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下去:讀不孤,必有鄰

疫中讀書記 | 堅持下去:讀不孤,必有鄰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雖然人不能自由出行,但是可以翻書,可以臥遊,靈魂與思想是束縛不了的。“最好的停課不停學”就是讀書,學生如此,教師亦如此。那麼,讀什麼,如何讀,本期7位教師帶我們一步步從書山走來。

疫中读书记 | 坚持下去:读不孤,必有邻

上午去小區門口取快遞,一路踩著梧桐和銀杏光禿的樹影。陽光照得人心裡亮堂,也映得快遞小哥大紅的衝鋒衣格外鮮豔。疫情雖然還沒有被徹底遏制,但相比1月和2月,最艱難的時刻顯然已經過去了。回想這兩個月的讀書況味,五味雜陳。本以為非常時期閉門讀書可以潛沉忘世、悠遊自在,然而愈當非常時期,世相與情緒反倒愈猛烈地影響到我們的閱讀與思考。特別是今日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媒體時代,又與當年非典時期不同——手中方寸之物匯聚著天下悲苦、人間喜憂,呼嘯而來,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1月23日凌晨,我在朋友圈感慨,或許要打持久戰的這場疫情讓人體會到兩部小說的情緒,先是《傾城之戀》,再是《四世同堂》。有人留言說,他體會到的是《沉淪》和《潘先生在難中》。

1月下旬時,我正在改“小說民國”的課稿,讀的書也都跟民國小說有關,其中不少是平時語文教學的總結,小說文本都再熟悉不過了。當時疫情剛開始大規模擴散,網絡上流言、警語與真相交雜,惶恐、質疑與感動並存。

此時重新打開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經典作品,我突然發現自己彷彿與小說的創作者、小說裡的人物貼得更近了,那些對戰時眾生相的刻畫,對個人複雜心態的描摹,對大時代中重重疊疊的民眾情緒的書寫,都不再是隔岸觀火——歷史的彼岸與現實的此地碰撞在了一起。

當然,對我這個疫情面前挈婦將雛的中年人來說,葉聖陶先生的《潘先生在難中》,此時讀來就更能擊中那顆疲憊而焦慮的心。

我從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參與“閱讀鄰居”讀書會的活動,這個讀書會由學者楊早、書評人綠茶、書店老闆邱小石創立。疫情肆虐,線下活動組織不了,我們就在線上模仿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談》來講故事。楊早老師本意是希望大家可以藉著講故事和聽故事來舒緩前一陣社會情緒帶來的心理創傷,當然我們也知道《十日談》的故事裡也包含了許多對社會現實的影射以及對人性慾望的描摹。在這段時間,我把《聊齋志異》又通讀了一遍,而且旁及民國的志怪小說《洞靈小志》系列,一方面是個人興趣,一方面也是《聊齋志異·狼》那篇課文教學備課的需要。《聊齋志異》大家都很熟悉,這裡介紹一下《洞靈小志》。這本書很有意思,其中人物經歷的靈異故事半真半假,有些是借靈異故事批判現實,有些就是博人一樂,但因為故事背景和故事裡的人物離得近,就更引人遐想,平添趣味。

我在讀書會給大家講《聊齋志異》和《洞靈小志》故事時,也越來越發現靈異故事的妙處,尤其是包裹在離奇故事外衣之下對現實人世的敏銳洞察。這些諷喻甚至穿越百年,也能令人或心有慼慼,或會心一笑。

近日,疫情被有效遏制。我也迴歸正軌,一本本推進去年就計劃好的讀城書目。以城市視角促動的閱讀,對未來跨學科視野的語文閱讀教學很有幫助。比如我正在重讀的是鄧雲鄉先生的《魯迅與北京風土》,這裡的素材用到語文教育裡可以增添學生歷史、地理、民俗、經濟等多方面的視野維度。楊早老師組織過一個讀書群叫“從魯迅認識民國”,他當時有一個構想,就是把魯迅看作一個特別有代表性的民國知識分子,看看從魯迅身上能夠讀出一個什麼樣的民國,而這樣的民國視野裡的魯迅又是什麼樣子。有了社會生活史的眼光,魯迅呈現出的面貌也就不再只是社會批判式的“橫眉冷對”或者存在主義式的“反抗絕望”的樣子了。與這個思路很像,鄧雲鄉先生所寫的《魯迅與北京風土》也是跳出魯迅研究的套路,避開了魯迅的思想與精神,著眼於魯迅在北京城的日常生活。於是,這本書帶著讀者以魯迅為線索重新認識了民國北京城,也以民國北京城為背景,為讀者勾畫了一個日常生活裡的魯迅。

這本書除了寫魯迅頻繁光顧的琉璃廠書肆,還會講到魯迅吃吃喝喝的酒樓飯店,還有一些魯迅去過的名勝古蹟、街道公園,甚至醫院車站,可以說魯迅在北京的衣食住行無所不包。從這個角度看,北京魯迅與紹興魯迅、東京魯迅、上海魯迅的那個味道是很不同的。初中學生從這本書走近魯迅,會親切許多,越讀越開闊,越讀越有生氣,不會“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了。

最後,借“閱讀鄰居”的口號給各位閉門讀書的同行打打氣,戰勝疫情就在眼前,堅持下去:讀不孤,必有鄰。

作者單位系北京景山學校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疫中读书记 | 坚持下去:读不孤,必有邻疫中读书记 | 坚持下去:读不孤,必有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