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媽媽,你給我講講這本書好嗎?”

媽媽高興地接過繪本,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講起來。心想:從小就愛學習的孩子,給我來一打!


“媽媽媽媽,帶我去遊樂園玩好嗎?”

“好呀!等週末媽媽安排一下,我們還去上次那家跳蹦床?”

看著孩子期待的小眼神,媽媽心想:能讓孩子這樣撒歡的日子也就這幾年了!趁著還沒上學,帶她多出去走走,總是好的。


“媽媽,我想要吃蛋糕。”

“媽媽,我們來玩捉迷藏好吧?”

“媽媽,來教教我怎麼搭城堡好嗎?”

………媽媽和顏悅色地回應著。


直到孩子提出這樣的要求:

“媽媽,我想看電視。”

“媽媽,平板在哪裡,我要拿來看會兒動畫。”

媽媽的臉色晴轉多雲:

“電視有啥好看的?你天天看!眼睛會壞了的!”

“你怎麼整天抱著平板、手機?不會去看會書嗎?”

“你不是才看過的嗎?看看時間,我只允許你看五分鐘!沒得商量!”

……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孩子提什麼要求都好說,但只要一提到電視、平板、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媽媽就開始焦慮,要麼擔心影響孩子視力,要麼就覺得孩子沉迷於這種簡單、膚淺的快樂,不求上進。於是數落、責備、限制,樹立權威,和孩子對立。往往還引發一場“戰爭”:孩子哭鬧撒潑,媽媽毫不妥協,剛鬧完這一波又來下一波,感覺孩子似乎都有了“網癮”。


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不知道媽媽們是否都是這樣的態度?至少以前的我是。

特別是過去的這一個月,寒假來了,加上疫情影響,一家人“悶”在一起,電視整天開著,外公外婆閒來無事也隨時刷著手機。這時候孩子像脫韁的野馬,看完電視玩平板,平板沒電就來拿我手機。

  • 看她如此痴迷,我試著轉移她的注意力:

“寶貝,和媽媽一起讀本書吧!你看這繪本多有意思!”

“不要!”孩子頭也不抬,盯著屏幕。


  • 軟的不行只有來硬的囉:

“你已經看那麼久了,關了吧!不然眼睛看瞎了!”

“我再看一集。”她死死抱著平板,央求地看著我。


  • 於是一集以後又是一集,我只好動手解決

把平板奪過來,強行關機,任她怎麼哭怎麼鬧,堅決不妥協。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這招還是有用的,但就是不能長久有用。比如我上班後,外公外婆在家帶娃,又是忙燒飯又是忙家務,要讓孩子不添亂,只好拿“萬能”的電子產品“安撫”孩子,自己也能落個空擋乾點自己的事。

這樣做的結果呢?就是孩子學會了“見風使舵”:我在的時候堅決不提電子產品,我不在,彷彿為了“補償”,拿起平板一頓猛看。

有時,孩子做錯事了,我批評教育,說了幾句重話,她便哭著鬧著要看平板,彷彿只有動畫片的虛擬世界才能給她安慰。

這時我才發現,強制要求孩子並沒有達到效果,孩子反而更加痴迷於電子產品,甚至,孩子與我的情感聯結越來越少,覺得電子產品才是她的寄託。


迷茫無助的我在寶媽群裡發了一頓“牢騷”,訴說了自己看到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焦慮。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孩子沉迷手機的背後,是媽媽滿屏幕的焦慮


當我把事情原委敘述出來時,我更細緻地感受了自己在看到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時的心理變化:

  • “她怎麼又要看電視?今天好像看了好多次了吧?”
  • “我的孩子會不會看電視看傻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伶俐好學上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我家孩子整天只知道吃吃睡睡看看電視?!”
  • “這是個多麼平庸的家庭啊!外公外婆除了玩手機沒有任何高雅的興趣,他們帶出的孩子能成什麼樣?!”
  • “我好無能啊!自己也沒有任何興趣和特長,平庸的媽媽如何能養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原來,表面上,父母是擔心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影響他的身心健康,但仔細深究,這份擔心的背後,是限制、是攀比、是對自己的無能為力,再把這樣的無力感,轉嫁到了孩子身上。


就如我在寶媽群裡發出的感慨:

“我是把自己一事無成的憤怒,發洩到了她身上!”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是啊!當看見孩子,其實我們都是照見了自己。

我焦慮著孩子會不會因為看電視看傻,其實不過是在焦慮自己,會不會一輩子如此平庸、只能在電子娛樂中尋求慰籍。


放假在家的幾天,我也隨時緊繃著神經,看書、寫文、學習宅在家的親子游戲……同時也把電子產品視為“洪水猛獸”,努力剋制自己不在孩子面前看手機,同時也不斷限制孩子看平板的時間和次數。

然而這樣的限制,卻讓孩子和我,和家裡的每一個人,活得壓抑而緊張。孩子每次經我允許能看平板,都會異常歡喜,反而越來越依賴電子產品,把電子產品視若珍寶。


父母的成長,也許是從“放下”開始的。


冷靜下來,我看了看孩子在平板上的“觀看歷史”,加了加每次看視頻的時間,發現我感覺上的“看了太久”、“看得太頻繁”,不過也就一天兩三次,一次5-20分鐘。

為什麼我會產生孩子對電子產品上癮的錯覺?因為我太在意了!

因為心裡有個預設:

看電視會變傻。


電子產品有百害而無一利。


孩子只要接觸了電子產品,就會成癮,就會離不開,就會變得無可救藥。


而只有看書、搭積木、甚至過家家、到外面瘋跑撒野才是小孩該做的,才是對孩子身心發展有益的。

帶著這樣的預設,自然父母會在孩子一提到電子產品時就像碰到一條警戒線般,焦慮、緊張、防備、限制、責備……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而父母這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卻引發了孩子更多的好奇和叛逆,越發對電子產品興趣十足。

所以,當我們把手機、平板藏起來時,孩子會翻箱倒櫃愈演愈烈。

當我們限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時,孩子會緊張,會失落,甚至失控,越發把電視當作了“最特別的存在”。

父母把電子產品特殊化、妖魔化,反而進一步加劇了孩子的“上癮”,更讓我們自己無法看清真相,看到孩子真實的需求。


看到這,也許有的父母會問:難道就不管嗎?

其實我也這樣問過自己:孩子才4歲不到,根本沒有自控力,如果父母不對她做要求,她豈不是要看個昏天黑地什麼也不願做?

但這樣的想法,不也帶著預設嗎?

為什麼孩子看書我們不限制時間?做遊戲不會怕她荒廢自己?想搭積木時不會把積木藏起來告訴她今天已經玩超時了?偏偏到了電子產品這,就強行干預、避而遠之?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01 當我開始放下預設

我試著把電子產品視作與書籍、玩具、食物一般平常的物件,不“談電子產品就色變”,把平板就放在孩子可以拿到的桌子上,大大方方地在孩子面前用手機。

一開始,孩子只要一看到平板就要打開,當然每次也都滿臉愧疚和不安地試探我:“媽媽,我可以看3分鐘平板嗎?”

我坦然地說:“你要看就看吧!要看幾分鐘自己把握。眼睛不舒服了就放著休息下哦!”

結果,孩子沒看多久就沒了興趣,放著平板一邊玩去了。這時我對她說:“寶貝兒,平板不用就關了吧!你自己想一個地方把它固定放在那,以後你要看就自己去拿,看完了就放回去。”

這樣一來,孩子有了使用電子產品的自主權,也感受到了自己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反而不那麼容易上癮著迷了。

既然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看、看多久,也就不用一次看個夠,不用總記掛著電子產品、被動“上癮”了。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有的父母會說:“沒有用的,我試過。你放著任他看,他能看一整天不撒手!”

這樣的父母,往往有一個致命的問題:當你在說“寶貝兒,手機就放那你自己決定看不看”時,是不是真心地放下了?

有很多父母一邊說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自由,一邊不放心地盯著孩子,嘴巴上不說,但憂慮的眼神、焦躁的動作、含糊的暗示卻騙不了孩子,孩子在這種不安的氣場中,當然撒手不放了,指不定爸媽一個不高興,又改了主意,不讓我看了怎麼辦?


02 有時候,父母說什麼,甚至做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電子產品,又是如何給孩子傳達這種觀念的。

父母嘴上說“隨孩子”,心裡卻不放心。這樣的不放心,本身就帶著對電子產品的“偏見”。

放下偏見,客觀看待電子產品,我發現,電子產品並非一無是處。

比如孩子會在我面前模仿動畫片裡的角色說話,表演得繪聲繪色有模有樣,很多新詞長句,我們沒教,都是動畫片教她的。

比如有一陣子,但凡遇到問題,或者我向孩子尋求幫助時,孩子總會說:“我有一個辦法!”然後積極地想辦法、去行動。後來我才知道,這貌似是《小狗汪汪隊》裡的臺詞。很多動畫片,其實都在傳達積極向上、獨立自主的正能量。

比如從前我總是焦慮孩子不認識好多顏色,我用枯燥乏味的方法一遍遍教她指認顏色,結果,一個通俗有趣的科普動畫就讓她迅速認識了好幾種顏色。

當我們武斷拒絕電子產品,認為看書、手工、畫畫才是正經學習時,不妨刷新一下認知,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電子產品並非百害而無一利,教會孩子利用好這個高效又潮流的工具,而不是被它“綁架”和“奴役”,也是新時代不可或缺的能力。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 我開始向孩子傳達一種觀念:電子產品並不神秘,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地方,它不過是一件平常的工具,或者學習、娛樂的方式,需要就用,累了就放下,和遊戲、閱讀、吃飯睡覺一般自然。
  • 要用手機,我不再藏著掖著,而是自然地拿出來。如果孩子湊過來要我給她玩,我會說:“這是媽媽的手機,現在媽媽正在回覆重要的信息,手機不是拿來玩的,而是幫助我工作、交流的。”
  • 即使我是拿著手機看視頻,家裡人開著電視聽新聞或看娛樂節目,我們也會有意無意地向孩子傳遞這樣的理念:“工作累了,放鬆休息一下可以,但是眼睛不舒服了,摸摸電視都已經’發燒’了,就關了都休息一下吧!

孩子看著我用手機查資料、看書、學做菜,我看著孩子用手機照相、錄視頻、看有趣的動態電子繪本。

我有時也坐下來陪孩子看會動畫片,日常溝通變得順暢很多,當我用動畫片裡的故事告訴她一些道理,她會更容易接受和改變。

當我好奇地問孩子,這一集動畫講了什麼?孩子眼裡閃著興奮的光,她努力回想,一字一句組織語言,認真地告訴我,無形中,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都有了提升,而且我也感覺越來越瞭解她,和她貼得越來越近了。

放下對電子產品的偏見,和孩子一起利用好這個工具,讓孩子擁有掌控電子產品的能力,她會變得更自信、積極、主動。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03 當心與心貼近了,孩子的“癮”,就不見了

有的父母說,儘管自己和孩子都認識到電子產品就是工具,要善於利用,而不是被它利用。仍然會有“失控”的時候。

孩子“失控”、“上癮”會存在嗎?當然會。

有時,我女兒也會整天地離不開電子產品,甚至對任何其他事務都沒了興趣。

每當這種時侯,我都告訴自己:放下評判,放下焦慮。不要只盯著孩子的行為,用心去感受問題出在哪裡。

自我反思、覺察後,我發現,孩子“沉迷”的背後,潛藏著親子關係的問題。

有時,是因為我忙於自己的事務而未覺察到孩子的情緒和需求。

有時,在與孩子交流、遊戲時我表現出了一種疲於應付、敷衍了事的狀態,而這樣的狀態,出現得過於頻繁。

有時,我在批評孩子時,忘了先處理感受、與她共情,讓她想要逃離,在電子產品的安慰中忘掉媽媽的冷漠和疏離。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當孩子出現行為偏差時,不妨看一看,不當行為的背後,潛藏著怎樣的情緒?

孩子出現的問題,往往反映了親子關係的問題,照見了父母自己的問題。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沉迷電子產品,其實,孩子沉迷的不是電子產品,而是一份不會消失的安全感。

因為電子產品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電子產品能無條件陪伴他,電子產品不需要上班、休息,不會感覺被打擾,不會迴避、敷衍他們,而是持續不斷給他們帶來簡單的快樂。

其實,父母也可以給孩子這樣簡單的快樂。

並且,父母能給孩子的,遠比電子產品多得多。

插播一個例子:

女兒幼兒園有一個外教老師,特別受孩子喜歡,我原以為是因為孩子對他的身份比較好奇,當我聽了他的一節課後,才知道,做一個有趣而熱情的“大小孩”,就可以俘獲孩子的心。

比如上課了,孩子們嘰嘰喳喳,老師用抑揚頓挫地語調引起孩子注意,在坐凳子上時,故意“摔了一跤”,孩子們哈哈大笑,他就一臉無辜,請教孩子們應該怎麼坐才不會摔倒。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開口,他親自走到孩子面前,用肯定的眼神、溫柔的撫摸、誇張的表情動作鼓勵孩子開口。

教學裡也穿插著變魔術、手工、遊戲,讓人喜歡、參與感強。

一堂課下來,孩子們輕鬆愉快,願意與老師親近,讓人分不清,誰是大人,誰是小孩。

我想,如果父母在陪伴孩子時,都能像這位老師一樣,充滿童真、熱情和樂趣,孩子又怎麼會沉迷電子產品呢?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也許你會說:我太忙。我不是老師,沒那麼專業。我也沒那麼多精力。

其實,有效的、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有時五分鐘就足夠了。

每天,哪怕花五分鐘陪陪孩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拋開工作,讓自己也回到童年,用童真、逗樂的表情和孩子交流,用好奇心與孩子體驗、遊戲,甚至,只是和孩子一起做做手工、追逐打鬧一番。

你會發現,學做一個“大小孩”並不難。

在寶媽群裡,看到一個媽媽僅僅花了十分鐘,和孩子做了一個手工,就得到了這樣的反饋: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孩子說:“謝謝媽媽,我今天過的太開心了。”

媽媽很感動,也很享受這樣的親子時光。

試想一下,如果是這樣一個媽媽,和一部手機,同時放在孩子面前,她會選誰?


別把電子產品妖魔化,放下評判和預設,孩子也能放下執著與沉迷


努力提升親子陪伴的質量,才是解開孩子“網癮”的那把鑰匙。

一個活生生的人,一顆貼近的心,以及一段親密無間的關係,可比電子產品有意思得多了。


寫在最後

不知不覺,這篇文章已經到了尾聲。也許有的人依然期待,我給出一些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的技巧。

比如營造好家庭氛圍,父母做好榜樣,多點興趣愛好。讓孩子知道,除了電子產品,有趣的事情還很多。

比如孩子在遊戲、閱讀時,儘量選安靜的地方,排除電子產品的干擾,培養她的專注力。

比如,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和孩子事前約定好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用計時器、沙漏等提醒孩子。

還有手機裡不要裝太多遊戲,保證內容有益孩子的身心,設置密碼以保障財務隱私、安全等。

相關的技巧,相信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了。

有用嗎?當然!

然而,就如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所說:“所有的養育,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才會最有效。沒有愛的技巧只是技巧。”

這愛是什麼?

  • 是你在營造氛圍、樹立榜樣的同時,也全然接納孩子,而不是焦慮於孩子沉迷手機這個行為。
  • 是你在排除電子產品干擾的同時,也能看到電子產品的另一面,並教會孩子如何受益於此。
  • 是你在和孩子制定規則、使用工具時,不帶主觀的期待、評判,給孩子有界限的自由。

是你能真正看見孩子,而不是隻看見一部手機。

愛,才是療愈一切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