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与大足石刻不得不说的故事

大足石刻能完整保存至今,可真是历尽了千辛万苦,熬过了兵荒马乱,才有了如今的世界文化遗产东方的“艺术明珠”,那真是一夜忽如春风来,千石万石好运来啊!

前世今生,与大足石刻不得不说的故事

释加牟尼涅槃图

相传释迦牟尼在涅槃前夕还想着传播佛教文化,多么刻苦自励的人啊!一刻也不愿停息的释伽牟尼就曾到过大足,因在其讲佛之地留下了一双大脚,故人们叫当地为大足。当然大足的人民还有说大足是因为当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年年丰收,是大足大丰之地,才得名。

唐末的时候呢,昌州的刺史、静南军大使韦君靖在龙岗山就开建了这个永昌寨,这个可不得了了,就开始了一股脑儿的闷头钻研,一下就开了这精美绝伦的北山石刻。

前世今生,与大足石刻不得不说的故事

所以,现在今天我们看见的北山石刻中最主要的石刻里,就有韦君靖碑,它位于佛湾之首。这个碑高260,宽310厘米。由军事判官将仕郎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撰文,还有序署145名节级将校名衔。话说到这里,此碑还特别个性的不题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此碑。

北山石刻的毗沙门天王也是一绝,传说是安西城(今新疆库车县)被番兵围困,于是安西城赶紧向唐明皇请求支援。奈何倒霉在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飞机高铁火车,路途是非常遥远,救兵难到,就算是到了,那时候估计安西城也已经凉透透的了。唐明皇知道了以后立即让不空和尚请出了北方毗沙门天王神兵救援。说那时有多快要多快,天王金身出现,大放光明,神兵著金甲,击鼓震百里,地动山崩,番兵大败。此后,毗沙门天王像被军旅视为保护神,可得“神力”,所以永昌寨韦君靖携刻此像。

北山石刻的观世音菩萨是大足石刻中最集中、最多、最精美的。许多人应该还不知道,观音还被人们誉为“美神”之称,因此,北山石刻有“美神荟萃的艺术宫殿”之说。虽说如此,我们今日还是习惯称为观音菩萨,但实际上观音菩萨在梵文中为“观世音”,因为是在唐代传教,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常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所以“观音”这个称谓一直沿用今天。在此不得不抱抱我们的观音菩萨。

前世今生,与大足石刻不得不说的故事

北山石刻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拥有着许多著名景点的宝顶山石刻。

南宋有一位名匠,也是一代名僧,五岁出家的他,不是出嫁哦。他干了什么呢?为弘扬密宗柳教,清苦70余年,用尽毕生精力营造了宏大的宝顶石窟大型佛教密宗道场,使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宝顶石窟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就是—-赵智凤!用现代话来讲他就是文化的传播者,历史的传递者,宝顶山石刻选像的总设计者和实施者。

因为宝顶山有着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像、九龙浴太子等著名景点。有趣的传说太多太多,精美的石刻也让人看的目不转睛。

就说这九龙浴太子。相传释迦之母摩耶夫人40岁还没有儿子,就那么一个非常普通又不普通的一个夜晚,她梦见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坐在六牙白象上,从她的右腋跑进肚子里去,不要奇怪,右腋就是我们的右胳肢窝,于是她便怀孕了。在这里请记住这个右腋!

怀胎十月的她,按古印度风俗回娘家分娩的时候。路经蓝毗尼花园,她刚抬起右手摘花之时,释迦牟尼就从其右腋钻出去。对的,就这样出去了,这可把这位夫人吓了一大跳。这孩子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云缭绕。孩子朝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莲。不要奇怪,为什么刚出生的小孩会走路,他不是普通的孩子!然后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称“天下地下,唯我独尊”。这时两位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又飞来九龙吐冷暖二水为他洗礼。厉害吧!更厉害的是这龛造像匠心独运,是因地制宜的典范。

前世今生,与大足石刻不得不说的故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前这就是个缺口,溪水终年流淌不息。工匠们呢就先将水积于卧佛上面的池塘里,再用石头把这个缺口垒起,打上九龙和太子,然后通过暗道,使水经最大的龙嘴缓缓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绢绢细流长年不断地从太子身上滑过,流入下面的小池,再经旁边的“九曲黄河”排出去。工匠师们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而且使造像静中寓动,充满园林之趣。说到这里是不是对大足石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呢?

大足石刻不仅仅石刻有趣,传说精彩纷呈,还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有时间还不赶快来大足石刻约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