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飛機上標誌性“飛虎”圖案

歷史沿革

“飛虎隊”創始人是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陳納德1893年9月6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擁有出色的飛行技術。

1937年7月初,應國民黨政府邀請,陳納德抵達中國考察空軍,擔任顧問。考察快結束之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準訓練中國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迫於日本外交壓力,陳納德的活動逐漸轉為非公開。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陳納德

1941年,陳納德將軍組建“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與中國軍民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1941年7月中旬,陳納德回到中國時,已有68架飛機、110名飛行員、150名機械師和其他一些後勤人員到達中國。分為亞當和夏娃、熊貓及地獄天使三個中隊。

正式成立

由於戰前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宋美齡認為到必要時,只要有錢,何愁買不到飛機,因此,她想出一個辦法,把空軍的經費儲蓄起來,暫時停止購買飛機,只要現有的飛機能維持經常訓練就行。抗戰爆發後,隨著日軍的全面進攻,東南沿海主要港口盡數被日軍佔領,使得引進先進戰機之路基本斷絕;加上西方多國擔心刺激日本,紛紛拒絕向中國出售先進戰機,這一時期的戰機價格反而大大提高。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宋美齡

國民政府的戰機和飛行員在作戰中損失較大,加上採購飛機運送、組裝、試飛、換裝需要不少時間,導致戰爭初期中國空軍被迫使用許多更加老舊的戰機升空作戰,並過早地在殘酷的消耗戰中將本來就不多的戰機和飛行員損失殆盡。面對無兵可用的窘境,宋美齡才設法與陳納德聯絡,耗費十餘倍於中國飛行員、數倍於美國飛行員的薪水聘請美國飛行員,同時花重金保障其生活。

1941年8月1日,蔣介石發佈命令,正式成立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任命“陳納德上校為該大隊指揮員”,以高價(陳納德部的第一批100架霍克-81戰機單價45000美元)採購戰機供其使用。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機首聞名天下,其“飛虎隊”的綽號在戰時需要鼓舞士氣之故迅速傳播。

分隊組成

陳納德立即開始對志願隊成員進行專門訓練。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志願隊人員的戰術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1941年9月1日,志願大隊部設在遷移到雲南壘允的“中央飛機制造廠”。

在飛虎隊建立時,陳納德根據隊員飛機上的標誌(飛虎隊隊員們在飛機上作畫),將飛虎隊按作戰編成了3箇中隊:第一中隊由前陸軍駕駛員組成,隊長是羅伯特·桑德爾,即“亞當和夏娃隊”。第二中隊外號“熊貓隊”,傑克·紐柯克指揮。第三中隊由陸、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駕駛員組成,命名為“地獄裡的天使”由阿維特·奧爾森擔任中隊指揮官。初期仰光駐一箇中隊,壘允駐兩個中隊,一般近距離作戰也可呼應。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飛虎隊編隊飛行

戰機裝備

Hawk-81A2(P-40c)飛機是飛虎隊的主要裝備,也是太平洋戰爭初中期美國陸軍的主力戰機。籌建空軍志願隊之時,除開飛行人員的招募,戰機的調撥也是一大難題,由於歐洲戰爭同樣吃緊,加上納粹德國(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於當時歐洲大陸的海上封鎖相當嚴密,美國當時同樣也對歐洲戰場提供軍事援助。後由英國移讓了100架P-40c機運到仰光將由錢昌祚接收,轉給中杭廠製造裝配合格試飛,再撥給美志願隊領走。這種戰鬥機裝有1臺水冷活塞式發動機,流線型機身和機頭下方碩大的散熱器,構成該機優美的外形,梯形下單翼裝有武器,可收放後三點起落架。它的最大飛行速度為552千米/小時。二戰期間,P-40c主要對手是日本零式戰鬥機。對比而言,P-40c機動性不如日本零式戰鬥機,但具有較高的俯衝速度。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初戰告捷

1941年12月20日,10架日本飛機進犯中國昆明,“飛虎隊”初戰告捷,在首次對日空戰中擊落敵機6架,一戰成名。此役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不到兩週遭遇的慘敗。

改編擴建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飛虎隊隊員合影

1942年7月3日,陳納德根據美國陸軍部和蔣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國航空志願隊,而以志願隊部分隊員為主組建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的第23大隊。美國航空志願隊在中國、緬甸、印度支那作戰7個多月,以空中損失12架飛機和地面被摧毀61架的代價,取得擊落約150架敵機和摧毀297架敵機的戰績。美國航空志願隊共損失26名飛行員。

1942年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美國志願隊奉美國陸軍部及蔣介石命令在7月3日午夜12 時0分解散。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志願隊這一天仍在空戰!陳納德參加了美國志願隊工作結束儀式——告別宴,並通知了凡是能參加晚宴志願隊隊員必須前往。國民政府政要和軍方代表都來參加了晚宴,黃仁霖主持並稱讚美國志願隊:“自從成立以來,在緬甸、印度支那、泰國和中國戰鬥歷時7個月,共擊落日機299架,擊傷153架。美國志願隊4名駕駛員在空戰中陣亡,6名被高射炮射中陣亡,3名被敵人炸彈炸死,3名被俘,10名在空難事故中喪生。美國志願隊共在空戰中損失飛機12架,在地面上損失飛機61架(包括撤退時自毀的22架戰機)……”

美國航空志願隊解散之後,飛虎隊所留飛機和人員歸併美國陸軍航空隊第23大隊,與派駐中國的第16戰鬥機中隊組成美國空軍駐華特譴隊,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的骨幹力量。陳納德改任美國駐華航空特譴隊司令,軍銜仍為準將。

日軍得知飛虎隊解散的消息,遂將原在南洋的第3飛行師調往中國,企圖一舉殲滅新組建的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7月份,日空軍對華中的美空軍基地發起進攻。陳納德採取空中游擊戰術,以奇襲和機動的作戰方式打擊日軍。到7月底,共擊毀日軍戰鬥機2架,轟炸機12架。自己損失戰鬥機5架,轟炸機1架。

1943年3月10日,美國陸軍航空隊將駐華特譴隊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陳納德晉升少將司令。陳納德上任後,強烈要求羅斯福總統加強駐華空軍力量,奪回中國戰場的制空權,並伺機攻擊日本本土。後陳納德擔任中國空軍(而不是中國戰區)參謀長。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中國軍人看守飛虎隊戰機

所獲榮譽

由於戰爭初期,國民黨政府的戰機和飛行員在作戰中損失較大,使得本已珍貴的戰機和飛行員難以得到補充,而難以組織空中力量截敵。日機有時甚至在無戰鬥機保障護航的情況下,就出動轟炸機起飛進行轟炸。

1941年12月7日,陳納德率第1中隊和第2中隊到昆明。航空隊在昆明上空第一次作戰取得勝利。當天,入侵日機10架,被擊落3架,重傷4架,而志願隊無損失。最初,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隊員中有人提出,在飛機頭部畫上鯊魚頭,用以嚇唬日本人。志願隊初戰告捷,昆明各報相繼報導戰鬥經過,稱美國志願隊的飛機是“飛虎”,志願隊此戰成名,被稱呼為——飛虎隊。

後來,中華民國代表團向好萊塢的著名的迪士尼公司的藝術家們請求設計一個隊標,華特·迪士尼親自動手,根據“Flying Tigers”一名設計出“一隻張著翅膀的老虎躍起撲向目標,老虎的尾巴高高豎起,與身體共同構成了象徵勝利的V形”的圖案。不過到後來,上面就漸漸不畫鯊魚頭了。部分的戰機更有飛虎標誌的塗裝。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指出,早在志願隊成立以前,宋子文就已經在徵求AVG的標誌了;本來迪士尼方面是要選擇以龍作為主體,不過後來因為民國政府方面認為龍象徵帝王專制,因而才決定採用了老虎;不過所有的老虎圖案一直到1942年2月份以後,才開始被漆到AVG所使用的戰斧機身上。

保衛滇緬公路

戰爭爆發後,日軍迅速封鎖了當時中國的重要港口和沿海地區,限制住了當時的海上援助,西北公路和滇越鐵路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先後斷絕。國民黨政府接受史迪威建議,在諸多付出之後,修建了一條從昆明至緬甸的公路——滇緬公路,用來運輸當時的國際援助物資和從國外購買的物資,還有抗戰後方相關的生活用品。日軍為了斷絕中國的物資補給,迫使國民黨政府屈服,經常出動飛機,轟炸公路。

滇緬公路關係重大,此時飛虎隊也肩負上了保衛滇緬公路的任務。日軍飛機轟炸頻繁,線路上的運輸車輛和線路的橋樑咽喉要道皆是他們的攻擊目標,由於數量上的差距,為了應對日軍飛機作戰,飛虎隊飛行員經常需要頻繁起機作戰。

阻敵怒江

1942年3月,日軍對緬甸發動了突然進攻,英軍潰敗,仰光港的大批沒有來得及運輸的物資被日軍繳獲,隨後日軍向北推進,並且迅速打敗了缺乏溝通協調的中、美、英聯軍,5月攻入雲南境內佔領了怒江以西的地區。

迫於戰事不利,飛虎隊和相關機械師、製造人員等從壘允撤退,來不及轉移的飛機及相關工廠設施竭盡自毀,同時部分機場和基地也一併陷落。

5月,日軍先頭部隊已逼近怒江江邊,與守衛的中國守軍發生交戰。為阻止日軍乘勢進犯,守軍部隊將事先安放於怒江之上的惠通橋的炸藥引爆。

日軍渡江行動受水文條件困擾失敗。飛虎隊接到命令,阻擊準備強渡怒江的日軍。志願隊連續出擊。襲擊保山、騰衝、龍陵一帶的日軍運輸隊,一隊日軍在志願隊的轟炸下幾乎全軍覆沒。

6月,陳納德率司令部及兩個中隊前往桂林。12日,飛虎隊在桂林上空一舉擊落日機8架,自己僅受傷1架。桂林集資2萬元慰勞美飛行員。

後續國軍重兵至怒江沿線佈防,加上日軍中途島海戰後缺乏支援攻擊乏力,於是雙方對峙於怒江兩岸。滇緬公路的運輸線至此被日軍所切斷。

飛虎隊英雄

飛虎隊空戰多次,陳一白將軍指揮偵報日機情報電訊精確;同時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依靠各地建立的相關情報站,偵測當時日軍飛機起降動態,加之日空軍主力陷入太平洋戰場,志願隊逐步掌握制空權,國民政府稱“令中國軍民士氣大增,戰果輝煌”。從1941年9月至1942年4月,共8個月,40多次空戰,共計擊落日機300多架,我損失11架(經考證,飛虎隊所取得的戰果不會超過115架日本戰機,其中還包括英國人的戰果,而自身則損失了80架戰鬥機)。陳納德和陳一白對中國抗戰的貢獻是巨大的,開始了日寇“空軍全部覆滅的厄運”。12月23日,陳納德派第3中隊轉往仰光,協同英軍作戰。在兩個多月的空戰中,美英戰機對日作戰31次,共擊落日機217架。

當時日軍空軍在與志願隊(飛虎隊)數次交戰後,也終於明白了,若僅起飛轟炸機去轟炸戰略目標,而不派遣戰鬥機保衛護航,無異白費力氣。為進一步爭取美援,宋美齡於1942年2月3日致電陳納德,推薦他出任駐華空軍指揮官,軍銜升為准將。陳納德從一個鮮為人知的退役陸軍航空上尉,成為中美聯合抗日的英雄典型,一躍成為世界各國的新聞人物。

太平洋戰爭開始後,美國初期在各個戰場上處於劣勢。陳納德帶領一小批空軍隊員,取得輝煌勝利的事蹟對美國人是一劑強心針,頃刻之間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獲得“飛虎將軍”的美稱。之後美國更於1942年4月18日空襲日本東京,以向美國民眾表明美軍有戰勝日軍的能力!

駝峰航線

1943年,志願航空隊改為第14航空隊,除了協助組建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外,還協助飛越喜馬拉雅山,從印度接運戰略物資到中國,以突破日本的封鎖,人稱“駝峰航線”。航線全長800多公里,橫跨喜馬拉雅山脈,沿線山地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達7000米。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經緬甸到中國昆明、重慶,運輸機飛越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的山峰時,達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峽谷中穿行,飛行路線起伏,有如駝峰,駝峰航線由此得名。

“駝峰航線”途徑高山雪峰、峽谷冰川和熱帶叢林、寒帶原始森林、以及日軍佔領區;加之這一地區氣候十分惡劣,強氣流、低氣壓和冰雹、霜凍,使飛機在飛行中隨時面臨墜毀和撞山的危險,飛機失事率高得驚人。有飛行員回憶: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沿著戰友墜機碎片的反光飛行。他們給這條撒著戰友飛機殘骸的山谷取了個金屬般冰冷的名字“鋁谷”。因此,“駝峰航線”又稱為“

死亡航線”。

這種運輸方式的代價是巨大的,運輸一次資源和運輸過程途中所消耗的資源形成嚴重的比例反差,而且一旦出現飛機事故,則損失更是加劇。為了重新打通滇緬公路開闢地面運輸通道,航空隊還擔任運輸作戰人員的任務,將中國的作戰部隊,經過運輸,送至當時印度進行軍事訓練,再聯合當時國內作戰部隊,同時出擊,反攻日軍,恢復失地,打通滇緬公路。

在這條航線上,中美雙方3年多共向中國戰場運送了70萬噸急需物資,人員33477人,航空隊共損失563架飛機,犧牲1500多人以及諸多失蹤機組人員,如果加上中國航空公司所損失的飛機和飛行員,這個數字將會更加巨大。雖然犧牲巨大,但是航線的開通意義重大,是繼滇緬公路暫時性的斷絕之後的又一重要運輸線,成為當時維持抗戰的空中生命線,是飛行運輸歷史上的一大奇蹟。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飛越駝峰航線


“飛虎隊”——美籍援華志願大隊

駝峰航線示意圖

在此後的歲月裡,一些飛虎隊隊員重返故地,緬懷那段青蔥歲月。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帶來了珍貴的歷史文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建立飛虎隊紀念館、重修秧塘機場,以此紀念中美二戰時兩國深厚友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