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生失去了信仰


假如,人生失去了信仰


最初的“信仰”

尚在小孩时候,就常常有听到长辈们会说“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诸如此类的话语。那会儿,我的“本土”理解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好人(此处的好人皆指那些符合普世道德观念的),就会一生康健;如果你是一个好人,就会得到某种回报。所以,一定要做一个好人,这样似乎就可以“长命百岁”。

随着时间渐渐过去,我慢慢长大,发现身边的“好人”却在悄悄离开。我困惑不解:为什么?难道,早年听到的那些都是些骗人的鬼话吗?!再随着时间推移,我才解了疑惑:原来,是自己将上述的那些“命题”绝对化,没有考虑到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生、老、病、死的一个过程。只要是生命,都会如此经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细菌。

神秘的“信仰”

提及“信仰”一词,我们脑海里最容易想到的便是“佛教”。当然,这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信仰”一词最早便是出现于佛教典籍唐译《华严经》:“一切仙人殊胜行,人天等类同信仰,如是难行苦行法,菩萨随应悉能作。”

追溯历史,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与祖先是人类、万物之根本。

诚然,“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是个人的意识行为;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是人类的一种情绪。由此可知,“信仰”并不能为我们所“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感知觉来获得。进而,“信仰”也不能区分其“对错”、“是非”,倘若一定要进行划分,那无疑也是借助于“道德”之上。

哲学的“信仰”

对于“信仰”哲学家作如此定义:“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此外,哲学上的信仰原则分别是:一、上帝存在;二、我们有无条件的要求;三、人是有限的、不完善的;四、人可以依靠上帝的引导来生活;五、尘世的现实是介于上帝与生存之间的消逝着的存在物。

这五条原则相互补充、彼此呼应,但每一条原则都在生存的基本体验中有其各自的起源。通过这五条原则,我们不难发现:从始至终,贯穿原则的无外乎都能寻着“上帝”的身影。一方面,这也正体现了“上帝”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另一方面,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尼采在其《快乐的科学》中讲到“上帝已死”的时候,被当作“叛教徒”(基督教)。毕竟,他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都在虔心尊崇的“信仰”。

曲折的“信仰”

信仰的种类从形态上可分类为:图腾、巫术、神话、宗教、哲学、政治。进而,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我们步入了“启蒙”时代,于是,认为前人的那些某种“信仰”不仅迂腐,还很滑稽,甚至诡异。即“科学摧毁了信仰。”因为,“启蒙”就要针对:避免不加追问的盲目认定;不加证实,错误的巫蛊崇拜;对无拘无束的追问与探寻的限制;通常的种种偏见。

然而,对于某些“信众”而言,“启蒙”摧毁了传统,而生活是建立在传统之上的;“启蒙”瓦解了“信仰”,如是导致了虚无主义;“启蒙”给予每个人以恣意妄为的自由,造成了混乱无序和无政府主义;“启蒙”造成了人的不幸,因为人失去了根基。

承上,毋庸置疑,“信仰”终究与“启蒙”密切相关。恰恰是这“启蒙”才让我们意识到:“信仰”是不可回避的。

力量的“信仰”

虽然“信仰”存在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层面,但是力量却是如此的无穷尽矣。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某种“信仰”,就随之拥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就体现将会体现在永不放弃的行动中。因为,拥有“信仰”的人会十分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也使得他们无论面临任何挫折和困境,都会百折不挠,不言放弃。

对于每一个有“信仰”的人而言,“信仰”是具有神圣性的,正是由于这种神圣性使得信者严以自律,使其思想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使其目标具有无比的崇高性;使其行为具有可行的积极性。“信仰”确立了个体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标准,也促成个体毅然前行的巨大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