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解放碑是重庆市的标志建筑物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商业区中心部位,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处。纪念碑高27.5米,有旋梯可达顶端;碑顶设时钟、方向标志和风速风向仪。该碑最初兴建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于1941年底落成,命名为“精神堡垒”以激励中华民众奋力抗争以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1950年由刘伯承改题“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2000年9月,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解放碑一带原来叫“督邮街”,因这里有一官办邮局而得名。当时仅有几家药铺、绸缎庄和卖文房四宝的公司外,其余都是居民住宅如杨家大院、周家大院等。督邮街四条窄巷交汇处有一仅几十平方米的空地,称“大什字”,如今就是解放碑中心一带。1941年12月30日,国民政府主持修建的“精神堡垒”在重庆都邮街广场中心竣工。“精神堡垒”由“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家单位承建,采用木质结构,外涂水泥,呈方形锥体,因防空需要,通体涂为黑色。纪念碑高7.7米,寓意七·七抗战。后来,在日机轰炸中被毁。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1946年10月31日,“精神堡垒”原址弹坑新纪念碑奠基。12月,新纪念碑正式动工,改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1947年8月纪念碑主体完工,同年10月10日竣工,碑身刻“抗战胜利纪功碑”,时称“纪功碑”,外形即今日所见解放碑。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下则嵌藏各省市赠送之纪念碑石、社会名流题赠之石碑等,美国总统罗斯福1943年赠给重庆市的卷轴译文也铭刻在胜利走廊墙壁上。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向南第一层花圃内,仰卧一块长138.5厘米,宽93.5厘米的《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碑记》,为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12月27日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竣工正式开放之日所立,碑为黑色大理石,楷书,阴刻,共408字。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重庆主城。1950年10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于“纪功碑”下广场检阅驻守重庆的武装部队和民众游行队伍时,题词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为“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之后,民众将之简称为“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1949年后,解放碑周边开始成为重庆的商业中心,至1960年代,国营三八商店(今重庆百货)、华华公司绸布店、新华书店集团总店、中国人民银行营业部、颐之时等商业、金融和餐饮机构在解放碑周围落户。同时,解放碑周围广场,也成为了群众性活动场所,每到重大节日,民众皆在此举行庆祝和游行活动。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1997年,重庆直辖后,经济高速发展,更多的零售业、娱乐业、餐饮业、酒店业和金融业机构云集到解放碑地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简称“解放碑CBD”)的概念也日趋成熟。1990年代以前“解放碑”曾是重庆市内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如今的解放碑已然淹没于高楼林立中,显得十分矮小。但是,在它周围发展起来的商业和娱乐中心地带却成为了重庆的城市经济心脏,其知名度与地位在重庆乃至整个中国西南范围内毋庸置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主要以服务业为主,而且主要是占地小、高增值的现代服务业。2006年,解放碑CBD有各类楼宇635幢,其中具有商贸功能的421幢,具有商务功能的192幢,随着世界商贸中心、万豪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贸易中心等现代商务楼盘的相继落成。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解放碑对于重庆来说,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广州的北京路,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一样,这里就是重庆的CBD,更是这座城市的时尚高地,最让人目不暇接的是出没在重庆时尚风口浪尖上的重庆美女。于是在解放碑打望重庆美女成为很多外地人的幻想,自然更是不虚此行。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我的中国行(二十一)丨重庆市解放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