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南区那思镇

那思镇位于钦南区东部。位于钦南、灵山、合浦三县区交界处。东北与灵山县伯劳镇交界,东南与合浦县洪潮江水库(南国星岛湖)相连,南与合浦县乌家镇为邻,西南与那丽镇毗邻,西北与那彭镇接壤。下辖合江、禄宦塘、定蒙、那思、茶兰垌、牛寮水等村委,行政区域面积244.76平方公里。旧属灵山县博峨乡地,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拨入钦州直隶州,民国19年(1930年)置那思乡。30年分为那思、安农2乡。那思圩始建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建圩者因思念福建故乡,曾以“思那”为圩名呈报官府。官府以已有“那”字为冠之那丽、那彭等圩名,遂定名为那思,沿用至今。解放后,1950年仍分为那思、安农2乡,1951年春分为9个小乡,1957年合并为那思乡,1958年属三那公社,1959年6月分设那思公社,1984年9月设置那思乡,1994年改为那思镇,隶属钦州市钦南区。

那思镇位于北纬21°50′28″~22°02′10″,东经108°57′23″~109°08′58″。地处丘陵地带,西北部地势稍高,东南部临洪潮江水库。气候属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766小时,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3.6℃,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8.9℃,年均无霜期356天。年均降雨量1881.6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366.6毫米(1971年),年最低降雨量1214.2毫米(1977年),年平均蒸发量1711毫米。境内无明显地表水系,虽雨量充沛,但年际分配不均,是一个附近无江河流、水源较缺乏的旱地镇。洪潮江水系那思支流小河段最小流量为0.05~0.1立方米/秒。矿产资源主要是花岗岩。土壤以红壤渗沙质为主,抗压强度较高,层位稳定。

名优土特产有红椎木、红椎菌、楠木、黄榄、辣椒、竹笋、鸡骨草等。

1、红椎木 木质色泽淡红、质坚硬、耐磨。加工后表面光滑、美观,是制作家具的优质木材。
2、红椎菌 生长于红椎林根部土表,呈暗红色,营养丰富,主要分布于那思、米子、茶篮垌、禄宦塘等村委。

3、楠木 又称香子楠,阔叶用材林,珍贵树种之一。木质色泽淡黄、坚韧、有芳香味,其纤维细密,加工后表面光滑,是制作家具的优质木材。


4、黄榄 品种有黄榄、黑榄、乌榄,尤其以黄榄著称,主要分布于米子村委。
5、竹笋 有甜竹、毛竹、篱球、吊丝球竹等种类。每年集中在6月至9月出产,可煮汤、清炒,制成干笋、酸笋。以那思村委为多。
6、鸡骨草 以塘底、扁陂村委居多。


钦州市钦南区那思镇


钦州市钦南区那思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