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女神李清照 第五章:幸福的婚姻


我心目中的女神李清照 第五章:幸福的婚姻


安姐姐和明诚哥哥终于喜结连理了,他们俩可以说是整个封建社会都难得一
对恩爱夫妻。那么他们的婚后生活究竟有多么幸福呢?
朋友们会说了还能怎样,刚结婚的新人肯定是耳鬓厮磨,你侬我侬。整天腻
味在一块拉。你是老公我是老婆,你是大宝贝,我是小宝贝拉。其实并是不这样
的,因为明诚当时还在太学里上学。太学按现在的说法应该属于封闭式的学校。
只有初一和十五才能回家。所以说安姐姐和明诚哥哥并没有时间整天腻在一
起,他们倒是想,可是情况不允许。
刚刚结婚就要忍受相思之苦,一般人还真的受不了。那我们的安姐姐在明诚
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又如何来排解自己的寂寥呢。那就是研究和鉴赏明诚收集金石
字画。以前我们也曾提到赵明诚的爱好十分高雅,不听曲不酒肉。就喜欢收藏和
鉴赏金石文物,字画。并且安姐姐也是一个文化人儿,思想很前卫,接受新鲜事


物也比较快。就在安姐姐刚嫁到赵家没多久,就被明诚收藏的文物和字画深深的
吸引了。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志同道合这个成语。古代成亲常讲究门当户对。
就算拿来放在现在的社会也一样行得通。可是门当户对的含义并不是经济上
富有程度的对称,而是精神爱好方面的相同。试想一个村姑,一个大学教授。会
有共同语言吗?
而现在的安姐姐和赵明诚就是属于志同道合的模范夫妻。千万不要以为安姐
姐只是出于孩子习性,一时好奇。也就三分钟热度,在后面的文章里大家就会明
白安姐姐是打内心里喜欢金石字画和文物。曾不止一次的用生命去保护他俩所一
生钟爱的东西。而且在当时安姐姐就对金石字画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致。经常和明
诚在夜里挑灯观赏收藏的文物。安姐姐的著作「金石录后序」中曾详细的提到了
她和明诚刚结婚时一起逛街购买金石文物的情境。「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
相对展玩咀嚼」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和我的夫君一起牵着手去相国寺里

逛街。买了金石碑文和零食回家。一起边吃零食,一边观赏文物。所以说从这一
点我们就能看出来安姐姐和明诚很恩爱。并且有着共同的爱好,乐在其中。
金石文物,究竟什么是金石文物。「金,钟鼎也。石,丰碑也。」金就是指
大型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石呢就是指碑石,不是一般的碑石,是指名人的文章
或者其他的什么文字拓印在碑石上。当然还有其他前朝和当时北宋时期的名人字
画。这下大家就明白了吧。明诚夫妇可以算是一个收藏家,鉴赏家。可是收藏金
石字画和文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好。因为这需要大量的金钱,你买碑文买青
铜器买字画不都得需要钱阿。不但需要钱,还需要大量的钱。虽说赵家和李家都
是名门,并且在朝为官。但是并没有给予明诚夫妇物质上的帮助。因为上文我就
讲过了,李格非是一个连兼职都不愿意做的清高人士。他想给没钱。赵挺之呢是
一个通过自己努力才成功的严夫。家教很严。他有钱不想给。赵明诚虽然当时在
太学里做官,并没有工资。即便他以后毕业做了京官,也只是6品左右的小官。

工资也是相当少的。所以当时明诚和安姐姐的生活过的并不宽裕。大部分钱
都用来买文物了。
安姐姐在金石录后续里曾讲到了一个故事。在她老年的时候常常能想起崇宁
年间,有一个人拿着南唐非常牛逼的画家徐熙的《牡丹图》到家里。我和明诚都
非常喜欢。简直就是爱不释手。可人家要20万钱。在当时就算是真正的富贵人
家一下子拿出20万钱也是非常困难的,没办法,留下来看了一夜就还给人家了。
我和明诚还因为这件事惆怅了好长时间。写金石录后续的时候安姐姐已经老
了,还说会常常想到这件事,只能说明安姐姐她在当时就真的非常喜欢金石字画。
并且一爱就爱了一辈子。
爱情有时候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来源可以是长相或者是两人接触时间
里的潜移默化。安姐姐和明诚的爱,爱的真实并且深厚。爱的相知相惜,相投相
契。他们爱情的内涵是一种非常高雅,非常淡泊的生活。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安姐姐的减字木兰花很直观的反映出当时他们俩幸福的婚后生活。一日
出门看到卖花郎挑着担子卖花,非常漂亮。就像天边的彩霞一样美丽。花瓣上还
有几滴未干的兰露。很喜欢,就买了一朵。可是又害怕带回家明诚会说这个花比
我还有好看。我倒偏把花斜插在鬓云边,让明诚看看是我好看还是花好看。安姐
姐难道真的是害怕自己没有花好看吗,怎么可能。她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自
己的夫君你娶我算娶对了,我比这朵犹带彤霞晓露痕的花还要美。这首词从安姐
姐自己的视角写出了她自己独特而幸福的爱情。
可正当安姐姐沉浸在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时,一场厄运已经悄悄的降临在了
她头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刚刚迈入婚姻殿堂的安姐姐又该如何面对这场灾
难呢?下一章,我来带您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