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用“公筷”了嗎?

公筷公勺擺上桌,分餐進食好處多,既然‘病從口入’,咱們守住‘舌尖上的健康’。”

今天你用“公筷”了嗎?

3月5日,首都文明辦聯合北京市衛健委發出倡議,其中,關於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議再次被提及。

不止是北京,近來,上海、四川、甘肅等多個省市也都相繼發出了“使用公筷公勺”倡議,號召廣大市民居家或外出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

顯而易見,各地之所以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斷食源性疾病的傳播風險。

疫情當前,引導人們使用公筷公勺取餐,摒除“一雙筷子吃天下”的舊習,無疑是一個阻斷食源性傳播風險的有效方法,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

用公筷夾起健康

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筷子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落座後長輩“大家動筷子吧”的招呼,再到桌上頻頻佈菜的習俗,無不透著一股子熱絡勁兒。

今天你用“公筷”了嗎?

筷來箸往,情味濃濃,殊不知,這一習慣卻存在著很大的健康隱患。用自己的筷子與他人共同進餐,很容易通過唾沫傳播病菌和病毒。

比如,幽門螺桿菌是多種胃病的罪魁禍首,被世衛組織列為誘發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因子。幽門螺桿菌會存在於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在不分餐的情況下,筷子就很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媒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國各地發生了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再次凸顯公筷、公勺缺失導致的健康風險。

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是切斷病毒傳播、守護公眾健康的有效舉措。隨著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我們應當不斷反思過去延續千百年來的生活習慣,有一些雖然是習以為常,但顯然與文明新時代已經漸行漸遠,應當適時摒除。

比如煙花爆竹燃放,喜慶之餘,汙染更甚,在環境保護、生態文明發展的當前,禁放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共識。再比如“光盤行動”,不再給人“小氣”感覺,而是一種文明、節儉和時尚的選擇。再到如今的公筷公勺行動,每個人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公筷革命”的背後是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也體現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推廣公筷難度仍存

作為一項既文明、又健康的舉措,推行公筷公勺需要一個契機,也需要一個過程,同時公筷的推行離不開各方共同參與。

今天你用“公筷”了嗎?

有關職能部門在倡議的基礎上,還應出臺一些獎懲激勵措施。比如,將“文明餐桌”建設情況與餐飲企業信用等級評價掛鉤,納入星級酒店評優評佳內容,引導餐飲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強化行業自律。

社區等也要加大公共衛生健康知識普及,面向公眾特別是中老年人開展衛生健康普及活動,幫助大家儘快轉變傳統觀念,投身到新時代文明健康新風尚中。

作為餐飲酒店和食堂經營者,應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當好“餐桌革命”的排頭兵,首先要進行宣傳引導,通過店內海報、服務人員等提醒就餐者;另外要提供公筷公勺,方便就餐者取用。當然,僅僅在飯店、餐廳、食堂等公共就餐場所推行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

讓公筷公勺成為文明家庭的標配,最重要的還要過“人情關”。一直以來,國人早已習慣了圍著桌子你一勺我一筷子地邊吃邊聊,認為只有這樣才顯得親密無間,不分彼此。相反,使用公筷往往被視為矯情和生分,甚至有人認為是嫌棄自己在餐桌上拂袖而去。這一觀念如不徹底扭轉,公筷即使擺上飯店餐桌,也會形同虛設,更別提走進公眾家庭。

此次疫情讓許多人對於“公筷產生美”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今天你用“公筷”了嗎?

我們不妨趁熱打鐵,幫助人們認識到使用公筷不是防範他人而是保護對方,看似不親實則更親,從而打開心結,坦然接受公筷、公勺,養成健康新風尚。(中國品牌網 武志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