更加遊刃有餘的態度面對學習。形成了自己的體系之後,他只要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就好了,形成一種"自動化"學習的模式,更有利於堅持。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的學習方法。很多方法都是好的,值得借鑑。可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去選擇這些學習方法,很難堅持下來。在接觸到這些學習方法的時候,要學會根據自己的情況總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形成一個體系,以後的學習都可以按照這個體系來,就會逐漸形成習慣了。

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方法同樣可以是逐漸進行優化的,如何讓自己更輕鬆?如何才能提高效率?總結與反思的過程必不可少。

這就是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再將自己的東西進一步優化的過程。對學習有著清晰明確的規劃,再配合上孩子強烈的主動性,可以大大降低堅持的難度。

高中三年穩居第一,713分摘得高考狀元,超級學霸分享:3個訣竅

3.勞逸結合:不必在一兩天內透支自己,強調可持續發展。

毫無疑問,方清源是一個將努力和堅持發揮到極致的人。但是他同樣不贊成過度壓榨自己的學習方法。事實上,他幾乎不在校外上課外輔導班,本人比較喜歡打羽毛球,哪怕在壓力較大的高三階段,也沒有放下。

他認為,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緩解學習壓力,轉換一下心情,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一味的報班,如果利用率不高,也沒有什麼用。

有些家長急於讓孩子取得好成績,不僅在週末的時候將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就連平時放學後的時間也不放過:奧數班、英語班、作文班等等。孩子連喘一口氣的時間都沒有,對學習的興趣會大大降低,過度疲憊的學習體驗也會導致學習效果難以令人滿意。

學習是一個長久的馬拉松賽跑,切忌"揠苗助長"。

高強度的學習透支了孩子的身體和精力,學習效率怎麼可能得到提高?報班輔導不一定對孩子的學習毫無作用,但是應該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合理安排,不要過度壓榨孩子的休息時間。

適當的體育運動、休閒娛樂也是孩子在堅持學習的同時必不可少的休息方式,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更愉悅的心情。

正如古人有言:"學習如取水,終日取而不能逾其量。"

超過了孩子精力限度的學習只會起到反效果,在孩子承受範圍之內的高效率學習法才是"努力"的最終秘訣。不要期待著孩子在一兩天之內就把所有內容都學完,學習更在乎的是可持續發展。

優秀是持續性的自律,而不是間歇性的自虐。想要讓優秀成為習慣,離不開家長和孩子的通力合作。

更多學霸學習方法、故事,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