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紧缺,为何越来越多的硕士却不愿继续读博?

余仲文


现在博士就业远难于硕士,根本不存在博士缺少!

好的硕士能力不一定比博士差,当然这里的硕士不是英式一年制的课程硕士,而且经历三年系统做过完整课题的!

博士就业面更窄,原来985高校博士可留校做教师,现在都要求海归博士后了,除特别优秀的再无可能。博士培养的学术研究能力,以创新发SCI论文为目标,偏基础研究,需要有大项目和好的平台才能发展,否则难有大空间,到二三类或教学为主高校做老师的不少,但空间有限。每年均听到博士就业不如意而出事的个案。如去企业公司还不如硕士更方便,选择更宽。

硕士现在更多培养的专业能力,能独立开展项目的能力,到企事业单位项目是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而不是申请基金,反而硕士有更强执行力,更受欢迎!


枫桥日泊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活生生的例子,我一个高中玩的比较好的同学,没上大学,自己干点小生意,五年之内在青岛买了两套房,当然,贷款还没还完,不过也差不多了,那时候房价一平6000。我去年博士毕业,来青岛高校工作,房价涨到了三万一平,我目前连首付也拿不起,然而我那高中同学目前已经是600多万的身价。自己考虑考虑吧,劝人读博,天打雷劈。


DespacitoCharlie


从我自己经历来谈谈:我目前刚刚研究生毕业2年,运气比较好,进了一个高校,本来想着边工作,边继续考个博士,可是现在慢慢滴,这种想法越来越淡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读博期间压力真的很大,我对象目前正在读博,有时候论文来了,经常晚上失眠,论文送出去,那个等待过程也是煎熬的。二、现在的论文难发表,早些年读博的人少,论文要求比较低,这几年论文要求越来越高了。三、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科研的,论文这个东西对于一些人来说,相对简单,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哪怕一天24小时都做实验室,也是写不出来什么的。四、现在博士的待遇也没有很好,博士就业时会有一笔安家费,但是如果没有选择读博,这三年也可以挣到这个安家费的钱。五、一般读博的年纪都特别大,尤其是对女生,非常不利于以后找对象。我说的可以并不是很全,只是发表我的一些看法。


虾米老师vlog


我看了楼下老师的回答,非常感概。

我来说几个我身边人的例子吧。我工作第一年在高校做财务,和我一起入职的一位孟老师,同时也是刚开始读博,电子工程信号分频研究,我大学共任职6年,离开时他博士仍未毕业,他跟我说他是北方的一所大学毕业,科研能力较弱,论文发表也很难。一直读到33岁才好不容易毕业。说心里话为了一个博士学位枉费了青春其实是可惜的。

我的一位好友,姓李,文学硕士学位,后来去美国读心理学博士,结果没毕业就回来了,问题一样,论文能力太弱。

虽然我本人没有读过博士,但和硕士不一样,论文可以由导师指导完成。只要老师有办法,基本能过。但博士不一样了,那是需要实打实的学术功底的,搞科研项目成功还好,能发表点有实际价值的论文,搞不成功,等于写总结教训,导师不一定喜欢不说,没有科研经费,你连生活都困难,又要这个博士学位有何用处呢?第三,博士毕竟是学术头衔的金字塔顶端,不是那么容易的,硕士已经是精英人才了,又何必强求都要去读博呢?


小U的流浪生活


博士毕业出来最年轻的也要28了,30岁毕业很正常。对于一个男生来说,事业未定,婚姻怎能提前定下来呢?当时我身边也有博士在读把婚结了,前提是,父母已经将他的后顾之忧全部考虑在内了。

比如房子给他买好,结婚帮他也张罗好,只要儿子安安心心把博士念出来,全家支持,做他的后防线。很多男生博士没毕业之前,儿子就出生了。只有这种情况,读博士的压力会小很多,全家人一起陪读,共同承担他的生活烦恼,打消他的经济压力。那又有多少个这种情况呢?

不排除还是有部分,家里人没有太多能力供他深造,他靠打零工负担自己的博士学费。全家又对他寄予期望,至于谈对象、结婚、买房子这些事情想都不敢想,35岁之前都不能保证成家,压力太大。那些一门心思钻在学术上,所选的专业硕士毕业不被认可,比如医生、大学老师,博士是起步,没有讨价还加的余地。

无论是从个人家庭、就业现状,必然很多人就会终止读博,硕士毕业25抓紧工作,这也是对的,幸好也没有那么多人读博,否则人人读博眼球博士又要不值钱了,也降低了博士的含金量,未来就业更加雪上加霜了。

本科就业、硕士就业、还是博士出来的最终都要根据自己的家境、所选专业去做出最终决定,并不是每个博士毕业都是心甘情愿的读出来,有时候也是么有办法的事。


闪亮金星


大家好,我不是权威,我是漫步科研路。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想我还是有点发言权。这些年来硕士生的数目是越来越多,但是差不多只有大概百分之十的硕士选择继续读博士,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现在的学生更强调个人感受,很多人读硕士的时候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科研,于是不想将就委屈自己继续去读博。

2.有些人读完硕士发现他所在的实验室没有什么前途,自己的课题也没有大的发展空间,而考其他团队的博士又得重新开始一个新的课题,出成果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延迟毕业的风险太高。

3.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就业前景不错,自己可以早点出去打拼。而读博需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

4.很多男生硕士都不会选择读博,因为一般男人是家庭的支柱,读博期间没有收入,等他们读完博士,他们会面对很大的经济压力。

5.读博士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很多人心里比较脆弱,不适合读博士。

以上是我自己总结的几点,当然可能还要其他的比较小众的原因,但是我想以上这几点代表了大部分硕士的想法。但是在我们这个领域,我个人认为读博会更有出路,硕士生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用人单位一般简单一点的活就选择本科生,有技术含量的就选择博士生,硕士生比较尴尬。当然不同的领域情况不一样,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


风云我辈之漫步科研路


读博压力大,一是科研压力,二是经济和家庭背景压力。我当时有两次硕博连读机会都放弃了,一是岩土工程专业发SCI确实难,传统的研究方向就更难了(导师是大牛、idea多本本多的除外),顺利发文章的话硕博连读6年拿到博士学位,文章卡壳可能就要延期了;二是读博补贴虽然较高,但平时花销之后也所剩无几了,存不了多少钱,父母都是农民的,每次回家多少会有些负罪感,看到高中同窗买房买车结婚也会掠过一丝慌张。我和我同门都是贵州人,但读研前他父母已经帮他在贵阳观山湖区买了两套房子,而我书学费还要靠国家国家助学贷款,所以他读博就没有什么负担了。

如果条件允许,我非常建议读博,博士层次比硕士高太多了。另外,看看每年各地人才引进福利,博士安家费就是硕士的数十倍,还有其他补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计划条件好点了读个在职博


晓浪师兄


以前也不愿意吧,尤其是对于出去以后薪水比较高的计算机系,通信等比较热门的专业,愿意读博的还是比较少,不说现在,以前也是如此。

我91级本科,95硕,那时的情况就是如此 教师薪水不高,生活清贫,看看大学里那些教师,为分房,常常计算自己那一点点积分,每次分房,都是满肚子希望,满心的失望,无他 狼多肉少而已,读研时,去过一个老师的家,前几年他就已经是院士了,而他当时是副教授(那个时候,教授还没泛滥,含金量很高的,尤其是90年代前面五年一般一个系也就有一个就不错了),就一间房,狭窄拥挤。。。这还是学校里面的骨干中青年教师,大有前途的副教授,也只能这样,何况那时候的讲师?

那时候,分房要看工龄,职级。我们的教育投入,当时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很靠前的,只不过是倒数,现在,呵呵,也不高,只是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还是佩服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就一直大力投入教育,教师地位高。而我国,现在地位高的是公务猿,令人叹息。

那时候,学习好的,想致力于科研读博的,都出去留学了。我们还是想挣钱,人,总是吃饭,成家的吧,没有多少人愿意象自己的老师一样,每次分房机会,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那是科研工作者的悲哀,谁也不想老是体会这种悲哀。

所以,我们大多都奔着薪水高一点工作去了,也有去航天院所的科研单位的,大多还是奔着著名外企(那个时候,精英学生才有机会),工资高的民企和效益好的国企,至少也要选择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解决户口问题。

然后就是,没人读博了!当然读博的去海外名校了。然后我们就一个个地被问:

想读博吗?

不想。

留校读博,可以去香港大学一年。

不想。

然后,又问:想去中科大读博吗?他们学校和我们学校关系很紧密,他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学生还是比较信任的,愿意招收我们的学生。

不想。

想去xx学校读博吗?不想。

多了这么多年的书,挣钱养家,是那时我们最迫切的愿望。

当然,现在想进一个一般的学校,据说都要名校海龟,博士优先。

世事如棋。


流浪在远方的忧伤


其实很简单,博士读出来,能走的路就很窄了。除非去科研机构,进了一般企业很难适应鱼龙混杂的工作环境。我们单位每年也有博士愿意来,薪水也就比硕士高一点,但压力山大啊,大家都看博士能带来啥效益,结果基础工作不愿意做,创新工作一两年也不出成绩,大家都觉得还不如招个本科生,至少工作有人做,每天觉得他们可尴尬


JohnDickie


我先把已有的高赞回答进行总结下,原因有以下几点:

(1)来自同龄人的压力

这些压力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包括娶妻生子、买车买房、生活气息丰富、就业后不如本硕的待遇高等物质和精神压力;

(2)毕业难度

目前来说,不同大类学科下的不同专业博士毕业要求是不一样的。以传统专业地质工程和迅猛发展的化料类专业做个对比,前者一般1-2篇sci就能毕业,不管分区;后者通常要4-5篇才能毕业,而且限制分区和影响因子总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论文发表的难度和可选择的期刊更少,难度自然而然的增加。

目前高校的博士毕业一般4年,延期很正常,最长可达8年。漫长的单调生活让人难以忍受,头发大把大把的随风而去,真是要“脱发明志”,实则是“愁深似海”的忧伤。

(3)就业选择

大家理解的博士毕业就是要做科研,实际上能去做科研的博士不多,萝卜坑有限啊。另一方面,博士毕业,难免自己心理有点门槛,会有一定的筛选工作进行择业。


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

(1)博士招生名额有限


别再错误的以为博士好考了!!!!!! 别再错误的以为博士好考了!!!!!! 别再错误的以为博士好考了!!!!!!

你去问问这两年考博的硕士就知道了,好学校的博导都被“本直博”、“硕转博”、“保送推荐”占差不多一大半。而且现在盛行审核制,人脉关系真的难以杜绝,圈子就那么小,学生那么多,结果可想而知。

(2)硕士的痛苦经历毁灭的孩子读博的欲望

我想很多很多刚开始读硕士的朋友一定有过要搞出一些事的想法,比如发表满意的论文,参加高档的会议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只是为了文凭,他也是现实逼迫,无可厚非。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这么一群充满斗志和理想的孩子,他们才开始自己期待已久的硕士生活就受到当头一棒。他们发现,原来科研大多时的本质就是重复,就像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一样,难以逃避。一个模型,一个方法,一个研究区/材料,彼此交换就是新的文章,就是新的成果。

自然而然,他们遇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无所适从的他们尝试过反抗。可是,在导师一票否定制下的他们就像蚍蜉撼树,挣扎是痛苦,麻木也是痛苦。他们有的只是在痛苦中做选择。

大多数中的重复科研,遇到了大多数充满斗志的硕士生,三年的生活就像是榨汁机,早就榨干了他们的激情和热情,他们只想出去。

我想他们心里想的是,“读博?去TMD科研”


题外话

科研早已变了样,你去各大网站看看你就会发现普遍的一个共识,科研是有钱人的游戏,也是穷人的赚钱利器。

基本逻辑大概如此:高校使用来自纳税人的财政拨款建立和购买仪器,导师使用研究生进行脑力和体力劳动,项目来源于依旧使用纳税人获取资金来源的基金委或者生产项目。你看,仪器,人,项目,都有了,能不赚钱吗?

希望以后各位导师不要再说我给你提供这么好的条件,你就要给我干活。

Excuse me? 这些设备真的是使用你的钱吗?您的目的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希望多多平衡下学生和自己的利益吧。

读博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外的人想出去。

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