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慢練五大終極指南

鋼琴慢練五大終極指南

Andante from Sonata for Violoncello & Piano, Op. 19Arcadi Volodos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鋼琴慢練五大終極指南


眾所周知,鋼琴慢練尤如放大鏡,把樂曲中的一切細節都擴大了,使演奏者能謹慎地注意音樂的每一個細胞。慢練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慢練的最大優點是來得及想,來得及準備,來得及根據視鋼琴彈奏中的觸覺、聽覺的反饋信息,調整和修正缺點。


慢練的意義和道理很明確,但不慢練的卻大有人在。其結果是演奏者只能演奏出相當粗糙的音樂。接下來,為了使廣大學琴人士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鋼琴慢練,學會事半功倍地巧練鋼琴,今天小編為您分享鋼琴慢練的五大終極指南,以供參考。


1


鋼琴慢練終極指南一:是否要通篇慢練作品


慢練是克服技術難點的金鑰匙,但如果從頭到尾一遍又一遍地通篇慢練作品,會導致不需要慢練的地方還在不斷地重複練習,而需要大量慢練的地方卻始終得不到足夠的練習。


這樣不僅延誤了學好新作品的時間,而且還因為長時間的慢練使注意力自然減弱,某些練習動作會由於注意力的減弱而受到歪曲。因此,把慢練主要放在攻克難點上是最高效、最省時的鋼琴練習方法。


鋼琴慢練五大終極指南


一首作品在完全練習成熟以後仍需要慢練。否則,從技術上說,下意識的習慣動作會逐漸變得模糊,變得不準確,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誤;


用音樂表現上說,它會因缺乏意識得訓練而逐漸喪失表現得鮮明性,喪失細膩與精巧,從而喪失藝術表現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即使在作品練習成熟之後,也不應忽視適當得慢速練習。


2


鋼琴慢練終極指南二:慢練方法是否科學


慢練並非僅僅是單純的速度慢,因為慢練本身也存在方法科學與否的問題。倘若慢練方法不正確、不科學,花再多的功夫也是練不好作品的。


科學的慢練方法應該是思想上積極認真,手指的彈奏動作、觸鍵感覺、音樂分句、音色控制、音量變化、音樂處理等等都要按照快速彈奏的要領去練習和領會。


科學的鋼琴慢練須做到以下要點:


1、在視譜階段記下正確的指法,並且通過慢練將它鞏固下來;


2、鋼琴慢練過程中要正確地劃分樂句;


3、鋼琴慢練過程中要確定基本的動作走向,如向上,還是向下,左右之間弧線有多大等等;


4、鋼琴慢練過程中要確定困難片段的彈奏方法。


3


鋼琴慢練終極指南三:視奏時就要學會運用慢練


很多學生一拿到新作品就急於雙手快彈,譜面上丟三落四,更不講究彈奏的技術方法。然而這實際上是一個不斷鞏固錯誤的過程,演奏上的很多不良習慣就由此養成。


練習一首新作品時要從視奏開始慢練。正確的方法是思想上高度集中,眼睛略超前地看著兩行譜,雙手以自己能把握的慢練度準確地彈奏,保持音樂的完整性。


這種慢速視奏便於練琴者仔細認真地讀譜,來得及對樂譜作出反應,為下一步彈好作品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長期堅持這樣訓練,即可以達到練琴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視奏能力。


4


鋼琴慢練終極指南四:分手慢練與合手慢練相結合


鋼琴是一個需要雙手彈奏的樂器,但在練習過程中,對於一些程度較深的作品或技術較困難的段落則有必要採取分手慢練的方式。


分手慢練明確了各單手的演奏任務,降低了技術難度,為合手慢練準備必要的條件。


鋼琴慢練五大終極指南


在單手慢練時,不能急躁,要使單手的指法、音色、節奏、樂句、觸鍵等都儘量做到譜面上的要求,並學會在放慢的速度中找到各自的動作路線,再逐步加快速度練習,直至每隻單手都能夠準確、快速、流暢地按應有的速度演奏。


分手慢練成熟後,就可以採取合手慢練。雙手初合時,一定要用慢於分手的彈奏速度進行訓練,練得熟一些再逐步加快,直至原速。此外,在雙手練習成熟後,有時還需要適當進行單手慢練,以便加深記憶,鞏固成果。


5


鋼琴慢練終極指南五:掌握好慢練與原速度演奏之間的關係


慢練只是鋼琴練習過程中所運用的練習方法,它不是練琴的最終目的。如果單一強調慢練,長時間不用作品的原速去彈奏,就體會不到作品的真正性質,更難以練好鋼琴。


因此,練琴者在慢練中如果能夠自如地做到樂譜上除速度以外的一切要求後,就要學會分階段提速。從另一方面來說,能否按照作品的原速進行成功演奏又是對慢練的檢驗。


如果在作品要求的速度中不能夠彈好,這說明慢練的基礎不牢或缺少中間的速度的過渡,仍然需要放慢一個層次的速度繼續慢練。


在鋼琴學習中,經過這樣由慢逐漸過渡到快,直至達到作品的原速,再快慢結合反覆練習,就能更快、更好、更完美地演奏出動聽的音樂。


綜上所述,慢練是貫穿鋼琴練習全過程、保證練琴質量不斷提高的一種重要方法。只有清楚鋼琴慢練的科學方法,並把它合理地運用到鋼琴學習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練琴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