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楔子

吴玠是南宋初期主持西北川陕地区抗金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在宋金战争西部四川战区指挥过和尚原之战,饶凤关之战,仙人关之战。这三场战斗粉碎了金国向四川进兵的企图。但是在绍兴九年(1139年)六月,吴玠病逝于仙人关,年仅47岁。

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吴玠像

关于吴玠的死因《宋史》记载为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最后咯血而死。这一段记载给在战场上金戈铁马为保卫南宋西北边陲浴血奋战的吴玠将军闷上了一层阴影,中国人历来注重名节,尤其是晚节,晚节的评价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

有人就拿《岳飞传》中吴玠送岳飞美女被岳飞退回,岳飞说了“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就评论吴玠此人热衷纵情声色,家资雄厚,同时仙人关之战(1134年)到其去世的这段时间吴玠似乎不思进取了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对于吴玠的死因,直接关系到晚节,而晚节又直接关系到对整个人物的评价。但是《宋史》中关于吴玠晚年死因的记载又过于单薄,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分析一下吴玠的晚景和死因,还原事情的真相,还吴玠将军的一个清白。

一、仙人关之战后,吴玠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在积极巩固现有成果,发展经济,同时协助中其他地区收复故土

《宋史·吴玠列传》中对于吴玠仙人关之战后的记载很简略几乎都是封赏官职,没怎么打仗了。其实不然,南宋时期的四川制置使吏部尚书汪应辰曾经写过一篇《文定集·书吴忠烈遗事》,这上面这么说道:

“忠烈吴公力捍强敌,以保全蜀…今观其遗事,如平籴、营田、兴水利、辟矿土、招流民、减冗员、节犒享,汲汲焉以爱民体国为意…公殁几三十年,而蜀人奉尝之如一日,其忠诚所感格,惠爱之所固结,非偶然也。”

这段文字是写在吴玠去世三十多年之后,可以说里面包含了对吴玠将军的敬重和赞美。通过这段文字与其他史料相结合我们可以看到,仙人关之战后吴玠有几点作为:

  1. 继续扩大人仙人关之战后宋军在川陕战场的军事优势,相继收复了秦、凤、陇等州失地并出兵进逼秦州,牵制伪齐的兵力,协助岳飞收复襄阳六郡;
  2. 调军队在兴元、洋、凤、成、岷五郡治官庄屯田,治理褒城废堰,开发矿产,招抚流民,使得百姓归业,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稳定;
  3. 行平籴政策,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4. 与时任四川制置使胡世将通力配合,采取水陆并运、转搬折用之法有效解决了长期困的军需问题,同时也改善了南宋朝廷以文制武造成的诸多矛盾。

从以上分析的这些业绩我们可以看出,南宋川陕地区当时出现了民富兵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这一局面尽管与胡世将等朝廷命官的支持和当地军民的拥戴密不可分,但作为当时最高军政主官的吴玠所倾注的心血是不可否认的。

《续资治通鉴》上有一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

“制授吴玠定国军节度使、川陕宣抚副使…玠素不为威仪,既除宣抚副使,简易如故。常负手步出,与军士立语。”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吴玠的处事风格向来是虚心询受,身居高位同样事必躬亲,与士卒同甘共苦,严而有恩,即使被皇帝大力提拔其担当的责任和付出的精力更非常人可比。常言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果吴玠真的是一个骄傲自满坐享其成,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让这种事业上的辉煌事迹。

二、吴玠不好色,也没有雄厚家资,反而严于律己洁身自好

对于人的不良嗜好之中,好色和贪财是如影随形的。这一点我们从

“中兴四将”中的张俊和刘光世这两位就能看出来,真的是“名符其实”啊,在战场上他们的军队基本上是后背对着敌人,而在生活享受上两位是无所不为其极。

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

张俊此人贪婪好财,他占据的巨大财富而闻名于世。占有了巨额田产,成为古往今来罕见的大财主,号称“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刘光世此人贪生怕死,手下军队御敌无方扰民有术,又虚报军额、多占军费,作战时坐守后方,必要时方便逃跑。但南宋朝廷对他们非常放心,不断加官进爵,俩人最后全身而退。

与之相反,岳飞的无瑕人品反而成了南宋朝廷不安以至于最后被害冤杀的潜在因素之一。对于吴玠来说,身居宣抚使级别的高位上,是有渔色和敛财机会的大环境。但是吴玠到底有没有这个嗜好,我们用事实说话。

单就好色来说,仅仅见于《宋史·吴玠列传》最后一句记载以及其他史料的重复援引。前面说了吴玠给岳飞选美女赠送的事,既不能成为吴玠好色的证明,也不能单纯理解为吴玠为了交好岳飞,当时岳飞之母病了,岳飞在前线却汤药不伺的处境,所以吴玠送女子给他没有后顾之忧。联系岳飞写给吴玠的《宝刀歌・赠吴将军南行》一诗,诗里面对吴玠的大加赞赏,看得出两位将军相互敬重,关系颇佳。

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岳飞第一次北伐收复襄阳六郡,吴玠在西北地区的牵制起了很大作用

作为大将之间的一次足起人们关注的交往,吴玠送女子这件事有没有讽劝保护、英雄相惜之意也难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还有关于吴玠曾置仙人关尼某于私第的记载,但只是为了结交身在金国军营中的佛僧午长老而布谍,以获取金军情报而已。如此“多蓄子女”,能说其好色么?

宋人撰写的《齐东野语》《随引漫录》和元人《桐江集》等笔记小说中引出几则关于陆游蜀中艳遇的记载,说明以吴玠当时的影响,如有类似于陆游的艳遇或逸情,定能留下片言只字。因为在宋人笔记中,有关吴氏的其他记载也不乏其例。所以在找不到更充分的证据之前,没有理由把吴玠拉在刘光世、张俊等好色庸才的将军之列。

就家产而言,不要说和张俊、刘光世等人一样肆意敛财,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工商业发达,工商税超过了传统的农业税,连贩夫走卒都穿上了丝织的鞋袜。有着这么雄厚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吴玠当时的职位,俸禄、封赏等正常收入来说,吴玠也应是当地相当富有的,但从诸多当时人的记载中看并非如此。

首先作为吴玠生前同僚、死后继任者的胡世将在《宋故开府吴玠墓志铭》中这样写道:“既贵而自奉之约不逾平时,至推以予士,不少吝,故家无余赀而至无宅以居。”

上述记载既告诉了一些体现吴玠处境、性格和品节的事实,也告诉了这些事实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吴玠临终时大家才发现他家里几乎没有多余的财产甚至连居住的地方都没了。

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庄浪水洛北陕涪王吴玠陵园

而吴玠去世不满一个月,宋高宗下诏许其亲属借住官屋。不到半年,宋高宗又晓喻大臣说吴玠家贫赐予钱财安慰其家属。这事情对那些拥有豪宅和万贯家财的大臣大将们会为之吃惊,出现这种境况并非他收入菲薄,而是这些收入没有全用于自己。除了少量补贴家用之外,其余的或补军粮军费或者给与士子。

之所以会这样做,一是在他心中热爱这个国家、人民和部下士兵,没有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二是他当时守在边关,且时常处于漕运不济,军粮见缺,甚至被一些朝臣克扣、妒忌的境地。由此可知,如果吴玠不像张俊、刘光世那样将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倒置,就是将前者淡化一点,也许没有这些烦恼。

当然了吴玠不这么做也得不到当地人民和手下将士的信任和支持;没有这种支持,也就不可能战胜金兵,守护南宋川陕边关地区。吴玠的功绩碑、墓志铭不记“晚节荒淫”,是由于遵循只褒不贬的习惯。那么,《宋史·吴玠列传》中只字不提他高贵而节俭、重士轻财、家无余资、无宅以居的事实,难道是为了和尾声出现的“晚节颇色”之定性结论不相矛盾?

三、吴玠的病因和死因分析

吴玠最终是病故的,史称吴玠在1138年开始发病,宋金第一次议和(1139年宋金天眷和议)达成之后不久南宋朝廷赐予吴玠四川宣抚使,吴玠接诏书的时候还得别人去搀扶。宋高宗听说吴玠染病,还特意下旨命令四川安抚制置使胡世将访蜀中名医为吴玠治病。但吴玠病越来越重,几乎快卧床不起了。

远在临安的宋高宗得知吴玠的病不但没有医好,而且还加重了,急忙派他的御医前往四川为吴玠治疗。但还没等到御医到达,在139年6月吴玠就病逝于仙人关,享年47岁。从发病到去世,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究竟是什么病让夺走了吴玠的性命。

《宋史》中记载吴玠因为渔色和滥用丹药导致咯血而死的,但现代医学来看,咯血主要是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部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也就是说吴玠是得了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是与传染病相关,那么跟渔色和滥用丹药就没太大关系了。

南宋时期洪迈的笔记小说《夷坚志补》中这么说道:

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以上史料主要说一位“吴少师”因为误喝不干净的水误吞水蛭导致胃肠道疾病,然后被一位叫张锐的医生给治愈好,这可以说是比较详细记载了所患疾病的完整记录,后人其他笔记史料也多引用这段史料来证明吴玠的死因,但是仔细一读这段记载问题比较多:

首先, 这个“吴少师”到底是谁,吴玠还是他弟弟吴璘?《宋史》中说了吴玠死后, 赠少师。这就是说, 吴玠生前并未有少师之称, 当然, 这并不是说史籍所称之吴少师就一定不是吴玠,对于这样一代名将, 人们称之为少师尊称之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吴玠的弟弟吴璘也可以获得少师的称谓啊;

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古大散关旁边的吴家兄弟像

其次病症不一样,这段记载病因是吴少师喝了不干净的水误吞水蛭导致身体疾病发作的,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并非是呼吸系统。而且从治疗地点、发病时间、病情症状来看,根本就不是咯血所导致的。并且里面张锐还治愈过,根本就不是吴玠的病症。反而这个病症跟吴璘晚年的病症症状相似,我更愿意相信吴少师是吴璘而不是他哥哥吴玠。

至于吴玠的病因,很简单,在艰苦环境中长期高负荷运作导致的身体机能受损染上疾病。吴玠是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少年从军。参与过征讨西夏,后平定方腊起义。靖康之变的时候驻守兰州,西夏趁宋朝自顾不暇之际攻打兰州,吴玠与弟弟吴璘死守兰州,在外援无助的情况下突出重围。金军进入陕西,吴家兄弟相继参与了富平之战,后独立领军指挥和尚原之战,饶凤关之战、仙人关之战。

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亲临前线的吴家兄弟

吴玠每次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甚至多次亲自率领士兵厮杀,战斗中身体受伤是家常便饭,前线条件又艰苦,很难享受到很好的医学治疗护理。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吴玠的身体也垮了,可以说是身体机能的受损是染病的前提之一,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点评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出生行伍,历尽艰险,完全凭着个人能力改变宋金在川陕地区的形势的一个将星;一个时刻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简朴节俭、为政清明、事必躬亲,日理万机的人;一个去世后还被川陕地区民众获得“身殁之日,知与不知莫不流涕”这样一个民心的一代名将,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

纵观吴玠将军的一生,他出生于动乱年代,成长与战争之中,以其出类拔萃的才能和以身许国的忠诚。他带领西北地区的将士们浴血奋战,挽狂澜之即倒,建立丰功伟业,成为南宋初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可以跟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

纵情声色,滥用丹药?正本清源还吴玠将军的晚节一个公道

正本清源,澄清历史事实才是正道

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中没有将吴玠放入其中而将张俊刘光世放入就很不可思议了。后世历史学家对史料不加甄别胡乱引用,任意强加在吴玠将军身上的诸如晚节不保、死于荒淫等种种声名狼籍的污秽非议和无端指责,这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那吴玠作为南宋川陕战区的主将为何会在晚节上会有如此的污蔑之词呢?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川陕战区远离南宋临安,南宋中央政府有些鞭长莫及,不容易控制,与岳飞韩世忠交权之后的情况不太一样,有自己的地盘,有一定独立的财政权和军事权,南宋朝廷也不敢惹太急;

另一方面吴玠的弟弟吴璘孙子吴曦后来公开叛变投降金国,后果极坏,严重影响到了吴家在百姓的口碑和各种史书对其的记载,以至于写到吴玠的晚年就会出现这些看起来比较荒唐的事情。


因为吴曦的叛变而将吴玠吴璘的功绩抹杀也是不公正的,尤其是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澄清这些历史的谣言。所以说正本清源,我们通过上述的论述将倒在吴玠将军身上几百年的污水清洗干净。不仅仅是为了给吴玠将军一个公道,也是为了给学习历史爱好历史的后人们一个原本的历史事实。


《宋史·吴玠列传》

《续资治通鉴》

顾吉辰:也谈吴玠死因

陶喻之:吴玠死因辩诬

王智勇:从吴玠死因之争谈史料的发掘与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