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剑:传承老天津京剧团的记忆——“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成立

庞剑:传承老天津京剧团的记忆——“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成立

“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全家福

另一个老“天津京剧团” 长在滨江道204号

——记“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成立


“我是厉慧良的女儿厉冬,小名叫‘幺妹儿’”;“我是程正泰的小儿子程云,小名叫‘小四儿’”;“我是季尚斌的儿子,小名叫‘二敏’”;“我是宋鸣啸的二女儿宋玉芳,小名‘小芳’” …… 昨天下午,南开文化宫欢声笑语,丝竹声声,热闹非常,在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中,本市一个特殊的京剧社——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成立了。

据介绍,天津市京剧团成立于1956 年8月,是由原来的北京宝华京剧团和天津共和社合并组建而成,初建时期的主要演员有杨宝森、厉慧良、张世麟、周啸天、丁至云、林玉梅 、杨荣环、杭子和、周子厚、杨宝忠、程正泰、李荣威等,名角荟萃,行当齐全,文武兼长,阵容强大,是当年国内重要的京剧表演艺术团体,上演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及创作剧目,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流传至今。

庞剑:传承老天津京剧团的记忆——“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成立

著名京剧导演吴春鹏向“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赠送珍贵音像资料和曲谱


昨天(2018年8月)到场的这些梨园子弟从小就生活在滨江道204号、滨江道206号——天津京剧团宿舍大院,都是一起长大的“发小”,这里有他们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杨宝森、厉慧良、张世麟、周啸天、丁至云……这些大艺术家都是他们的叔叔阿姨,每天看着这些艺术家练功、排戏、演戏,耳熏目染,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此次成立的“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汇集了厉慧良、季尚春、赵春亮、宋鸣啸、张韵啸、刘志广、马惊鸿、张志忠、肖荣凤等35名天津京剧团老先生们的子弟,大多已花甲之年,京剧名家刘志广、穆祥熙、贾真、吴春鹏等到场祝贺并助兴表演了节目。梨园子弟京剧社除定期举办京剧赏析会、排练一些剧目外,还将发挥他们梨园子弟身份的特殊作用,撰写回忆文献,挖掘一些老资料,记录父辈们的艺术特色以及梨园轶事。

庞剑:传承老天津京剧团的记忆——“天津梨园子弟京剧社”成立

谭派名家、86岁高龄的刘志广助兴演唱《秦琼卖马》选段


做为天津京剧团一代名丑赵春亮的儿子,赵键从小长在滨江道204号,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戏里的角儿上了台就是传奇,卸了妆就是生活中的家常,滨江道204号的日子,从来不缺段子,不缺故事。小生名家季尚春的儿子季政回忆道:“1964年的一天,这些孩子在中国大戏院刚刚看完父辈们的演出,便爬到滨江道204号、206号三楼一个被打通了的平台上,模仿着父辈们的样子,自己演起戏来,成为一段至今难以忘却的童趣。”

如今依然屹立着的中国大戏院,每到傍晚这里便成了通向艺术圣殿的入口,演戏的人在变,看戏的人在变,但有一种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长在滨江道204号的老天津京剧团情结,正是这种情结,把这么多的梨园子弟重新聚集到了一起。“关于老天津京剧团宿舍滨江道204号大院儿里的故事,还有好多,大家就等着我们这些梨园子弟慢慢整理吧!”赵键一边繁忙的安排着京剧社成员登场演唱,一边和记者说道。

庞剑 文并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