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人盡皆知,軍伍出身的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北宋王朝所面臨的各種局勢並不樂觀,就外部而言,以幽州地區及北漢為首要,敵對勢力如果此時乘機進犯,北宋必然受到戰事困擾,屆時難免會橫生枝節,乃至會動搖北宋王朝剛剛建立起來的統治地位;於內部而言,北部邊界地區局勢是否穩定,更是直接影響著朝廷的形勢,因為對於剛剛建立的北宋政權來說內部體制的穩固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更是太祖趙匡胤所面對及逐一解決的主要因素。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我們知道,周世宗柴榮統治時期,對後周政權所屬的111個州、638個縣進行了區域劃分,先後任命了十幾個節度使統轄這些地區。

而略知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自唐朝末年至五代時期以來,鎮守於地方的節度使,其實都是手握兵權的一方諸侯。

後周政權初期,郭威就曾對一些居心叵測的地方勢力實施了一次大手術,以致讓某些圖謀不軌的節度使遭受了打壓。

權勢的博弈,一直是利益因素支配著某些野心者的思想。

當博弈出現死局的時候,處於弱勢的一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自然會選擇妥協以求自保。

於是,割據於地方的節度使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傷害,在暫時性受到削弱或影響權力的時候,依舊保存著相當的實力,靜待時機再興呼風喚雨之勢。

畢竟,自古以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人之本性"。而身為後周殿前禁軍總指揮的趙匡胤自然是心知肚明,因為他也是節度使出身。

所以,趙匡胤代周稱帝之後,對於割據於地方的節度使會適時選擇興風作亂是早有防備的。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此簡單的問題,身為謀士的趙普都想到了,太祖趙匡胤豈能不知。

"興王易姓,雖雲天命,實系人心。前軍昨已過河,節度各據方面。京師若亂,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轉生變。"《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1》

再有,趙匡胤在鞏固皇權的同時,為了防範各地節度使興兵討伐其篡逆之舉,遂對原後周諸藩鎮手握重兵的武臣、節度使,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安撫手段。

第一種、公然反叛的則以武力殲滅,這一類代表人物為韓通、李筠、李重進等。

第二種、俯首聽命的都授予高官厚祿,這一類的代表人物為石守信、慕容延釗、韓令坤等節度使。

第三種、持有觀望態度,徘徊不定的皆予以監視或拉攏,這一類的代表人物為郭崇、袁彥、楊承信、楊定璋等後周舊臣。

因為其深知在亂世之中要做一個強者、智者、無需豪言壯語,只需要具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趙匡胤篡周自立之後,有些後周舊部勢力採取了一種觀望的態度,還有的則渾水摸魚以壯大自己的實力,更有野心勃勃者想取趙匡胤而代之。

後周舊部李筠和李重進就是後者,二人趁北宋政權初建不穩之際興兵作亂,妄想以武力與趙匡胤一決高下。

果兒認為,趙匡胤在立國稱帝之時,心裡很清楚,一些手握重兵的藩鎮勢必會擁兵叛亂,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意料之外,其或許沒有想到是一南一北兩個節度使同時作亂。

昭義軍李筠和淮南軍李重進所鎮守的地方,分別位於宋朝首都開封的西北與東南之地,若是李筠和李重進同時興兵北宋,必然會形成南北合圍之勢,對於初建的北宋王朝來說,將處於腹背受敵,首尾作戰的一種不利局勢。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李筠(本名李榮),五代時期幷州(太原)人。後唐時期,李筠效命於沙陀族李從榮麾下,屢獲戰功升為控鶴指揮使;

後漢時期,深得樞密使郭威的賞識,任先鋒指揮使,是郭威篡漢稱帝的開國功臣;後周建國後,郭威論功行賞封李筠為昭義軍(潞州,山西長治)節度使。

後周統治時期,昭義軍節度使管轄有潞州(山西潞城)、澤州(山西晉城)、沁州(山西沁源)等三州之軍事要地,節度使駐地在潞州。

潞州靠近太行山西側,"居天下之肩脊",地勢險峻,居高臨下,地理位置甚為重要,身系冀州、豫州之安危,因此自安史之亂以後,潞州一直是兵戈之爭的軍事重地。因此,潞州要地若失,宋則危殆也。

因此,趙匡胤為了安撫李筠的情緒,特派使者前往潞州駐地授其新朝之官爵。

然而,李筠不知是頭腦發熱還是思慮不周,以至於對趙匡胤的這種主動示好卻毫不領情。就在代天子而行的使者抵達潞州之時,李筠竟然準備將天子之近臣擋在門外,但是在眾人的勸說下,言不由衷地會見了新朝的使者。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你說見就見唄,幹嘛非要在酒過三巡之時"旋取周祖畫像懸廳壁,涕泣不已",難道是酒喝多了耍酒瘋?

此舉,無論是想以此表達思念後周之情,還是"令公被酒,失其常性"都令眾人為之震驚。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和後周素有仇怨的北漢政權統治者劉鈞得知此事後,認為有機可乘,便秘密聯合李筠起兵反宋。

局外人都看出苗頭了,作為局內人的趙匡胤豈能不知。所以其在獲悉李筠有反叛之心,於是就手書一封對李筠言道:

"我未為天子時,任自為之;我既為天子,汝獨不能小讓我邪?" 《續資治通鑑.卷1》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初夏,騎虎難下的李筠決定興兵伐宋。

首先、羅列出趙匡胤叛逆的罪狀,將聲討文告發往諸郡州。

其次、扣押了監軍與閒廄使,遣送於北漢,欲聯盟北漢助其伐宋。

再次、出兵奔襲澤州,斬殺澤州刺史張福,佔據澤州城。

根據史書記載,李筠興兵抗宋本是源於一時的激怒之舉,其並沒有詳盡的謀略。

起兵之初,謀士閭丘仲卿說道:

"公孤軍舉事,其勢甚危,雖倚河東之援,恐不得其力。大梁甲兵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二十九〕,據洛邑,東向而爭天下,計之上也。"《兵壘.卷6》

李筠謀士不但一語擊中要害,還結合當時的情勢切合實際地分析了宋軍勢大李軍勢弱及北漢盟友指望不上的一種客觀局勢,並由此提出了下太行,據洛陽、爭天下的建議。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不得不說, 李筠若是能採納這個策略並予以實施的話。

一方面則可以率先搶佔天井關,背靠太行山,佔據河東之地為大本營,為自己贏得時間,以獲取各路節度使的響應與支持;

另一方面則可以避免以弱勢兵力與宋軍主力過早地決戰,並逐步擴充自己的勢力,同時通告天下,與各路反宋勢力形成合縱聯盟之勢,屆時則可以全力攻宋,這樣或許能實現戰而勝之的目的。

可是,逞匹夫之勇的李筠卻樂觀地估計了局勢,並說道:

"吾周朝宿將,與世宗義同昆弟,禁衛皆舊人,聞吾之來,必倒戈歸我,況有儋珪槍、撥汗馬,何憂天下哉。"《宋史.卷484》

正是因為李筠沒有采用謀士閭丘仲卿的方略,以致讓其陷於一種被動的局面。

同時,驕傲輕率的李筠還犯了一個極其嚴重戰略性失誤,就是和北漢援軍關係的決裂。

雖說,北漢政權並不是一個長久又牢靠的盟友,但是其為了能擺脫暫時的困局,北漢卻是完全可以借用的一股勢力。

我們都知道,北漢統治者劉鈞雖說與後周積怨極深,但其放棄了個人恩怨,選擇了以大局為重,為了能夠聯合李筠共同抗宋,故率先做出了積極的表率。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雙方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關係為什麼會破裂呢?

這就要從李筠一句不經意的話說起,其在與劉鈞會盟時說道:

"受周太祖恩,不敢愛死。"《宋史紀事本末.卷1》

李筠隨口說出的這句話,並不是刻意針對劉鈞而說的,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看似單純的一句話,讓素來對後周仇怨甚深的劉鈞聽起來極為不自然,也由此產生了疑慮。

劉鈞嘴上沒有反駁什麼,但卻心存芥蒂,心想我是來幫你的,而你卻不識抬舉,故對聯盟伐宋之事萌生了一種消沉的思想。

所以,劉鈞不但以老弱之兵相助之,就連配合李筠作戰的將領也是沒有名氣的宣徽使盧贊,而其真實的目的則是為了"監其軍"。

由於李筠心生不滿,故同盧贊相處"謀其不協"。以致劉鈞多次遣人加以調解,但合作的基礎不牢靠,調解也解決不了核心問題。

眼見援軍無指望,李筠最終選擇由其子李守節駐守潞州大本營,自己率兵南進。

於是,原本就勢孤力薄的李筠則更處於一種不利的局勢。

顯而易見,李筠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打敗趙匡胤,為了能實現目的,應該籠絡一切可以借用的力量,尤其與李筠這個主動上門要求合作的友軍,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和北漢結成一種利益聯盟體。

不過,有勇無謀的李筠卻反其道而行之,信口開河,與劉鈞爭一時話語之高低,難道他不知道"爭千秋形勢"一定要學會忍嗎。

從而,率性而為的李筠忘記了自己最終的目的,而作出了與自己目標相悖的傻事,所以其兵敗是可以預知的。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那麼,李筠公然叛宋的信心來源於哪裡呢?

其一、李筠盤踞著潞州這個非常有利地理優勢。因為,潞州為北宋與北漢之間的緩衝地帶,亦是邊防重地。

潞州以北過石會關(山西沁縣)可以直趨太原,以東過壺關(山西)則可抵達相州(河南安陽)、衛州(河南汲縣),直逼魏州,以南可進晉州(山西臨汾)、絳州(山西新絳),又能順著汾水一路向北翻越陰地關(山西霍縣)進軍太原,以南則可以縱深至懷、孟奔襲洛陽、汴州。

而潞州的西側,是仰望太行山的澤州,過了澤州,就是天井關,以南則是綿延於太行山南麓崇山峻嶺中的羊腸坂道,甚是險峻。

其二、潞州兵卒繁多,謀臣武將也不缺乏。如武將儋珪、謀士閭丘仲卿等不乏其人。

其三、李筠屬於是後漢、後周郭威、柴榮時期的三朝元老,所以其主觀上認為後周的遺老孤臣會支持他,同時那些效忠於北宋的後周禁軍及各路節度使會倒戈相助。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文述至此,我們在看看趙匡胤為平息李筠叛亂而做出的謀略及計劃:

在李筠叛亂的消息奏報至北宋朝廷的時候,宋永興軍節度使吳廷祚向太祖獻計說:

"潞州巖險,賊若固守,未可以歲月破。然李筠素驕易無謀,宜速引兵擊之,彼必恃勇出鬥,但離巢,即成擒矣!"《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1》

吳廷祚平叛的策略核心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鎮壓李筠的叛亂,免得因長年累月的平叛行動而動搖各路割據勢力尚不穩定的形勢。

太祖趙匡胤遂採取了這項正確的建議,遂作出瞭如下戰略部署:

第一、於建隆元年4月19日,命令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歸德軍(宋州)節度使,也是"義社十兄弟"之一的石守信與殿前副都點檢高懷德(趙匡胤的妹夫)為西路兵團正副總指揮,自西路進擊,由孟津(河南盂津)橫渡黃河後,經懷州(河南沁陽)一路急速行軍,扼守於天井關(山西晉城南太行山口),不讓李筠的叛軍下太行山。

("義社十兄弟"是趙匡胤陳橋兵變篡周自立的核心骨幹,也稱之為"太祖義社兄弟",其組織成員為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

第二、於建隆元年5月2日,命令昭化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彰德軍節度使相州(河南安陽)觀察留後王全斌為東路兵團正副總指揮,從東路西向進軍潞州

第三、於建隆元年5月3日,任命郭進為洺州(河北永年)防禦使、兼任西山巡檢一職,以配合安國軍(邢州)節度使李繼勳所率領的北部兵團共同戒備北漢大軍,以防範北漢出兵援李。

第四、遣折德扆統率永安軍(陝西府谷)節度使為西北路兵團出師北漢,以主動征伐之舉進行牽制李筠的盟友北漢劉鈞。

第五、任命宣徽南院使、開封知府昝居潤前往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的澶州(河南清豐)巡檢,以督促當地駐軍增強京師北部邊防。

第六、任命原德州刺史曹翰、原耀州刺史張暉為行營壕砦使,從徵潞州之役。

第七、太祖為籌集兵餉糧草,故將懷州(河南沁陽)由縣級制升為團練,以原懷州刺史馬令琮為首任團練使,令其與主觀三司的宣徽北院使張美"日夜儲糧以俟王師"。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我們結合以上的各項戰略部署,可以得出判斷。

太祖趙匡胤首先是以穩固大本營,確保後勤保障的同時。

以石守信、高懷德所統帥的西路軍為進攻主力;

以慕容延釗、王全斌所率領的東路兵團為助攻梯隊;

以李繼勳的安國軍、折德扆的永安軍組成的北路、西北路兵團。

宋軍北路、西北路兵團之作戰目的則包含兩層意思:

目的之一、是羈絆北漢興兵馳援李筠的阻擊梯隊。

目的之二、李、折所部兵團還是東西夾攻,平息李筠叛軍,殲滅叛亂的預備梯隊。

綜上所述,就在石守信的西路兵團會合慕容延釗的東路兵團直趨夾攻潞州時,太祖針對東北的契丹人和北漢政權也做出了部署,軍隊也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但是,太祖御駕親征的主力作戰部隊卻為何遲遲不發兵呢?

因為,此時趙匡胤一直在觀察各路節度使對這件事的反映,同時其在等待淮南(揚州)節度使李重進是否會與李筠同時起兵反宋的消息。

所以,趙匡胤在得知李重進的動態後,又聞知其它藩鎮也沒有行動跡象,決定於5月19日親征李筠叛軍。

面對不堪一擊的潞州叛軍,趙匡胤為何會顧慮重重?

我們可以從太祖趙匡胤御駕親征時,別有深意地和趙光義說的幾句話來加以考證。

"是行也,朕勝則不言,萬一不利,則使趙普分兵守河陽,別作一家計度。"《國老談苑》

通過這段史籍來看,則說明當時勢態是極其嚴重的,因而趙匡胤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算。

趙匡胤平息李筠叛亂的過程: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4月19日,石守信、高懷德率領西路兵團欲要出征之時,太祖趙匡胤作出指示:

"勿縱筠下太行,急進師扼其隘,破之必矣。"《宋朝事實.卷17》

根據太祖趙匡胤的指令,西路兵團從孟津渡河,疾趨懷州,搶在李筠之前佔據了天井關(山西晉城)之險要,令李筠不能下太行而奪取北宋軍糧補給基地懷州。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4月下旬,石守信率領的西路兵團扼守於天井關山口,李筠率三萬叛軍則駐守於澤州以南,據險固守。

5月初,北宋西路兵團出奇兵襲擊了澤州叛軍的補給交通線。

5月5日,西路兵團與叛軍所部激戰於長平,攻克大會寨,殺敵數千人。

隨後,西路軍一路向南急進,與趙匡胤會師於澤州以南。

5月19日,趙匡胤頒佈詔令御駕親征。

同時,為穩固後方之安危,任命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吳廷祚為東京留守,負責京都事務,知開封府呂餘慶為東京副留守;趙光義兼任大內都點檢。

又命令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屯集重兵於孟津黃河渡口之北岸的重鎮"河陽"(河南孟縣)。

太祖此舉,一是為了策應石守信的西路兵團,二是防範叛軍奔襲洛陽。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兩日後,趙匡胤自開封率軍親征,三日既行至滎陽(河南滎陽)。西京(河南洛陽)地方官,左衛上將軍向拱說道:

"筠逆節久著,兵力日盛,陛下宜急濟大河,逾太行,乘其未集而誅之,緩則勢張,難為力矣。"《宋史.卷255》

樞密直學士趙普也贊成向拱之謀略,並說道:

"賊意國家新造,未能出征;若倍道兼行,掩其不備,可一戰而克。"《續資治通鑑.卷1》

太祖趙匡胤則採用了他們的建議,遂輕裝而趨,倍道兼行。

5月29日,太祖趙匡胤與西路兵團合兵一處進擊叛軍,於澤州之南擊敗李筠之師,生擒叛軍大將範守圖,斬殺監軍盧贊及數千北漢降兵。

李筠率殘部退守澤州,憑藉城牆固守。宋軍主力一路縱馬追殺至澤州城下,趙匡胤命各軍"立柵圍之"。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友軍竭力血戰,北漢盟軍為何遲遲不援?

因為,折德扆所率領的西北路兵團,此時已急進縱深至北漢邊界,一路攻營拔寨殺敵數百。

所以,劉鈞得知盟軍已於前線潰敗,邊境又屢遭襲擾的形勢下,又聞報王全斌的東路兵團有可能已經兵臨潞州城附近,故援軍滯留在太平驛,不敢貿然行動。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6月1日,澤州戰場上的宋軍開始攻城。但澤州城雖小,可甚是牢固,所以連續進攻十餘天而未能破城而入。

恰在此時,叛軍大將王廷魯帶著所部兵馬自潞州歸降。這僅僅是個開始,根據《宋會要輯稿.兵7》記載:

"六月一日,車駕傅澤州城下,命諸軍攻之。初,吐渾府都留後汾州團練使五金德帥所部從筠至,與王師接戰,兵大敗,奔潞州。及帝圍澤州,金德大懼,率親信數十人斬關而出,歸於行在。"

於是,李筠殘部已"賊勢轉蹙",故固守於澤州作困獸之鬥。

戰契丹破汴京、追隨劉知遠、郭威、柴榮的後周大將為何自焚而亡?

6月13日,"澤州城逾旬不下"趙匡胤召見控鶴左廂都校,兼果州團練使馬全義叩問破城之策。

"義曰:筠守孤城,若併力急攻,立可殄滅,儻緩之,適足長其奸爾。"《宋史.卷278》

太祖趙匡胤接納了馬全義之計,統帥禁軍發動猛烈攻擊。

"全義率敢死士先登,飛矢貫臂,流血被體。全義拔鏃進,戰士氣益奮,上親率衛兵繼之。辛巳,克其城。"《宋史.卷278》

澤州城破,宋軍生擒北漢宰相衛融,而李筠則自焚而亡。

乙酉,趙匡胤乘勝攻潞州,丁亥,筠子李守節奉城納降。迄今,昭義(潞州)節度使李筠所發動的武裝叛亂就這樣被殲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